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世追魂
民国十七年,清河镇最风光的绸缎庄掌柜陈明远暴毙。入殓时,管家发现他右手紧攥成拳,掰开后,掌心赫然是用指甲深掐出的两个字——秀荷。
镇上无人不知,这是二十年前投井自尽的浣衣女。据说她死时身穿大红嫁衣,怀里还抱着个刚足月的死婴。
陈家的丧事办得蹊跷。头七那夜,灵堂的蜡烛忽地全灭。守夜的伙计连滚爬出,说听见女人在唱童谣:“红线绕指柔,冤魂索命来…”
更邪门的是,陈明远下葬后第七天,他的独子陈继祖开始梦游。每夜子时,他必穿衣整冠,手提一盏白灯笼,踉跄走向镇外乱坟岗。家人尾随而去,总见他跪在一座荒坟前磕头,那坟碑上无字,只缠着褪色的红丝线。
陈继祖醒后全不记得夜行之事,身子却眼见着垮下去。不出半月,他已形销骨立,眼下乌青骇人。
这日,陈家请来云游的道长。道长一见陈继祖便倒吸冷气:“好重的阴债! 此乃两世追魂咒,父债子偿,不死不休!”
道长说,二十年前,富家子陈明远与浣衣女秀荷私定终身。秀荷有孕后,陈家为攀高枝,逼陈明远另娶商会会长之女。秀荷雨夜跪求,反被陈家污蔑偷窃,乱棍打出。当夜,她便抱婴投井。
“冤魂苦等二十年,就为陈家血脉断根这天。” 道长叹息,“要破此咒,需至亲携三牲酒礼,去秀荷坟前诚心忏悔,焚化她生前最念之物。”
陈继祖的生母,即陈明远的原配,早已病故。如今能救他的,只有继母张氏。这张氏虽非生母,却视继祖如己出。她翻出压箱底的嫁妆——一支并蒂莲银簪。这是秀荷当年最爱的饰物,陈明远负心后,她当掉所有首饰,唯此簪不舍。
“我替陈家还这笔债。”张氏抹泪道。
月黑风高,张氏携昏睡的继祖来到乱坟岗。她摆好祭品,对荒坟三拜九叩:“秀荷妹妹,冤有头债有主。继祖无辜,求你放过他。” 说罢,将银簪投入火盆。
火光窜起,盆中突然传出凄厉女声:“虚伪至极!你夺我夫君,占我名分,如今猫哭耗子!”你害得我好苦
张氏浑身剧震,泪如雨下:“是!我知你恨我。可你可知,当年是我向陈家告密,说你与长工有染…一切罪魁祸首是我。我把命还你,只求你放过孩子,他是无辜的”
此言一出,阴风骤起,火盆爆燃!张氏迎着烈焰惨笑:“这二十年,我夜夜梦见你抱孩儿索命…今日我把命还你!”说罢
她纵身扑入火海。烈焰吞没她前,荒坟竟渗出血泪。火光中,隐约见两个女子身影相携而去。
自此,陈继祖病愈,却像换了个人。他遣散家仆,变卖祖产,在秀荷投井处建了座慈幼堂。
每年清明,人们总见他独坐井边,对水自语:“娘,两位娘亲,孩儿在此…” 井水映月,漾开一圈圈血色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