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承平这一觉直接从晌午睡到太阳下山。
应该说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睡过这么舒服的觉了。
当他悠悠转醒,入目便是孟欣怡温柔含笑的眉眼。
“丁郎,你可算醒了。”
丁承平偏头看了一眼窗外,正是晚霞映红天空的美丽景象,但他并不在意,打个哈欠伸了伸懒腰,然后再次闭上眼睛养神,右手还在自己额头上轻轻敲着。
见情郎如此,孟欣怡坐到了他身侧,伸出柔荑为他按摩起太阳穴,那指尖带着恰到好处的力道,正时针缓缓揉按着,似有一股暖流顺着脉络蔓延至全身。
丁承平舒服的放弃了自己动手,就这样仰躺在床上享受着女人的侍奉。
大概有个几分钟,丁承平才抬手覆上她的手,轻声道:“有你在旁,这一觉睡得格外安心,原本昏昏沉沉的脑袋也终于清晰起来。”
孟欣怡脸颊泛起一抹红晕,嗔怪道:“就会哄我开心。”可眉眼间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没一会孟欣怡又道:“那你要不要背过身去,我再帮你捏捏肩膀。”
丁承平睁开双眼,如小鸡啄米般快速的点了点头。
此时,窗外的夕阳普照大地,微风轻抚,吹动了窗户上的纱幔,屋内也宛如岁月静好。
“小姐。”一道急促的声音从远及近,直接推开了房门,然后又关上。
床上的两人停止了按摩动作,看着有些冒失的小丫鬟。
见两人都看着自己,小丫鬟有些害羞,却没有忘记行一个万福礼,然后说道:“启禀小姐,罗将军来了,在二楼包厢,妈妈唤我来请丁公子前去赴约,还请小姐梳妆打扮待会陪侍两位公子用餐。”
听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来了,丁承平掀开被子就要起身。
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一丝不挂,不过眼前的两位女子眼神里似乎没有什么异样。
这一年在彭家,在彭凌君与她的贴身丫鬟小翠面前也是经常如此,所以丁承平没有多想,开口催促道:“速速帮我更衣,让人等久了不好。”
“芸儿,上前帮丁郎宽衣,我要重新换件衣裳。”
在外人面前芸儿懂得分寸,没有犹豫也没有抱怨不满,直接走到丁承平面前,低头行礼道:“奴婢为公子穿衣。”
“好。”丁承平回答,然后张开了手臂。
窸窸窣窣很麻利,明明是第一次为男人穿衣服,但芸儿很轻快的就将丁承平收拾妥当,还重新梳了发型。
对着铜镜照看了一番,很满意自己的装扮,“你的小丫鬟挺厉害,动作麻利,干净利落,重点是手艺不错,束发很整齐,鬓角的线条也很流畅,不错,晚餐可以加个鸡腿。”丁承平开玩笑道。
或许是不习惯别人的当面称赞,站在一旁的小丫鬟霎时脸红了起来,不好意思的低着头,还撅起了嘴巴,偷摸摸的抬眼皮看了丁承平一眼,怕被发现又很快低下去。
情郎对自己丫鬟的赞美就等于是对自己的赞美,孟欣怡很是开心,开口说道:“芸儿做事一向稳妥,而且也很忠心,我视她如亲妹妹。”
丁承平一直在铜镜面前照来照去。
在穿越之前,丁承平对这个时代的铜镜有个误解,那就是以为铜镜模糊不清,照不清楚。
可实际是这个时代权贵人家使用的铜镜蹭亮清晰到能亮瞎你的狗眼,一点不逊色现代社会使用的镜子。
只不过铜镜使用时间长了确实会被氧化会变得模糊,因此需要额外的打磨保养,所以这个时代有专门的“磨镜人”。
也正因为见识过这个时代铜镜的超高清晰度,他才一直没想过要去制作现代化的镜子,不过如果真能大规模生产,价格优势还是很香,丁承平只是暂时将这种想法放在心底没有付出行动。
整理好自己的着装,与孟欣怡说了两句闲话,动身赴罗靖岳之约。
“今日就罗兄一人,没见到汤将军也没见到昨日的王将军。”推开木门,丁承平只见罗靖岳一个人坐在里头喝酒,连护卫都是站在门口。
“他们都不在城里,丁兄进来坐。”罗靖岳热情的打招呼。
丁承平也没在意,来到房间里坐下。
坐定后,罗靖岳主动为丁承平倒了一杯酒。
今日丁承平主动端起了酒杯,拱了拱手致意,罗靖岳也端起酒杯,两人同时一干而尽。
“爽。”丁承平喊了一声。
“今日丁兄似乎心情不错?”罗靖岳又主动给他倒了满满一杯酒。
丁承平笑着点头,“确实,睡了整整一下午,似乎什么烦恼都被抛之脑后,很久没有这么睡的香了。”
罗靖岳充满羡慕的说道:“自从起事之后我就没睡过一晚好觉,羡慕丁兄的洒脱,来,为丁兄美美睡了一觉,干杯。”
“干。”丁承平也没有犹豫,再度喝了一杯。
“罗兄没有叫美人相陪?”
“我刻意让她们稍晚些再进来。”罗靖岳低头夹了一筷子菜吃进嘴里。
丁承平意识到了不同寻常,表情也变得严肃:“罗兄是有话想对我说?”
“是,有些军情想与你分享,且不可入他人耳目。”
丁承平点点头表示理解,“你说。”
难怪今日一直跟随在罗靖岳身后的护卫会站在门口,这是防止其他人走近,听到两人的对话。
罗靖岳又吃了两口菜,然后放下筷子,眼睛盯着丁承平说道:“兄弟可知目前外头的情况?”
丁承平摇摇头,“我整日都在这里,并不知道外头发生了何事。”
罗靖岳说道:“近些日子我义军先后攻占了靖州、通州等多座县城,如今实际控制的县城超过30个,连绵靖州、通州、丨州、黔州四郡,声势不可谓不大;听说北方的赵国与西南的武国也听闻到我们举事的消息,打算派兵往大夏国边境施压,想分一杯羹。”
丁承平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依旧是面无表情,也没有发表任何评论,盯着罗靖岳等待他继续叙说。
这真是:
玉树歌终王气收,
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
一任斜阳伴客愁。
——唐 包佶 《再过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