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从小禾的直播间里扑面而来,几乎要将网络烧穿。
“他们说,这是为了维护苏晚星精神的纯粹性!”小禾的脸在镜头前因激动而涨红,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愤怒,“强制所有工坊统一菜单,统一装修,甚至统一微笑的角度!我想问,当一种精神需要用强制手段来维护时,它还是精神吗?还是另一种控制?!”
弹幕瞬间爆炸。
同一时间,观察室内,分析师老白扶了扶眼镜,看着屏幕上疯狂滚动的实时数据,发出一声叹息:“当一个人退场,她的名字就成了战场。”
一夜之间,“谁在替苏晚星说话”这七个字,如同燎原之火,冲上了所有社交平台的热搜榜首。
风暴的中心,苏晚星的私人空间里却静谧如常。
她没有看那些喧嚣的争论,只是让小九调出了所有打着“星火标准”名义发布的官方文件。
数据流在空中汇聚成一份份精美的商业计划书,每一份都措辞严谨,逻辑自洽,充满了权威性。
而在所有文件的发布方落款处,都指向了同一个名字——“烁古文化传播公司”。
“查这家公司的股东。”苏晚星的指令平静无波。
几秒后,一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出现在光幕上。
那是她还未声名鹊起时,因理念不合而和平解约的第一任经纪人,一个信奉“流量为王,标准至上”的精明商人。
原来如此。
旧日的幽灵,企图在她留下的躯壳上,重新定义她的灵魂。
苏晚星眼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寒潭。
她没有选择将这份证据公之于众,陷入一场毫无意义的口水战。
声张,等于承认了对方有与自己对垒的资格。
她转向阿青,语气淡然:“以‘野食学院’的名义,发布一份《风味自由宣言》。”
半小时后,一份截然不同的文件,如同一股清泉,注入了沸腾的舆论场。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规章,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
“星火不设标准,只设底线——不欺心,不欺食。”
宣言一出,全网哗然。
这无异于一场釜底抽薪,直接瓦解了“烁古文化”构建权威的根基。
但更深的疑问随之而来:那些已经接受了“星火标准”的工坊,又该何去何从?
当晚,陆野带着阿青,悄然走访了三家被网友标记为“违规最严重”的工坊。
它们无一例外,都开在城市最不起眼的角落,店面狭小,装修简陋,却将那份“星火标准”手册奉为圭臬,张贴在最显眼的位置。
第一家店主,是一个断了三根手指的前餐厅后厨,因为跟不上资本化餐厅的高强度节奏被淘汰。
第二家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曾倾尽家财开的私房菜馆,被网红探店恶意差评引来的网暴冲垮。
第三家店主,是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满怀热情地想复兴家乡小吃,却被连锁品牌的标准化快餐挤得毫无生存空间。
他们都是在资本的巨轮下被碾压过的失败者,苏晚星的“净心汤”和“星火工坊”是他们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走出第三家店时,夜色已深。
阿青看着陆野沉默的侧脸,低声说:“陆大哥,他们不是想冒充苏小姐,他们只是……怕没了这个名头,好不容易燃起来的火,就又灭了。”
陆野的脚步顿住,许久,他嗯了一声,声音沙哑。
那一夜,他没有回家。
就在野食总店的门口,陆野支起了一口硕大无比的铁锅。
没有复杂的配料,只有最基础、最新鲜的食材,在文火慢炖下,咕嘟咕嘟地翻滚着,浓郁的香气弥漫了整条街道。
锅边,立着一块朴素的木牌,上面是陆野用炭笔写下的一行字:“你说它叫什么,它就叫什么。”
消息不胫而走,小禾第一时间带着直播设备赶到了现场。
镜头扫过锅前自发排起长队的人群,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奇异的期待。
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接过一碗汤,对着镜头说:“这叫‘自由汤’,我的味蕾我做主。”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端着碗,笑得满脸褶子:“这就是‘晚星汤’呀,丫头人不在,味道还在。”
一个刚放学的孩子,踮着脚尖,兴奋地朝妈妈喊:“妈妈快看!这是爸爸打工回来喝的汤!”
直播间的评论区里,一直潜水的老白打下了一行字:“当意义不再被垄断,传奇才真正开始。”
视频的最后,陆野将一勺滚烫的汤汁,小心翼翼地倒入苏晚星的保温杯中。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她静静地抿了一口,然后拿起电子笔,在光板上缓缓写道:
“这味道,比我想象的还像我。”
那一刻,喧嚣落幕,尘埃落定。
深夜,万籁俱寂。
苏晚星轻点屏幕,让小九将那份《风味自由宣言》,连同陆野那块“你说它叫什么,它就叫什么”的木牌照片,作为一个全新的模块,嵌入到了“共益链”的底层协议中。
它成了一份公开、透明、永远无法被篡改的智能合约。
她望着窗外城市的璀璨灯火,轻声说:“从今天起,我不再解释我自己。”
话音刚落,一行微光在她眼前浮现:
【“正统之争”第二阶段深化——话语权裂变为千万声。】
镜头缓缓拉远,从苏晚星平静的脸庞,穿过窗户,掠过城市的夜空,最终落在全国各地成千上万家星火工坊的菜单上。
在印刷体的“净心汤”三个字旁边,开始出现各种各样手写的备注。
“今日份,加了妈妈的爱。”
“老板失恋版,有点苦。”
“此味自寻。”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一种最温柔的方式,宣告了胜利。
然而,这份由无数人共同守护的宁静,注定不会持续太久。
就在苏晚星准备关闭系统休息时,一个最高优先级的特殊加密通讯请求,毫无征兆地弹了出来。
发起人的代号,只有一个字——“陈”。
苏晚星的目光微微一凝。
这个加密频道,是她当年配合陈警官调查时留下的,已经沉寂了太久,久到她几乎快要忘记。
她接通了通讯。
没有寒暄,陈警官略显疲惫但依旧沉稳的声音传来,直奔主题:“苏小姐,有一样东西,我想您必须亲眼看看。”
苏晚星的指尖悬在空中,窗外照进来的月光,在她深邃的眼眸里结成了一层薄冰。
她知道,当这个名字再次出现时,带来的绝不会是过去的回响,而是一个全新的,更加危险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