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国某地下会议室。
灯火通明,气氛紧张。
厚重的防爆门合上之后,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S1号隐形探测器已经失联。”
S1号隐形探测器按设计每隔48小时回传一次信号,但这次已经过去24小时,仍未收到任何回应。操作员的手微微颤抖,紧急尝试主动联系探测器,但又过去了24小时,依旧毫无回应。
也就是说,S1号隐形探测器已经可能失联长达96小时。
情报部长压低声音,目光紧盯报告:
“我们已经尝试所有可行的追踪手段,但探测器毫无回应。”
这是灯塔国最新型、极具战略价值的军事资产——一旦失联,不仅意味着任务失败,更可能落入敌方手中,带来技术泄露和不可估量的后果。
“不可能。”陆军作战司令猛地拍案,指尖发白。
“这种隐形设计,常规雷达根本捕捉不到……”
情报部长沉声开口:
“对手很可能掌握了全新的探测手段,已经超越了我们现有的雷达体系。”
会议桌另一端,国防部长脸色阴沉,没有发火,只是低声问道:
“那现在情况如何?”
情报部长迟疑了片刻,语气压得很低:
“失联的是我们最新型的隐形探测器,内置核心技术——包括高密度数据存储和高精度微型传感器。一旦落入华国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室内陷入寂静。
几秒后,国防部长打破沉默:“立即启动全线追踪程序,确保任何信号异常都不会被漏掉。”
陆军作战司令略微点头,语气更重:
“这是最关键的时刻。无论如何,探测器必须收回或确保信息安全。各部门立即进入最高警戒状态。”
令灯塔国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天上地下全力搜寻的S1号隐形探测器,早已被华方悄然拆解,安置在一处检测平台上,正接受细致分析与实验。
而负责这一切的,竟是最令灯塔国忌惮的人——姜蕴宁。
在她冷静而高效的操作下,S1号隐形探测器的秘密逐渐揭开,他们引以为傲的尖端技术,也在她手中一点点被拆解。
一个星期过去了,所有分析汇总成了一份详尽的纸质报告。
同时,姜蕴宁还提交了两份初步项目提案——分别针对高密度数据存储芯片和高精度微型传感器。所有方案和设想,都是基于此次捕获的灯塔国S1号隐形探测器提出的。
借助先进的实验平台和辅助团队,姜蕴宁在短短一周内就将这台尖端设备的核心秘密整理成可操作的科研方向,效率之高令人震惊。
陈柏然办公室。
陈柏然坐在办公桌前,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着多个文档和数据表格。桌面上堆满了图纸、技术报告和各类会议资料,他一边翻阅设计方案,一边快速在笔记本上记录修改意见。
旁边泡着的茶水已经空了,也没时间再泡上一杯。
电话铃声不断响起,他接起一个,又挂掉一个,反复协调着“晨曦”项目团队与量产方的沟通。打印机轰鸣着输出最新的测试数据,他随手抓起一份,眉头紧锁,仔细对比记录。
窗外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桌面,映照在他身上。
这时,莫清文推开他的办公室门,压低声音八卦起来:“你听说了吗?”
陈柏然抬头,眉头微蹙,手还停在键盘上:“听说什么?”
姜蕴宁不在,他必须处理项目中大量琐碎事务。虽然“晨曦”项目团队不直接参与量产,但有许多环节仍需要他的配合与协调。
莫清文今天去科技部开会,刚一进门,就感受到徐良诚部长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部长神色平和,眉眼间带着一丝和蔼,连连点头示意。
莫清文暗自揣测,却没得到半句具体回应。
部长走后,会议照常进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心中疑惑未解,莫清文就去找副部长打探消息。
副部长神情放松,压低声音告诉他,“姜蕴宁又立大功了。”
莫清文愣了愣,随后恍然大悟——姜蕴宁的档案现在在华国光电设备研究所,她的每一次成果都会直接记入研究所的功绩里。难怪徐良诚部长看他都顺眼了,一切都因为姜蕴宁的立功光芒映照到了研究所。
莫清文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去,“她在那里,随随便便就能立功,研究所跟着躺赢,真是爽翻了!”
陈柏然毫不意外,心中暗自想着,这或许才只是个开始而已。
姜蕴宁现在才这么年轻,以她这般超高的效率,真不敢想,她未来还能创造多大的成就。
“立完功,应该可以回来了吧?”莫清文现在的危机感也挺强的。
他还是很担心,姜蕴宁会被其他研究所“扣住”不放。
陈柏然摇了摇头,眼神里透着几分冷静:“急什么?这次她破解的技术里,包括高精度微型传感器。”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种高精度微型传感器应用范围极广——从高精度测量到纳米级制造,甚至连光刻机这种尖端设备都离不开它。在她没有完成优化升级之前,绝不会轻易放手的。”
姜蕴宁最大的特点,就是一旦着手做一件事,就必须做到最好,绝不会半途而废。
之前在定位光刻光束时,她曾与他讨论过传感器存在的延迟问题。由于当时时间紧迫,她只能尽量优化,但这个问题始终是个隐患。
而这次破获的灯塔国技术,无疑为她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和加速器,使研究进度大大提速。每一次分析、每一次拆解,都让她离最终成果更近一步,也让她的天赋与高效率在现实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你就不怕她留在老单位?”莫清文白了他一眼,语气里带着几分酸意。
陈柏然忍不住失笑,摇头道:“你信不信,我们根本留不住她?”
莫清文愣了愣:“什么意思?”
“只是现在,半导体领域急需她,她才暂时在这里。但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哪天军工需要她,或者航天需要她,她会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因为对她来说,个人去留从来不是最重要的。”
他停顿片刻,眼神中透出几分复杂与敬佩。
“她真正的归宿,不是我们眼前这一亩三分地,而是外面的星辰大海。她的视野和能力,注定会被更广阔的天地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