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海深处,时间失去了意义。而在花海之外,在周果子与何粥粥以身为祭、重塑封印所拯救下来的世界里,光阴的长河,依旧以它固有的、无情的步伐,静静流淌。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
曾经的大学校园,早已物是人非。当年的教学楼大多被更高大、更现代化的建筑所取代,只有少数几栋颇有年头的红砖楼被作为历史建筑保留了下来,墙上爬满了岁月的藤蔓。林荫道旁的树木更加粗壮茂密,树荫下行走的,是一张张朝气蓬勃却又陌生的年轻面孔。
曾经何粥粥居住的那栋老旧公寓楼,已在一次城市改造中被拆除,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崭新的体育馆。傍晚时分,馆内灯火通明,传来学生们运动时的呐喊与欢笑,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没有人记得,几十年前,这里曾住过一个有些孤僻、眼神总是带着一丝不安的女孩,更没有人知道,曾有一位气质清冷的年轻教授,时常在夜色中悄然来访。
关于“那个能看见鬼的女孩”和“神秘帅气的周教授”的传闻,早已在几代学生的更迭中,褪去了真实的色彩,演变成了校园bbS上或学长学姐口耳相传的、诸多“校园怪谈”中并不起眼的一个。版本众多,有的说他们是隐世的除妖师,有的说他们卷入了一场离奇的失踪案,甚至还有浪漫化的版本,说他们是私奔去了某个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真相,湮没在了时间的尘埃里,只留下一点供人茶余饭后遐想的影子。
林晓晓,何粥粥曾经的室友,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妇人。她坐在窗明几净的老年大学教室里,听着关于智能手机使用的课程,偶尔走神时,会想起那个总是独来独往、眼神清澈却带着秘密的姑娘。她记得那个暴雨倾盆、电闪雷鸣的恐怖夜晚,也记得之后校园莫名恢复的宁静。她后来辗转听说何粥粥办了休学,从此再无音讯。她曾试图联系,却一无所获。岁月磨平了太多痕迹,如今想来,那段记忆都模糊得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只剩下一点淡淡的惆怅和疑惑。她最终摇了摇头,将思绪拉回到眼前的屏幕上。那些青春的谜团,就让它随青春一起逝去吧。
冥界,圣佑广场。
香火依旧缭绕,但比起当年初立时的盛况,已平淡了许多。时间冲淡了最剧烈的悲伤,祭祀成为了惯例。新的魂灵不断涌入冥界,他们对着那两尊庄严的神像,更多的是敬畏与好奇,而非刻骨铭心的感念。只有像崔判官这样经历了那场浩劫的古老存在,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站在广场上,仰望着雕像冰冷的面容,眼中流露出深沉的思念与一丝不曾熄灭的期盼。他袖中那枚藏着“一线生机”秘密的玉符,依旧温润。
世界,确实恢复了平静。
魔神的威胁成为了遥远传说中的背景板,新的危机与挑战自然会出现,但那是生活在当下的生灵需要面对的事情。阳光依旧升起落下,四季依旧轮回更迭,人们出生、成长、相爱、老去、死亡,魂魄步入轮回,开始新的旅程。巨大的伤痛被抚平,轰轰烈烈的牺牲被淡忘,这是时间的法则,也是生命延续的代价。
这种平静,带着一种恍如隔世的疏离感。对于曾经亲身经历过那场浩劫、知晓真相的少数存在而言,眼前这安宁的日常,反而像一场不太真实的幻梦。他们守护着这个用巨大代价换来的世界,也守护着那个或许永远无法实现的希望。
而在那无人可达、法则迥异的彼岸花海最深处,时间以另一种方式凝固。赤色的花海无边无际,永恒地盛放、凋零、再盛放。两道相依的灵魂,超越了凡尘的喧嚣与时间的磨损,在他们用生命守护来的、却再也无法触及的和平之外,拥有了只属于彼此的、静止的永恒。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人间,已是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