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晨光刚漫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陈警官的手指就在键盘上猛地顿住。
监控系统的红色警告条像道血痕,在他布满血丝的眼底炸开——那串加密通讯里的关键词,让他后颈的寒毛根根竖起。
“基因筛查……情绪易感性遗传倾向……”他喉结滚动着咽下一口唾沫,鼠标滚轮疯狂下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通讯里提到的“文化检疫升级方案”像把冰锥,顺着脊椎直扎进心脏。
作为追踪清源会三年的老刑警,他太清楚这些术语背后的意味:从前他们不过是删帖封号,现在竟要给艺人做基因检测,筛掉“情绪不稳定”的“危险因子”。
“老K,我是陈队。”他抓起手机的手在抖,电话接通的瞬间直接按了免提,“立刻来我办公室,带加密U盘。”
此时的苏晚星正站在落地窗前,晨雾里的城市还未完全苏醒。
她握着平板的指尖微微发紧,陈警官传来的文件在屏幕上投下冷白的光。
“他们已经疯了。”她低笑一声,尾音却带着冰碴子,“从控制思想,到改造人类……”
阿哲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时,她已经转身走向办公桌。
“备份所有数据,用暗网镜像服务器。”她抽出钢笔在便签上唰唰写着,“联系周小禾,让她准备艾琳·沃德三年前的儿童基金会采访录像——具体时间是2021年9月17日,她戴了枚梧桐叶胸针那次。”
“姐,系统……”阿哲的声音突然发颤。
苏晚星抬头,看见电脑屏幕上跳动的蓝光提示:【检测到“清源会”内部通讯频段出现私人信道波动,关键词:“母亲病危”“不想再骗”】。
她的瞳孔骤然收缩。
记忆闪回三个月前的深夜,她刷到艾琳接受bbc采访的片段——金发女人面对镜头时罕见地松弛,提到女儿时眼底有温软的光:“我女儿问我,妈妈,你说的健康,是不是就是听话?”
“小李!”她扬声唤人,助理抱着档案盒冲进来的瞬间,她已经点开照片库,“找艾琳2021年儿童基金会活动的照片,重点看胸针。”
照片投到墙上的刹那,苏晚星的指尖重重叩在桌面。
那枚银质梧桐叶胸针,和三个月前在梧桐使者(注:清源会基层执行者代号)尸体上发现的遗物,纹路分毫不差。
“陆野。”她抓起手机按下快捷键,声音里淬了火,“联系隐厨会的孙师叔,问日内瓦那位国际伦理委员会的顾问——”
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如深潭:“已经联系了。”陆野的背景音里传来锅铲碰击的脆响,“老孙说,有些规则,连刀都切不开,但汤可以。”
三小时后,一个贴着“家常菜谱”标签的牛皮纸信封被送到野食后厨。
苏晚星戴着白手套翻开泛黄的纸页,当夹在《老火靓汤》那章的半张报纸落出来时,陆野递来放大镜——报纸边缘用铅笔点画着密密麻麻的小点,正是摩斯密码。
“资金托管银行……密钥片段……”她逐字破译,声音越来越轻,最后抬头时眼里燃着小火苗,“他们用秩序杀人,我们就用人间烟火,把秩序煮烂。”
深夜的书房里,苏晚星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她将基因筛查计划、洗钱路径、密钥片段打包成压缩包,收件人列表里是全球20家独立媒体与人权组织。
邮件末尾,她敲下一行字:“你们要的合规,是让所有人都变成你们的影子吗?”
发送键按下的同时,周小禾的消息弹出来:“旧采访已剪辑,重点部分用了原声——艾琳说‘真正的艺术,应该让人流泪,而不是顺从’。”
三天后,伦敦《卫报》的头条炸响:“清源会亚太区负责人艾琳·沃德提交辞呈,信中称‘我在帮他们杀死光’。”
苏晚星盯着手机里的新闻截图,窗外的秋阳正穿过纱帘,在她脸上镀了层暖金。
系统提示音响起时,陆野端着汤碗走进来:【“清源会”核心信任值下降47%,“共生意志场”国际通道解锁进度:52%】。
“下一步去哪?”他把汤碗推到她面前,萝卜花在汤面舒展成星芒。
苏晚星舀起一勺汤,热气模糊了她的眼尾:“去他们到不了的地方——人心最软的角落。”灶火在她眼底跳动,像簇永远烧不尽的星火。
深夜十一点,野食后厨的灯陆续熄灭。
阿哲揉着发酸的脖子关掉最后一台电脑,正准备离开时,屏幕突然闪烁起来。
他下意识凑近,发现有段被加密删除的日志残片正在自动恢复——
“……实验体7号情绪波动值超标,建议纳入基因筛查名单。备注:其母曾是……”
字符跳到这里突然中断,阿哲的手指悬在键盘上,后颈泛起凉意。
他抓起手机想给苏晚星发消息,指尖却在“发送”键上顿住——
屏幕蓝光里,最后一行乱码正缓缓重组,隐约能辨认出几个字:“苏……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