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忙出手的普渡并不知晓,贺兰明对于他的败走,早有预料。
要知道这小子也是个擅长“败中取胜”的,刚才两人对战,大和尚并没有处于明显劣势,所以贺兰明看似紧追不舍,实际上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和尚肩膀一动,贺兰明就做足了准备。
和尚飞镖脱手,说时迟,那时快,贺兰明一只脚早就偷偷脱离马镫,此时他直接侧倒,藏身马鞍里,飞镖“嗖”的一声,擦身而过。
贺兰明翻身回到马上,被一飞镖惊的心头火起。端正坐姿后,他猛地一催动坐下马,白马梗着脖颈攒了一下劲,随后撒开四蹄,猛蹿几步,与普渡和尚的千里追风银鬃兽来了个头咬尾。
贺兰明借着冲势,银枪一抖,径直奔向普渡和尚后心而去,“噗嗤”两声,枪尖直接把人捅了个透心凉。贺兰明抽回银枪,普渡和尚带着前后两个透亮的孔洞,滚落马下。
贺兰明顺手抓住和尚的银鬃千里兽,腾空一跃,骑在了宝马背上。当然他也没有忘记小伙伴“大白”,手把着缰绳,将马匹送到孟强、焦玉手中,让人好生照料。
得了一匹千里马,还是特别合贺兰明眼缘的银鬃白马,小将军心里正在高兴,猛听正北方向,有人吼叫一声,转眼之间,又一匹骏马飞驰到了眼前,正是一匹铅黄卷毛兽。
细看马上之人:面如淡金,豹头环眼,身披金甲,足踏金镫,腰中弯弓带箭,手中托着一杆凤翅镏金镗,浑身上下金灿灿一团。
贺兰明一见来人气势汹汹,便用手中银枪一指,喊道:“来将何人,请通名报姓再打!”
“小子听好,俺乃是当朝太师黄集之孙、国舅黄武之子,黄天及是也!黄毛孺子,你还不快快下马认输?”
来人不报名还好,这名头一出,贺兰明不由得怒火中烧。真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顾不得礼仪教养,贺兰明二话不说,直接挺枪便刺。
黄天及自恃武艺高强,根本不着慌,一摆手中的凤翅镏金镗,喊了一声“开!”贺兰明的银枪便被架开了。
两人也算是棋逢对手,一时之间,围观的人群只能看见一团银光和一阵金光,两团光球一时缠绕在一起,一时又各自闪成浑圆。
二人大战二十多个回合,你来我往,难分胜负。贺兰明报仇心切,含着一腔怒火,恨不能一枪置黄天及于死地;黄天及欺贺兰明年少,方才还战过两人,体力上定有欠缺,正好方便他好快些将人打下马去,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
两人都使出了自己全部的本事,你来我往,恶战在了一起。
黄天及在京中逞凶斗勇,还从未遇上过敌手,连斗几十回合,他暗暗称赞,面前的白脸小将,枪法着实不俗,可惜碰着他这个要立威的天才。
他心中盘算,这样纠缠下去,自己很难得到便宜,不如给他个先下手为强。想到这儿,他虚晃一招,拨马便走。
贺兰明火气上头,看着眼前人退走,心中冷笑:又在小爷面前用这种招式,不知道小爷还是奶娃娃的时候,就已经熟练的坑自家叔父了吗?
下定决心不肯放过对面这个冤家对头的贺兰明,直接催动座下的千里追风银鬃兽,紧紧追了下去。
平素只在自家父亲的京郊大营中耍威风的黄天及,眼见贺兰明上钩,心中暗喜,他把手往马肚子下一掏,将走线流星金锤抄在掌中。
黄天及右手拿着走线金锤,弯腰伏在马背之上,故意装作落荒而逃的样子,可惜平日里没做过这样事儿,让人看着总有些别扭,如同一只大黄鸭子卧在马背上。
黄家小子,撅着屁股趴伏着,眼睛却偷偷地瞄向贺兰明。
小明座下可是新换的千里驹,不比黄天及的卷毛狮子铅草黄兽差多少,眨眼间便追近了黄天及。
估算好距离的黄天及,猛地一甩手,只听“嗖”的一声,一道金光直奔贺兰明前胸。这一锤要是砸中了,贺兰明轻则吐血,重则丧命。
贺兰明早就防备着黄天及藏起的暗招,知晓他行动又诈,时刻警惕着。眼见前方之人身形微顿,便打起精神,看到一道金光奔自己前胸而来,再次一个镫里藏身,闪开了走线金锤。
锤头飞了过去,眨眼之间放过了金锤的贺兰明,猛得挺起身,右手一翻腕,一把捉住了锤子链上的绳索:“嘿,你给小爷我过来吧!”
贺兰家人都是天生的神力。这一拽,贺兰明可是信心十足。
黄天及感觉手中一紧,回首一见贺兰明破了他的走线金锤,将锤头上的绳子捉住了,不由得大吃一惊。他急忙握紧手中套索,用力向回拉扯丝绳。身为黄家最受宠的孙儿,他自然也是有几分神异,力气天生大的惊人。
两人使劲拉扯,谁也不肯松手。双方拼足了平生之力,都想把对方拉下马来。
这校场的规则里,可早就明说,落马即是失败。
可惜,两人使足了力气,却谁也拉不动谁,就连坐下的两匹宝马,也只能“咴律律”叫着,却无法跑得更远。就驮着主人,在场中转开了磨磨圈儿。
点将台上的仁宗皇帝,东彩棚里的包丞相,还有西彩棚里的黄集黄太师,连同全场应试的举子,都没见过这种场面,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判断,不由地看呆了去。
满场英雄皆噤声中,只余场中马踏回响。
“嗖”地一声锐鸣,显得格外明显明显,从东南方向,猛地射出一支鱼尾箭。这支箭不偏不倚,正正好射在随着人旋转的丝绳的正中间。
“嘣”的一声,坚韧的丝绳被锐器划伤,加上两人角力,丝绳断开。
贺兰明、黄天及谁也没有提防这一招。二人随着断开的丝绳,因着惯性,齐齐跌落马下。
全场的人齐声喝彩:“好箭法!”
循着箭来的痕迹,众人纷纷探头张望,只想知晓,射出此箭的是何方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