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城的灯火彻夜未熄。在林越决定亲率奇兵迂回之后,整个华国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为这场关乎国运的豪赌进行着最后的准备。两万精锐,几乎是林越目前能抽调出的最大机动兵力,他们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
一、 暗夜疾行
没有盛大的誓师,没有喧天的鼓乐。在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两万身着深色衣甲、马蹄包裹厚布的精锐,如同沉默的暗流,悄然从零陵附近的隐秘营地开出。林越一身黑色劲甲,外罩深色斗篷,骑在同样选了深色毛发的战马上,目光沉静地望着前方黑暗的道路。
王统领紧随其后,低声道:“主公,各部已集结完毕,按预定序列出发。先锋已放出十里。”
“传令,人衔枚,马裹蹄,保持静默。按预定路线,全速前进!”林越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这支队伍包含了华国最精锐的力量:五千由最早跟随林越的老兵组成的重甲步兵,装备了利用交州铁矿打造的精良扎甲和长柄战斧;三千骑兵,其中一千是配备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林越根据记忆“复原”并小范围装备)的突骑,另外两千则是轻骑兵;以及一万两千名装备了改进型连环弩和佩刀的弩兵与刀盾手。此外,还有一支由格物院技术人员和工兵组成的特殊小队,携带了组装式的小型弩炮、猛火油柜以及架桥、破障的工具。
他们的路线,是经过反复推敲和斥候探查的隐秘路径:自零陵向西,进入丘陵地带,然后沿着人迹罕至的萌渚岭余脉北麓,昼伏夜出,避开主要城邑和交通要道,直插宜城。这条路虽然难行,却能最大程度避开曹军乃至其他势力眼线的侦查。
行军是艰苦的。时值春夏之交,荆南之地已显闷热,山林间蚊虫肆虐,夜间行军更是深一脚浅一脚。但这两万将士纪律严明,对林越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无人抱怨,只闻脚步声、马蹄声与甲叶偶尔碰撞的轻微声响,汇成一股潜行的暗流,向着北方坚定地涌动。
林越骑行在队伍中段,感受着身下战马的颠簸,心中并不平静。这是他穿越以来,第一次亲自率领如此大规模的部队进行如此冒险的军事行动。他知道,自己肩头担着整个华国的命运,也担着身后这两万将士的身家性命。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强烈的危机感和机遇感驱使着他必须行此险招。正如他对蔡文姬所说,华国需要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来立足。
二、 零陵的守望与暗涌
林越离开后,零陵的军政重担便落在了蔡文姬、陆逊以及留守文武的身上。王府议政殿的灯火,比以往熄灭得更晚。
蔡文姬展现出了与她温婉外表不符的坚韧与干练。她不仅要处理日常政务,协调各地物资支援前线,还要密切关注各方动向,尤其是江东和益州的反应。
“夫人,江东鲁肃已至夏口,周瑜水军亦在集结。孙权态度暧昧,不可不防。”陆逊将一份密报呈上。
蔡文姬接过,仔细浏览,秀眉微蹙:“孙权意在观望,或想趁火打劫。传令江陵,水军加强戒备,沿江烽燧严阵以待。同时,以我的名义,修书一封与鲁肃,重申我华国愿与江东和平共处之意,但也明确告知,若有人敢犯我疆土,必遭迎头痛击!”她语气平和,却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另外,”蔡文姬补充道,“加大对襄阳和霍峻部的物资输送力度,尤其是箭矢和火油,绝不能断。告诉文聘将军,主公正在行动,让他务必再坚守至少十日!”
“是!”陆逊领命,他对这位主母的决断能力暗自佩服。
与此同时,大乔也利用其商业网络,加紧从交广地区调运粮食、药材和各类军需物资,并通过民间渠道,密切关注曹操控制区内的物价和民心动向,为决策提供参考。
零陵城内,虽然气氛紧张,但在有效的管理和宣传下,秩序井然,民心稳定。百姓们相信他们的王上和林越带领的军队能够保卫家园。这种信任,是林越多年来推行新政、改善民生所积累的最宝贵财富。
三、 汉水夜渡
经过数日艰苦的隐秘行军,林越所部终于抵达了预定的集结地——宜城以南约三十里的一处临江密林。宜城太守早已在此等候多时,并按照命令,秘密征集和打造了数百艘大小船只,隐藏在汉水支流的河湾芦苇荡中。
“主公,船只已备齐,对岸情况也已探查清楚,曹军仅有少量巡河哨卡。”宜城太守汇报到,脸上带着兴奋与紧张。
林越站在江边,望着眼前在月光下泛着粼粼波光的汉水。江水不算特别湍急,但江面宽阔,对面就是曹军控制区的边缘。渡过汉水,就意味着真正进入了敌后,再无退路。
“王统领,安排渡江顺序!重甲步兵和弩兵先渡,骑兵次之,工兵和技术人员随中军。渡江后,立刻抢占滩头,建立防御,肃清敌军哨卡!动作要快,务必在天亮前全军渡江!”林越下达了命令。
“末将领命!”
夜幕成为了最好的掩护。数百艘船只如同离弦之箭,悄无声息地滑向对岸。训练有素的士兵们沉默而迅速地进行着登船、划桨、登陆的动作。江面上只闻轻微的水声和桨声。
林越乘坐的是一艘稍大的指挥船。他站在船头,江风拂面,带着水汽的清凉。对岸的黑影越来越近,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这是计划中最危险的一环,一旦被曹军水军或岸防部队发现,渡江部队将面临半渡而击的灭顶之灾。
幸运的是,曹仁的注意力完全被襄阳城和神出鬼没的霍峻所吸引,对侧翼的汉水防线有所疏忽。先头部队顺利登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拔除了几个曹军哨卡,控制了滩头阵地。
当最后一匹战马被牵上岸,东方天际已经露出了鱼肚白。两万大军,奇迹般地在曹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成功渡过汉水,踏上了曹军控制区的土地。
“全军休整一个时辰,进食干粮。斥候前出二十里,侦查敌情!工兵检查装备!”林越踏上北岸的土地,心中稍定,但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他们这支孤军,必须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而狠辣地插入曹仁的后心。
四、 各方动向
林越奇兵渡江的消息,暂时还被严格封锁。但战争的态势,却在微妙地变化。
襄阳城下,曹仁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守军的抵抗依旧顽强,箭矢火油仿佛无穷无尽。霍峻的骚扰变本加厉,甚至开始袭击小股运兵队伍。更让他心烦的是,从后方传来的消息显示,粮草转运越来越困难,民夫逃亡现象加剧,军中出现了一些抱怨的声音。
“于禁的援军到了何处?”曹仁揉着眉心问道。
“回将军,已至新野,不日即可抵达。”
“命令他们加快速度!另外,给徐晃将军去信,让他加大对江夏的压力,务必迫使林越分兵!”
而在夏口的江东水寨,鲁肃见到了周瑜。
“公瑾,观襄阳战事,曹仁虽众,却难奈文聘何。林越此人,确有不凡之处。”鲁肃道。
周瑜望着西边的方向,目光深邃:“子敬所见不差。林越能以弱势兵力,将曹仁拖在襄阳城下,已显其能。但我所虑者,非是襄阳守不守得住,而是那林越……此刻在何处?以他以往行事之风,岂会坐守孤城?”
周瑜的直觉,让他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益州的刘备,终于开始向汉中增兵,但行动依旧缓慢。诸葛亮看着荆北的地图,轻摇羽扇:“曹林相争,必有一伤,或两败俱伤。主公,我们的机会,或许真的来了。”
暗流在汉水两岸涌动。林越这支潜行的奇兵,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其引发的涟漪,正在悄然扩散,即将掀起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