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意思的是,崔护虽然诗名远扬,却从不主动宣传自己的作品。
据说他写完诗后,大多只是自己欣赏,或者送给身边的朋友看,很少主动投稿给文人雅士聚会的场合。
《题都城南庄》之所以能火,还是因为有人看到了门上的诗,抄下来传到了城里,才意外“出圈”。
要是换成其他诗人,估计早就拿着诗到处炫耀了,可崔护却依旧该当官当官,该游山游山,仿佛那首火遍长安的诗不是自己写的一样。”
╰(*′︶`*)╯
这种低调,其实和他的人生态度有关。
崔护一生,无论是科举、当官还是写诗,都追求“顺其自然”。
他不急于求成,也不贪图名利,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享受生活的美好。
就像他写桃花,不刻意渲染浪漫,只是如实记录偶遇的美好;
他当官,不追求高位厚禄,只是尽心尽力造福百姓;
他写诗,不追求数量多少,只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种“佛系却认真”的人生态度,大概就是他能既当好评官,又写得出好诗的原因吧。
(*?︶?*).。.:*?
五、千古流传的“桃花男神”,活成了浪漫的代名词~
(?v?v?)
崔护的一生,算不上轰轰烈烈,没有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放~
没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悲悯~
也没有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着”的壮志~
但他却用一首诗、一段故事,活成了千古流传的“浪漫代言人”。
(???? ?????)
他去世后,人们提起他,首先想到的不是他的官职,不是他的其他诗作,而是“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浪漫,是“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怅惘。
甚至有人忘了他的名字,只记得“那个写桃花诗的诗人”。
这种“一首诗封神”的待遇,在唐朝诗坛上并不多见,大概只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能与之媲美(毕竟张若虚也靠一首诗“孤篇盖全唐”)。
(*?′╰╯`?)?
而崔护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千年,不仅仅是因为诗句优美,更因为它戳中了人们对“浪漫”的向往。
每个人的生命里,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某个美好的瞬间,偶遇一个让自己心动的人,虽然相处短暂,却成为了永恒的回忆。
崔护用最简单的语言,把这种“一见钟情”的美好和“物是人非”的遗憾写了出来,让每个人都能在诗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
到了现代,崔护的“桃花梗”依旧热度不减。
影视剧中,但凡有暗恋、怀旧的情节,总会引用“人面桃花”;
歌词里,“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意象也经常出现;
甚至在表白、写情书的时候,人们还会用“人面桃花相映红”来形容对方的美好。
可以说,崔护用一首诗,给中国人的浪漫基因里,刻上了“桃花”的印记。
??·??·??*?? ??
除了浪漫,崔护的人生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
他告诉我们,人生不必太过急躁,慢慢来,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就像他三十多岁才考上进士,却依旧能在官场上闯出一片天;
他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坚守初心,认真做事———
就像他当官清廉正直,写诗真情实感;
他更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小美好值得被记录,一段短暂的偶遇,也能成为永恒的浪漫。
?(???)?
回望崔护的一生,他就像自己诗里的桃花,不张扬,却自带芬芳;
不刻意,却惊艳了时光。
他没有追求成为“诗仙”“诗圣”,却用一首诗成为了千古流传的“桃花男神”;
他没有追求权倾朝野,却用务实的作风成为了百姓爱戴的“好官”。
这样的人生,或许不够轰轰烈烈,却足够温暖、足够精彩。
(?˙?˙?)
一千多年过去了,长安城南的那棵桃花树早已不在,但崔护的诗句和故事,却像一朵永不凋零的桃花,开在历史的长河里,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每当春天来临,桃花盛开,我们总会想起那个春游遇美的书生,想起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想起那段跨越千年的浪漫往事。
而崔护,也永远活在了这份浪漫里,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桃花男神”。”
视频结束
很多人对崔护的评论主要集中在对其诗作《题都城南庄》的赞赏上。
毕竟,这首诗堪称一绝!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价道:
“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揉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 。
这句话肯定了崔护在诗歌创作上的精工细作,虽然《题都城南庄》是一首短诗,但却经过了精心的雕琢,体现了崔护高超的诗歌创作技艺。
?(???)?
唐代诗人白居易评价崔护的诗“清新脱俗,似春风拂面”。
这一评价指出了崔护诗歌的风格特点,清新自然,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
??·??·??*?? ??
此外,元代剧作家白朴、尚仲贤分别写出《崔护谒浆》《人面桃花》等剧目,明传奇《桃花记》《崔护记》及京剧《人面桃花》皆取材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
这些文学艺术创作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崔护及其作品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
【就在众人沉浸在对崔护及其诗作的讨论中时,天幕突然再次闪烁。
一行字浮现:
“各朝各代诗人对崔护上榜有何看法,且看他们现身说法。”
只见光芒一闪,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竟出现在众人眼前。
李白捋了捋胡须,爽朗笑道:
“这崔护一首诗能流传千古,确实有他的本事,吾虽狂放,亦佩服他这浪漫才情。”
杜甫微微点头:
“他诗中真情实感,与我所追求之诗道有相通之处,当赞。”
白居易笑着说:“
我曾赞他诗清新脱俗,今日见他因这诗上榜,也是实至名归。”
其他诗人也纷纷表达了对崔护的认可与赞赏。
众人没想到能亲眼见到这些诗坛巨擘,特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粉丝,那可是亲眼看到喔~
还听到他们对崔护的评价,一时间各朝观看天幕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大家在惊叹之余,对诗歌的热爱也愈发浓烈,期待着自己也能有一首经典之作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