“传闻有一次,周邦彦正在李师师房中谈词,徽宗突然驾临,他慌忙躲到床底。
徽宗带来新橙,与李师师“破橙调笙”,亲昵之语全被周邦彦听去。
他回去后写了首《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Y(^_^)
几天后,李师师唱给徽宗听,徽宗一听就懂了,怒道:
“这不是那晚的事吗?”
追问之下,得知是周邦彦所作,当即把他贬出汴京。
周邦彦离京前,李师师去送他,他又写了首《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李师师唱给徽宗,徽宗听罢,竟动了恻隐之心:
“如此才子,因这点事被贬,太可惜了。”
又把周邦彦召回,还升他为“大晟府提举”。
(●︿●)
这段传闻最早见于南宋《浩然斋雅谈》,真假难辨。
但可以肯定的是,周邦彦的词确实“入俗又脱俗”,既能写“床底私语”,又能写“家国之思”,连徽宗都忍不住“又爱又恨”。
(~_~;)
五、词史千秋:不是“老杜”,胜似“老杜”~
? (??3(???c)
宣和元年(1119年),周邦彦因不愿附和徽宗“粉饰太平”的旨意,再次被贬。
这一次,他已63岁,从汴京到顺昌(今安徽阜阳),再到处州(今浙江丽水),一路颠沛。
宣和三年(1121年),他请求退休,获准后定居南京(今河南商丘),同年病逝,享年66岁。
(?_?|||)
他死时,北宋已风雨飘摇———
两年后,“靖康之变”爆发,汴京沦陷,徽宗被俘。
而周邦彦,恰好躲过了这场浩劫,成了北宋词坛的“最后一抹亮色”。
e(*?w?)_\/?:?☆
后人常说,周邦彦是“词中老杜”。
杜甫以诗写史,他以词写心;
杜甫“沉郁顿挫”,他“浑厚和雅”。
他的词,格律严谨到“一字不可易”,被后人奉为“词律圭臬”;
内容却包罗万象,风月、乡愁、宦愁、国忧,样样写得“语语都在目前”。
王国维说他“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其实不然———
他的“创意”,藏在“风荷举”的细腻里,藏在“露萤照书卷”的坚守里,藏在“斜阳冉冉春无极”的怅惘里。
╭(°A°`)╮
如今,当我们在课本里读到“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在KtV里哼起改编自《兰陵王》的古风歌,或许不会想起那个在钱塘风月场里写艳词的少年,那个在床底躲皇帝的“大胆词人”,但我们一定会记住:
有一个叫周邦彦的人,把北宋的繁华与苍凉,都写进了词里,成了穿越千年的“汴梁绝唱”。
? o?o?”
(视频结束)
七玥:“居然被称为词中老杜~666,我还挺孤陋寡闻的,确实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I`*)”
周邦彦作为北宋末期着名的词人、音乐家,历代诸多名人对他有着不同的评价,一起看看那些代表性观点 吧~? (??3(???c)
?北宋溧水后任县令强焕对周邦彦钦敬有加,他称赞周邦彦的词能曲折深入地将所描写事物的奥妙之处都表达出来。
?南宋藏书家陈振孙认为周邦彦词多用唐人诗语,改写入律后能做到浑然天成,并且其长调尤其擅长铺叙,富艳精工,在词人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南宋学者沈义父提出凡作词应当以周邦彦为主,称只有周邦彦之词最知音,没有一点市井气,下字运意都有法度,往往从唐宋诸贤诗句中来,而不用经史中的生硬字面。
?宋末元初词人张炎表示周邦彦负一代词名,其词作浑厚和雅,善于融化诗句,不过在音谱方面偶尔也有不和谐之处,同时认为周邦彦之词在软媚中有气魄。
☆??明朝学者王世贞觉得周邦彦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能入丽字,不能入雅字,因此认为其稍低于柳永,但也认可周邦彦“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等佳句的动人之处。
??清代词人彭孙遹评价周邦彦词如十三岁女子,玉艳珠鲜。
?清朝词论家周济认为周邦彦思力独绝千古,还称读多了周邦彦的词,会觉得他人之作都不十分经意,认为词的勾勒之妙,没有能比得上周邦彦的。
??清朝词人戈载称周邦彦之词,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其音节又复精妍和雅,是词家最正宗。
??清朝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对周邦彦评价较为负面,他认为周邦彦词虽然富艳精工,但当不得一个“贞”字,不是君子之词。
??王国维对周邦彦的评价存在矛盾,他曾在《人间词话》中批评周邦彦深远之致不及欧阳修、秦观,认为其多作态,少创意,但在《清真先生遗事》里又称“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认为两宋之间,周邦彦在音律等方面的表现独一无二。
?(???)?
七玥又看了看网友对周邦彦的评论,那可真是丰富多样~
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对他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诗词才华类:
? “周邦彦的词,格律严谨得像精密仪器,每个字都在该在的位置上,发出恰到好处的声响 。
?像《六丑·蔷薇谢后作》,那平仄韵律简直绝了,不愧是‘词中老杜’,对词律的把控无人能及,后世姜夔、吴文英他们的格律词派,明显受他影响。”
? “看周邦彦的词,就像走进了一个精雕细琢的艺术殿堂。
他把平常的景色、情感写得细腻入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简简单单几笔,荷叶的神韵全出来了,这种笔力,佩服!”? (??3(???c)
还有情感表达类:
? “感觉周邦彦特别懂人心底那些细腻的情感。
他写爱情,像《少年游·并刀如水》,‘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把恋人之间的亲昵和小情趣描绘得太生动,仿佛画面就在眼前。”
? “漂泊的孤寂在他词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他把乡愁写得那么真实,在外漂泊的人读了,太容易共情,他真的是把自己的人生感悟都融进词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