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博士的覆灭和岛屿基地阴谋的挫败,如同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切除了南方地下研究所最大的毒瘤。
空气仿佛都清新了许多,虽然依旧混合着消毒水和机油的味道,但那份令人窒息的压抑感已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清醒和破而后立的决心。
雷将军以铁腕和公正,迅速稳定了研究所的局势。
所有与欧阳博士勾结的人员被彻底清算,研究所的管理层进行了大规模换血,一批有能力、有底线、且在之前风波中立场坚定的科研人员和军官被提拔上来。
林澈被正式任命为首席生物学家,全权负责疫苗研发项目,享有最高的资源调配权限。
信任,这种在末世中极其奢侈的东西,开始在研究所内部缓慢重建。
公开、透明的信息通报制度被建立起来,重大研究进展和决策会向全所公示,以消除猜忌,凝聚人心。
人们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被保护的“样本”,更是共同为人类未来奋斗的参与者。
没有了内部的掣肘与阴谋,林澈的研究进入了快车道。
他重新合成了活性酶,并且在雷将军的全力支持下,建立了一个包含不同变异阶段丧尸病毒活体的、绝对安全的多层次生物测试平台
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活性酶在模拟血液循环中虽然能有效减缓病毒活跃度,但其半衰期较短,且对某些最新出现的、具有特殊蛋白外壳的变异毒株效果不佳。
林澈和他的团队不得不日以继夜地调整酶的分子结构,寻找更稳定的载体和更广谱的靶向性。
他将深海文明中关于“生命能量场稳定”的理论与基因编辑技术相结合,尝试设计一种不仅能抑制病毒,还能强化宿主细胞自身防御机制的复合制剂。
这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但也蕴含着最大的希望。
林莫也没有闲着。
在雷将军的授权下,他全面接手并升级了整个研究所的防御与监控系统。
他摒弃了欧阳时期那种依赖少数几个关键节点的脆弱设计,转而构建了一个分布式、多冗余、具备一定人工智能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式防御体系
他设置了多层相互验证的权限和异常行为检测算法,确保任何试图窃取资料或进行破坏的行为都难以遁形。
他利用研究所深厚的技术储备,改造了深埋在地下的地震波\/生物活动传感器网络
并将其探测范围向外延伸了数十公里,能够更早地发现大规模尸潮或异常生物活动的迹象。
他甚至秘密设计并着手构建了几条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的紧急逃生路线,并将路线图和权限与林澈的生物特征绑定。
这是他为最坏情况准备的,最后的保险。
他的工程学才华,从“晨曦”的废墟壁垒,到如今这座地下钢铁迷宫的升级改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他不仅要确保研究所固若金汤,更要确保林澈的绝对安全。
就在疫苗研发进入最关键的动物活体实验阶段时,情报部门捕捉到了一段来自北方、极其微弱但规律异常的加密信号。
经过艰难的破译,内容让所有知情者心头沉重。
信号来自一个代号“磐石”的幸存者据点,那是旧时代一个庞大的地下人防工程群,据说聚集了数十万幸存者。
讯息断断续续,描述了北方的尸潮在某种未知力量驱动下,发生了更加恐怖、超越以往所有认知的集体进化出现了难以理解的巨型融合体和对能量武器具有一定抗性的特殊个体。
“磐石”据点损失惨重,防线岌岌可危,他们在向所有可能接收到信号的人类势力求救。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刚刚平静的湖面。
研究所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是继续埋头研发疫苗,直至成功,再图后续?
还是立刻伸出援手,派出力量支援“磐石”?前者最为稳妥,但可能错失救援时机,导致北方最后的大型人类据点覆灭;
后者意味着要分散本就宝贵的力量和资源,甚至可能暴露研究所的位置,风险极大。
深夜,林澈的实验室依然亮着灯。他刚刚完成一组复杂的数据分析,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林莫端着热好的营养剂走进来,轻轻放在他手边。
“北方的消息,你知道了?”林澈问。
“嗯。”林莫点头,“雷将军正在组织高层讨论。”
“你怎么看?”
“唇亡齿寒。”林莫言简意赅,“‘磐石’如果完了,南方的压力会倍增。而且,那里有数十万同胞。”
林澈看着培养皿中那些正在与模拟病毒抗争的细胞,目光坚定:
“疫苗还需要时间,但我们不能见死不救。也许……我们可以先提供一些东西。”
“什么东西?”
“我根据现有成果,改良出一种 ‘病毒活性抑制喷雾’虽然无法治愈,但能在短时间内极大延缓被感染者的变异速度,为救治或……撤离争取时间。”
林澈说道,“另外,那些关于新型变异体的数据,对我们完善疫苗的广谱性至关重要。”
林莫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想派人,带着抑制剂和侦察设备,去北方?”
“不仅仅是援助,也是学习和预警。”林澈看向林莫,“我们需要知道敌人进化到了什么程度。”
兄弟二人都清楚,这又是一个关乎命运的决定。
研究所刚刚经历内乱,尚未完全恢复元气,此刻派出精锐小队北上,无疑是一次豪赌。
但,在末世中,绝对的安全从来都是奢望。唯有不断前行,主动应对,才能在黑暗中蹚出一条生路。
黎明的灯光映照着他们坚定的脸庞,新的挑战已经来临,而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路是荆棘还是深渊,都将携手共进。人类的火种,绝不能轻易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