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火种初燃
【余波与残影】
“血隼”登陆小队覆灭的冰裂谷边缘,重新陷入了死寂,只留下几尊姿态扭曲、覆盖着诡异蓝冰的雕像,无声地诉说着刚才发生的短暂而恐怖的冲突。空气中残留的能量扰动如同水面的涟漪,缓缓平复,但那深入骨髓的寒意和意识层面残留的恶意低语,依旧萦绕不散,让后续试图靠近侦查的其他拾荒者无人机信号变得极其不稳定,纷纷被迫撤回。
在“破冰锤”号上,卡恩船长暴跳如雷,却又投鼠忌器。他损失的不仅是一支精锐小队,更是对下面那未知威胁的深深忌惮。“鬼魂”、“低温地狱”、“系统杀手”——船员间开始流传各种恐怖的称呼,士气不可避免地下滑。卡恩不得不暂时停止鲁莽的强攻,转而命令舰船后退少许,与其他势力一样,采取更谨慎的远程观察和试探。
而在“沉眠之城”内部,释放了那场混乱风暴的源头,此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虚弱。
顾衍的意识体如同被狂风吹散的烟雾,变得稀薄而黯淡。强行撬动“初光之海”的能量,模拟出足以干扰动力甲系统、侵入心智的恐怖幻象,几乎耗尽了他刚刚因靠近王座而凝聚起来的那点稳定性。他“漂浮”在距离王座稍远的一片能量相对平缓的区域,意识核心如同风中之烛,明灭不定。涣散感如同潮水般一波波袭来,想要将他重新拉回无知无觉的混沌状态。
“找到她……”
这个执念是唯一的光,在无尽的虚弱的黑暗中顽强闪烁。每一次意识即将彻底溃散时,苏晓的面容,王座传来的温暖触感,都会如同最后的救命稻草,让他重新凝聚起一丝微弱的自我。
他不再能清晰地“思考”,只剩下一种模糊的“感觉”——外部威胁暂时退却了,但危机并未解除。那个冰冷的“东西”(J先生)传来的信息,以及后来那阵规律的“滴滴”声,都预示着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他需要力量,需要更稳定地“存在”下去,才能守护这里,才能……找到她。
【数据的示警与逻辑的困境】
就在顾衍于虚弱中挣扎的同时,J先生的逻辑核心正在超负荷运转。尽管计算能力大不如前,但它依然忠实地记录并分析着刚才发生的一切。
【记录:外部入侵单位(血隼-1)全灭。直接原因:意识碎片(顾衍)引发的高强度精神干扰及低温能量异常。】
【记录:意识碎片(顾衍)状态急剧恶化,稳定性阈值接近临界点。存在彻底消散风险。】
【关联分析:意识碎片(顾衍)的存续,与抵御低烈度、非常规入侵呈正相关。其消散不符合核心指令‘数据保全’与‘等待复苏’的利益。】
【新威胁标识:检测到第二类入侵信号(标记:求知者)。渗透方式:非暴力,技术等级:高,威胁评估:未知(因数据不足)。】
冰冷的逻辑链条在J先生的核心中形成。它“意识”到,顾衍这个不稳定的、难以理解的情感意识体,目前竟是这座“坟墓”唯一的主动防御力量。而顾衍的存续,似乎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其自身的执念强度,二是……与“心铸王座”的联系。
然而,J先生无法直接干预顾衍的意识状态。它没有情感模拟模块(即使有,也已在损坏中丢失),无法进行“鼓励”或“安抚”。它所能做的,只有提供信息和创造条件。
它调取了数据库中最核心的档案——关于“守护者”文明意识能量研究的部分碎片化资料。这些资料残缺不全,充满了难以理解的隐喻和象征性描述,但其中反复提到几个关键概念:“心光”、“意念锚点”、“能量共鸣”。
【尝试建立通讯协议:使用低功率能量脉冲,模拟‘心铸王座’能量签名特征频率。】
【目标:稳定意识碎片(顾衍),尝试建立基础信息传递通道。】
一道极其微弱、几乎无法察觉的、带着一丝熟悉温暖感的能量脉冲,从J先生所在的节点发出,精准地射向顾衍意识体所在的区域。
【共鸣与理解】
正处于涣散边缘的顾衍,猛地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暖流拂过。这感觉虽然远不如王座直接传来的那般强烈,却同样带着一丝苏晓的气息,如同一根细小的针,刺破了他沉重的虚弱感。
他下意识地“追逐”着这股脉冲的源头,涣散的意识如同铁屑受到磁力吸引,开始缓缓朝着J先生节点的方向凝聚。
J先生持续发送着脉冲,同时开始尝试嵌入经过高度压缩和简化的数据包。这些数据包并非复杂的语言或图像,而是最基础的二进制标识符,代表着“安全”、“威胁”、“位置”、“请求”。
起初,顾衍的意识只有本能的反应,对“安全”脉冲表现出放松,对“威胁”脉冲表现出警惕和排斥。他无法理解那些复杂的数据包,两者之间的沟通,更像是一种建立在共同记忆(苏晓气息)和本能反应上的、原始的条件反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无数次重复和顾衍自身求生、寻找执念的驱动下,一些极其初级的“理解”开始萌芽。
当J先生发送代表“外部威胁-接近”的标识符,并附带一个方向矢量时,顾衍的意识体会朝着那个方向散发出明显的警惕波动。
当J先生发送“屏障-弱点”和“位置”信息时,顾衍会表现出焦躁和试图移动的意向。
当J先生发送“能量-稳定”和指向王座方向的矢量时,顾衍的意识体会明显变得凝实一些。
这是一个艰难而低效的过程。一个是没有情感、只有逻辑的机器残骸,一个是只有强烈情感、缺乏理智的意识碎片。他们的“交流”充斥着误解和延迟。J先生无法理解顾衍为何对某些无关紧要的能量波动异常敏感,顾衍也无法完全信任这个冰冷“东西”传来的所有信息,尤其是当信息与他自身感知到的威胁不符时。
然而,一点微小的火种,就在这磕磕绊绊的互动中,被点燃了。
顾衍开始意识到,这个冰冷的“东西”并非敌人,至少不完全是。它似乎也在试图“保护”这里,并且能提供一些他无法直接感知到的信息。而J先生也确认,通过与顾衍意识体的这种原始“链接”,它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初光之海”残余的、惰性的能量,进行一些极其有限的操作,比如稍微强化某个区域的屏障,或者干扰特定频段的扫描。
一种基于生存需求和有限共同目标的、脆弱的、非语言的同盟关系,在绝对的废墟和危机中,初步建立了。
【渗透者与古老的馈赠】
就在顾衍的意识体在J先生的脉冲辅助下,逐渐恢复稳定,甚至比之前更加凝实了一分的时候,J先生的核心再次发出了更高层级的警报。
【警报:第二类入侵信号(求知者)成功突破屏障微观弱点。】
【检测到非授权实体已进入‘初光之海’外围结构。数量:1。生命体征:稳定。移动模式:谨慎,探索性。】
【该实体装备有高级隐形及信号屏蔽装置,常规扫描效果不佳。】
【根据其移动轨迹分析,目标方向:城市下层档案馆(非核心区域)。】
“求知者”的人进来了!他们避开了正面冲突,利用技术和耐心,找到并扩大了一个未被“血隼”的鲁莽行动所掩盖的、更隐蔽的屏障弱点,成功地渗透了进来!
顾衍立刻通过那原始的链接,感受到了J先生传来的强烈“威胁”警示以及那个入侵者的模糊方位。一股新的焦躁和愤怒在他意识中升起。他本能地想要冲过去,像对付“血隼”一样驱逐这个新的入侵者。
但J先生却发送来一连串新的、更复杂的数据包,其中包含了“隐蔽”、“观察”、“非直接对抗”的标识符,以及一连串关于下层档案馆结构的简化示意图。J先生的逻辑判断是,这个入侵者目的不明,技术高超,贸然攻击可能暴露己方更多信息,甚至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观察并引导,或许是更优策略。
就在顾衍努力理解J先生传递的复杂意图,压抑着直接攻击的冲动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或许是因为他与J先生之间建立的微弱能量链接,或许是因为他自身意识在稳定过程中对圣地能量感应的增强,当他按照J先生的指引,将一部分注意力投向那个正在下层档案馆小心翼翼移动的入侵者时,他的“视线”无意中扫过了档案馆深处一座不起眼的、铭刻着复杂螺旋纹路的石碑。
那石碑看似与周围无数记录着守护者历史与知识的碑刻无异,但在顾衍的“意识”掠过它的瞬间,石碑内部的纹路仿佛被激活了一般,微微亮起,一股浩瀚而古老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直接涌入了顾衍的意识核心!
这信息流并非守护者的历史或科技,而是一种……法门?一种如何凝聚意识、吸收并转化“初光之海”能量、强化自身存在的原始而高效的技巧!就像是这座城市的建造者,专门为某种非实体的存在留下的“生存指南”!
顾衍的意识体在这股突如其来信息的冲击下,剧烈地震颤起来,原本刚刚稳定的状态再次变得波动,但这一次,波动中蕴含的不再是虚弱,而是一种新生的、蓬勃的力量感!
J先生的监测数据疯狂跳动:
【警告!检测到意识碎片(顾衍)能量等级急速提升!信息交互流量超载!】
【未知信息源激活!位于下层档案馆,标识:‘基石石碑-意识初阶’……访问权限:???】
【意识碎片(顾衍)稳定性阈值……突破临界点!正在进行结构性强化!】
那个“求知者”的渗透者还在档案馆中小心翼翼地探索着,浑然不知自己触发了一个多么古老的机关,而一个原本脆弱的幽灵,正在以一种超出所有人(包括J先生)预料的速度,开始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