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深秋的江南冷得刺骨,许辰裹紧外套站在乌镇的老街口,看着巷子里的老人穿着厚重的麻布棉衣,缩着脖子匆匆走过。街边的布店老板正对着账本叹气,柜台上的麻布堆得像小山,棉布却只有薄薄几匹,价格贵得吓人。

“现在年轻人都爱穿羽绒服,可搁以前,江南百姓冬天能有件厚麻布衣服就不错了。”布店老板给许辰倒了杯热茶,感慨道,“我爷爷说,民国那时候,江南才开始大规模种棉花,以前的棉花都得从北方运过来,一匹棉布能换十匹麻布,普通百姓根本穿不起。”

许辰捧着热茶,指尖划过手机屏幕,系统自动弹出南宋史料:此时是绍兴十三年,赵构刚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南宋偏安江南。但江南气候潮湿,传统的麻、丝作物要么保暖性差,要么价格昂贵,百姓冬天常因缺衣受冻。虽然棉花在北宋时已传入中原,但江南地区因缺乏种植技术,始终未能普及,棉布全靠从北方进口,价格居高不下。

“这不正好给棉花种植技术找个落地的地方?”许辰眼睛一亮。他翻出之前拍的现代棉花种植视频,画面里,农民们在江南的水田里起垄、育苗、移栽,用现代农业技术解决了潮湿土壤的问题;收获的棉花经过轧花、纺纱、织布,很快就制成了厚实的棉布,价格比麻布还便宜。

为了让南宋农民能看懂,许辰特意做了“江南适配”处理:把“机械化耕作”换成“人力起垄”,“化肥”改为“草木灰肥”,还穿插了手绘的“棉花水田种植示意图”,用南宋口语解说关键技术:“起垄防涝,草木灰肥;育苗移栽,耐旱高产;自种自织,棉布价廉。”视频开头加了“麻布VS棉布”对比画面,一边是“麻布厚重不保暖,价格便宜”,一边是“棉布轻薄保暖,自种成本低”,差距一目了然。

考虑到赵构此时正在临安(今杭州)视察民生,许辰直接将投射地点定在临安城外的农田上空,背景音乐选了柔和的《江南好》,用琵琶和笛子合奏,既有江南的温婉,又有丰收的喜悦,让赵构能直观感受到棉花种植对百姓的好处。

“定向投射至临安城外农田上空,确保赵构及在场官员、农民都能看清细节。”许辰点击投射按钮,手机屏幕闪过一道雪白色的光晕,“就凭赵构想稳定民心的心思,这棉花种植技术保管能在江南快速推广!”

【时空坐标锁定:南宋绍兴十三年,临安城外农田...投射信号同步中...语言适配完成...投射成功!】

***南宋,绍兴十三年,临安城外,农田。

赵构身着赭黄色龙袍,站在田埂上,脸色凝重。他刚看完户部呈上的民生报告,江南地区去年冬天因缺衣冻死的百姓竟有上千人,而今年的麻布收成又因雨季减产,价格上涨了三成,照这个趋势,冬天怕是会有更多百姓受冻。

“难道就没有更保暖的作物?”赵构的声音带着焦虑,目光扫过眼前的麻田——低矮的麻株稀稀拉拉,叶子上还挂着水珠,一看就是受了潮湿天气的影响。

负责农业的官员李椿年躬身道:“陛下,臣也想过办法!北方的棉花保暖性好,可江南气候潮湿,棉花种下去就烂根,根本活不了;丝绸虽然暖和,可一匹丝绸能换百斤粮食,普通百姓哪里买得起?”

旁边的宰相秦桧也附和道:“陛下,现在与金国议和,北方的棉布运不过来,我们只能靠自己。可江南的水土实在不适合种棉花,臣看还是多储备些麻布,再给贫苦百姓发些救济粮,熬过冬天再说。”

赵构摇摇头,心里满是不甘。他知道,靠救济粮和麻布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要江南不能自己种棉花,百姓冬天受冻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难啊!”他叹了口气,“要是江南也能种棉花,百姓就能有暖衣穿,民心也能稳定下来。”

就在这时,农田上空突然亮起一道柔和的光晕,紧接着,一块巨大的天幕凭空铺开,将整片农田都罩了进去。农民们吓得纷纷放下锄头,跪在地上磕头,以为是神仙显灵。

“这...这是什么?”李椿年紧张地盯着天幕,“莫不是金国的巫术?”

赵构却按住了腰间的玉佩,沉声道:“慌什么!这是天幕,朕在扬州见过,能降下利民之术!仔细看,说不定有解决百姓穿衣问题的办法!”

话音刚落,天幕里的画面就动了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江南水田里的棉花地——农民们在田里起出一条条高垄,垄上种着绿油油的棉花苗,垄间的水沟里流淌着清水,既能排水防涝,又能灌溉。一个老农拿着草木灰,撒在棉花苗根部,笑着对身边的人说:“这起垄的法子好,棉花根不烂了;草木灰当肥,长得比麻株还壮!”

“这...这是在种棉花?”李椿年瞪大了眼睛,“江南的水田里也能种棉花?”

天幕里的解说声(南宋口语)缓缓响起:“此乃‘江南棉花种植术’,针对江南潮湿气候,采用起垄防涝、草木灰肥的方法;先在育苗床培育壮苗,再移栽到水田里,耐旱高产;一亩棉花能织五匹棉布,保暖性是麻布的三倍,成本却比麻布还低。”

“一亩织五匹棉布?”赵构猛地向前一步,眼睛死死盯着天幕,“我们一亩麻田只能织一匹麻布,这棉花竟能多五倍?还更保暖?”

画面快进,展示了棉花种植的全过程:首先是“育苗”——在地势高燥的地方搭建育苗床,用草木灰和细土混合做基质,培育出健壮的棉花苗;然后是“起垄移栽”——在水田里起出两尺高的垄,将棉花苗移栽到垄上,垄间挖水沟排水;最后是“收获纺织”——棉花成熟后,采摘下来用轧花机去除棉籽,再纺纱织布,不到一个月就能制成棉布。

解说声还特意强调了关键细节:“起垄高度需两尺,确保雨天不积水;草木灰要在移栽前撒在垄上,增加肥力;棉花苗长到三尺高时要打顶,促进分枝结棉桃。按此法种植,江南一亩棉花的产量,能抵五亩麻田。”

画面里还出现了百姓穿着棉布衣服的场景:一个小孩穿着厚实的棉布棉袄,在雪地里玩耍,一点都不觉得冷;一个老农拿着新织的棉布,笑着说:“这棉布又软又暖,比麻布强十倍!自己种棉花自己织,不用再花高价买了!”

“太好了!这简直是上天赐给江南百姓的宝物!”赵构激动得龙袍都被风吹起,他对李椿年说,“李椿年,你看清楚了吗?起垄防涝、草木灰肥、育苗移栽,这三步就能在江南种棉花!我们的百姓再也不用受冻了!”

李椿年连连点头,手里拿着小本子,飞快地记录着:“陛下,臣看清楚了!起垄两尺高,用草木灰当肥,先育苗再移栽,这些我们的农民都能做到!”

旁边的农民们也围了过来,看着天幕里的画面,一个个都激动得欢呼起来。一个老农颤巍巍地说:“陛下,要是我们也能种棉花,冬天就能给孙子做棉袄了!再也不用看着他冻得发抖了!”

赵构扶起老农,笑着说:“老人家放心!朕定会尽快组织农匠推广棉花种植术,让江南的百姓都能种上棉花,穿上暖和的棉布衣服!”

***当天下午,赵构就召集了南宋的农匠、官员和农民,在临安皇宫召开紧急会议。李椿年将记录下来的棉花种植技术细节一一展示,农匠们围着示意图,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起垄两尺高不难,我们种水稻也常起垄,就是宽度要调整一下!”一个老农匠拿着示意图,兴奋地说,“草木灰更是常见,家家户户都有,用来当肥再合适不过!”

负责纺织的官员也说:“要是棉花能在江南普及,我们就能自己纺纱织布,棉布价格肯定能降下来,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

赵构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威严而坚定:“棉花种植,关乎江南百姓冷暖,关乎民心稳定,必须尽快落实!李椿年,你负责组织农匠,在临安城外开辟试验田,按天幕所示的方法种植棉花;农匠们,你们要尽快掌握种植技术,然后去各州府指导农民;户部,要准备好棉花种子,免费发给贫苦百姓,确保人人都能种上棉花!”

“遵旨!”众人齐声躬身领旨。

接下来的一个月,临安城外的试验田一片忙碌。农匠们按天幕所示,先搭建育苗床,培育棉花苗;然后在水田里起垄,移栽棉苗;每天都有人去试验田观察,记录棉花的生长情况。让人惊喜的是,采用起垄防涝的方法后,棉花苗不仅没有烂根,反而长得格外健壮,不到半个月就长到了一尺高。

赵构每隔几天就会去试验田视察,看到绿油油的棉花苗,心里满是欣慰。“照这个长势,再过两个月就能收获了!”他对李椿年说,“要尽快把技术推广到苏州、常州、湖州这些产粮区,让更多百姓受益!”

李椿年躬身道:“陛下放心,臣已经派了五十个农匠去各州府,还编印了《江南棉花种植图册》,发给农民,确保大家都能学会!”

***两个月后,临安城外的棉花试验田迎来了收获。雪白的棉花挂满枝头,农民们采摘下来,用简易的轧花机去除棉籽,再纺纱织布,很快就制成了第一批江南产的棉布。这批棉布不仅厚实保暖,价格还比麻布便宜三成,刚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消息传到苏州,农民们纷纷要求种植棉花。农匠们指导他们在水田里起垄、育苗、移栽,不到半年,苏州就出现了万亩棉田。第二年春天,江南各地的棉田已达十万亩,棉布产量激增,价格一路下跌,普通百姓终于能买得起棉布衣服了。

这年冬天,赵构再次来到临安城外的农田,看到百姓们穿着厚实的棉布衣服,脸上满是笑容,心里充满了自豪。一个老农看到赵构,连忙上前跪地:“多谢陛下!要是没有棉花种植术,我们今年冬天还得冻着!现在好了,不仅能穿暖,还能把多余的棉布卖掉,换些粮食补贴家用!”

赵构扶起老农,笑着说:“这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是天幕降下的利民之术,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百姓,就能让江南越来越富庶,让南宋越来越稳定!”

消息传到金国,金国君臣都很惊讶——他们没想到南宋竟能在江南种出棉花,解决了百姓的穿衣问题。从此,金国再也不能靠垄断棉布来要挟南宋,南宋的经济和民心也越来越稳定,为后来的抗金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许辰的出租屋里。

许辰正对着电脑屏幕傻笑,系统界面上,“南宋棉花种植普及报告”写得清清楚楚:棉花种植已在江南普及,棉布产量比往年增加10倍,价格下降70%,百姓因缺衣受冻的人数减少99%,南宋经济稳定增长,赵构声望达到历史峰值,百姓称“宋棉救民,陛下圣明”。

“叮!”系统提示音响起:

【检测到棉花种植技术在南宋成功普及,解决了江南百姓的穿衣问题,稳定了南宋经济和民心,打破了金国的棉布垄断,彰显技术在民生和国家安全中的双重价值,信仰值+!】

【奖励“南宋棉花种植复刻套装”一套,含棉花种子(可种植)、《江南棉花种植图册》复刻本、简易轧花机模型、棉布样品,按1:1比例还原,可实际体验棉花种植到织布的全过程。】

许辰点击领取,一个精致的木盒出现在桌上。打开一看,棉花种子颗粒饱满,还带着淡淡的清香;《江南棉花种植图册》上用南宋画风绘制了种植步骤,栩栩如生;简易轧花机模型是木质的,能手动去除棉籽;棉布样品厚实柔软,跟视频里的一模一样。

他掏出手机,拍了张棉花种植套装的合照,配文:“当赵构在江南农田看到天幕里的棉花种植术,当雪白的棉花挂满江南的枝头,当百姓们穿上暖和的棉布衣服不再受冻——这就是技术的力量,它能让贫瘠的土地长出希望,能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温暖,能让一个国家在风雨飘摇中,找到稳定民心的根基。”

发完朋友圈,许辰翻看着下一章的大纲——第130章是“跨朝算学交流!刘徽见祖冲之圆周率”,正好承接了这一章“技术\/知识跨时代传播”的主题,而且让两位数学家跨时空交流,肯定能碰撞出更多科学火花,看点十足。

“这节奏太对了!”许辰伸了个懒腰,关掉电脑,“下一章,就让刘徽和祖冲之,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算学对话!”

VIP小说推荐阅读: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完美世界之武魂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漫威之DNF分解大师沉默的战神长生界魏武侯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锦衣黑明堪破三千世相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明末,弃子翻云覆雨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奋斗在新明朝星宿典藏录:幽冥契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大乾杀猪匠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嘻哈史诗看古今阿斗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从原始部落到清末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大明望族那年那景那些人启明1644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以捕快之名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