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对楠妃行了一礼:“见过姨娘。”
楠妃连忙扶起林长生。
“生儿这么客气干嘛,来姨娘这和自己东宫一样,随意一点。”
楠妃在后宫这么多年,自然有自己的玲珑心思。
太子,这次前来,对着她恭敬的行礼,叫了一声姨娘。
不管是出于礼貌,还是因为年少时的情感。
这都是一种好的表现,她可以接受,但不能端着!
端着就是你不懂事了。
更何况,在皇家中,姨娘本就是一种比较亲近的称谓,和楠妃这个称呼可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她也就顺杆上爬,自称姨娘,拉近关系。
“那生儿,可就不客气了。很多年没有吃到姨娘的竹清糕了,该怪念想的。”林长生微微一笑。
“你这孩子,想吃就给姨娘说,姨娘给你做!”楠妃宠溺的看了一眼林长生。
林长生微微一笑“孩儿先去见父皇。”
楠妃点了点头,笑送林长生离开。
待林长生离开后,楠妃朝一边的侍女说道:“吩咐厨房,备齐竹清糕的材料。”
“是!娘娘!”
侍女都是跟随楠妃多年的侍女,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
这后宫中,只有两个人,是永远的禁忌。
皇帝和林长生。
林长生小时候来后宫,就已经是不可言说的存在了。
更何况现在!
就连皇后后宫可能都有人背地说些什么,但这两人,没有任何人敢背地讨论!
都是血的教训!
林长生通过一片竹林庭院,来到书房。
武无敌和王恩正守候在门口。
见林长生过来,立马恭迎。
“殿下。”
林长生微微颔首。
“父皇在里面吧?”
“陛下在书房中。”王恩回答道。
“行,那我先进去了。”
身后的赵云和秦琼,顺势也站在了门口。
武无敌此刻有些尴尬。
说实话,他压力也有点大。
赵云他是从皇帝口中知道,对方是一品之上并没有见过对方出手。
但是秦琼的实力,他可是知道的。
即使昨晚,间隔如此之远,他也感受到了那一股镇压天下的气势!
推门而入,林长生看见林江正在看着奏折。
“父皇!”林长生叫了一句。
林江抬头看见林长生。
脸上的眉头舒展开来。
“生儿来了?今日朝会如何?”
林江问道。
“父皇都知道了,还问孩儿?孩儿可不相信,你不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林长生自顾自的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
反正现在就他们两人在,林长生随意许多。
“我好不容易可以偷得几日空闲,你让我多休息几日吧。”林江看着林长生将自己一口未喝的茶水,端起来就饮。
笑着摇了摇头。
“父皇,你这也不像休息的样子啊。”林长生努了努嘴,看向书桌。
林江顺着林长生的目光看向书桌:“这些折子都是各部递上来的要紧事,朕总得先过目一二。”
“朕也是担心,第一次监国,有些东西处理不好,索性帮着你看看。”
林长生听出了林江言语中的疲惫。
“父皇,这么多年的治国生涯,你......”
林江打断林长生的话。
“朕有些疲惫了,生儿朕也许是大乾开国以来,除了祖上第一位皇帝外,压力最大的皇帝了。
你知道,朕没有诞下男丁!曾经你爷爷想让你父王接替朕,是你父王一直不愿意,甚至从此就没有回过京城!
最开始成为太子时,朕也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你三叔才是你爷爷心中最好的人选。
但是你三叔从来无心政治,你四叔又是个一心沉醉修炼的修炼狂人。
我是家中长子,也只能由我顶上了。”
林长生静静听着父皇的倾诉,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铁血帝王流露出如此疲惫的一面。
“朕登基四十载,每日寅时起身批阅奏章,子时方能就寝。
即使有着各种珍稀的异宝调理,但总归只有一品修为,寿数也快过半,这人生的美好,朕从未体验过,也从未享受过。
为了林家的江山,朕一辈子都付出在这朝堂之上!
朕也不想做皇帝,但是朕没有选择,朕是长子!你父亲,你两个叔叔可以拒绝!
但是朕不能拒绝!
索性,这些年来,朕做的还可以,也算是没有辜负祖地的祖宗们。
所以,后面朕会慢慢放下手中的权利,这次监国就是我对百官的信号!
你可以放心施展你的抱负!”
“父皇。”林生看着林江,心中五味杂陈。
林江摆了摆手“生儿,朕最开始并没有想这么快就放权,至少也要让你磨炼一段时光,但是你给朕的惊喜是实在太大了!”
“从大乾建国以来,从来没有一个太子,有你这般底蕴!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般底蕴竟然属于你自己。
并没有靠着皇家提供的资源。
有着这般底蕴的你,朕才决定,放权给你。”
林长生也知道,自己身边的武力值着实有点夸张。
对外展示有三个一品之上,实际上四个一品之上的武者,高顺加上陷阵营也可以算一个一品之上。
这样算下来,仅凭林长生的底蕴,就可以震慑除了三大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了。
“父皇,孩儿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你现在可不能撒手不管,你也不想孩儿被文武百官欺负吧。”
林长生不喜欢这沉重的氛围,选择了一种轻快的方式表达。
林江闻言一笑,他知道林长生说的是玩笑话。
开玩笑,谁敢欺负背后站着四位一品之上的太子!
换到其余任何一个国家,就是当朝皇帝,想要给太子按个罪名,心中都得寻思寻思,这罪名会不会太重了,别给对方惹破罐子破摔了。
“你啊。”
林江言语中的沉重果然消散了许多。
“算了,你来都来了,正好,这些奏章就交给你了,朕休息休息。”
林长生看着父皇推过来的奏折堆,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父皇再见。”
“回来!”林江一声大喊,林长生又乖乖的走了回来。
“身为太子,岂可荒废国事!这是你应承担的义务,也是你以后的常态!你逃避,大乾的亿兆百姓该如何存活!”林江言语虽然严厉,眼神中却带着笑意。
林长生翻了一个白眼,无奈地坐在案前,随手翻开一本奏折:“父皇说得是,儿臣这就批阅。”
林江则是安心的靠在软榻上,闭目养神。
林长生朝门外叫道“王恩!”
王恩立马走了进来。
“给父皇按按,放松一下。”林长安头也不抬的吩咐道。
“奴才明白。”
林江心中很满意,林长生这举动,不只证明表面尊敬他,更是心中时刻关注着他。
王恩轻手轻脚地为林江按摩肩颈,书房内只剩下朱笔批阅的沙沙声。
“生儿,你那个戚继光真能完成你的任务吗?我看你留给他的时间可不多。”
林江一边享受着王恩的按摩,一边问道。
“父皇,刚才不是还说,不知道今日朝堂上的事情吗?”林长生头也没有抬,声音中带着笑意。
“少贫嘴。”林江此刻完全就是长辈,而不是皇帝!
伺候了几十年林江的王恩,心中那叫一个震惊啊!
听闻这话,林长生也不皮了
“孩儿对他很有信心,戚继光不仅精通兵法,更擅长水战,对付倭寇有独到之法。三个月内,他必能肃清沿海贼患。”
“既然你对他有信心,这件事,就这样吧。”
林江本就随口一问。
“对了有一件事,孤忘记告诉你了。”林江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得,睁开了眼睛。
“父皇,你说呗。”林长生一心二用。
“你父皇,和母后正在进京的路上。”王恩不是白跟了林江几十年。
手法真不是盖的,林江此刻舒服至极。
但是林长生可就不舒服了。
只听见啪嗒一声,朱笔掉落在书桌上。
林长生猛地抬头,脸上写满了震惊:“父皇,您说什么?父王和母妃要进京?!”
林江睁开一只眼,似笑非笑地看着林长生:“怎么,你父王母妃进京,你好像不太高兴?”
“父皇,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林长生很无奈。
林江轻哼一声:“你以为遇刺的事能瞒得住?你父王在京城的眼线,比朕在边关的眼线都多!”
“父皇,您说...父王他们什么时候到?”林长生小心翼翼地问道。
林江摆了摆手:“按照蛟龙船的速度,加上他们还要绕道去接顾元帅,估计也就几天时间。”
“外公也来?”林长生有点诧异。
“可不是嘛,你不是他最喜欢的外孙吗?”林江看着林长生笑道
林长生看见林江这镇定的态度,有点诧异。
“父皇,为何你一点都不担心?
父皇和母妃来了,怕是到时候得大闹京城一番,现在外公也来了,外公的脾气可比我我父王大多了。”
林长生的话还没说完,林江便笑着打断了他:“怕什么?怕你父王把朕这皇宫掀了?“
林长生无奈地叹了口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父王的脾气,他是真能干出这样的事。
往常还好,有母妃拉着他,但是母妃现在恐怕比我父王都生气!
更别提,还有一个外公!
到时候你这皇城保不住了,可别让我赔,我可赔不起。”
林江笑着说道:“生儿,你可别把自己的事,推卸到朕身上来,在他们给孤传信后,孤也传了一封信给他们。
我估计他们也可能收到了,你遇刺这件事,责任虽然在朕,但也是因为你不带好护卫。
这可跟朕没有关系,朕也和他们说明了。
所以到时候,你父亲生气,朕大不了稍微谦让一下,就当让弟弟了。
至于你,就自求多福吧。”
林长生闻言,脸色顿时垮了下来:“父皇,您这不是坑儿臣吗?”
林江哈哈大笑,难得见到自己这个沉稳的侄儿露出这般表情:“怎么,堂堂太子殿下,也有害怕的时候?”
“父皇您是不知道,”林长生苦着脸道,“母妃生气起来,比父王还可怕。”
林江眼中闪过一丝怀念:“看来你母妃的性子,这么多年还是一点没有变。”
正说着,书房门突然被打开。
“陛下,太子。”
楠妃带着端着几份糕点走了进来。
看见正在批阅的林长生没有意外,但是看着躺在床榻上休息的林江倒是有点意外。
林江是什么人,她可是很清楚的,不能说生活只有工作,那也是个工作狂人!
“楠妃来了?”
林江此刻心情不错,至少语气比起平日,要缓和许多。
“殿下说想吃臣妾做的竹清糕,这不,臣妾做了一点,拿过来给陛下和殿下尝尝。”
楠妃将精致的竹清糕放在案几上,清甜的竹香顿时在书房中弥漫开来。
这可是楠妃的独门绝技,用的是西南大山中,最新鲜的嫩玉竹,就那种刚刚长出来玉竹,还带着一丝竹笋的香气。
每一根玉竹从地底萌芽,到成笋至少二十年,再由笋变成玉竹,又是二十年!
而且玉竹的对于生长环境极为苛刻,只有大山中才有。
一根嫩玉足,只取最中心的部位,竹子的清香,带着竹笋的脆爽。
切碎后,面粉一起成型,再加入特制的调料,最后才蒸制出来。
林长生眼睛一亮,放下朱笔笑道:“姨娘的手艺还是这么好,光是闻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林江也坐起身来,饶有兴致地看着糕点:“楠妃倒是难得下厨,朕今日倒是沾了太子的光。”
楠妃抿嘴一笑:“陛下说笑了,若是喜欢,臣妾可以常做。”
林长生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就是这个味道!和以前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林江看着林长生满足的表情,眼中闪过一丝柔和。
他转向楠妃:“朕和太子难得有空,今晚就在竹楠阁用膳,朕记得你这里还有上好的竹花酒对吧?”
楠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应道:“陛下好记性,臣妾确实珍藏了几坛百年竹花酒,正好今日与陛下和殿下共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