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巷》剧组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
自从林星冉在那场关键的“绝望哭诉”戏份中,以一种近乎自毁的沉浸式表演,将哑女的绝望与坚韧诠释得淋漓尽致后,整个剧组的氛围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导演张导看她的眼神,从最初的审视、认可,变成了如今毫不掩饰的欣赏与倚重。剧本围读时,他会主动询问林星冉对角色的理解;拍摄间隙,偶尔会跟她探讨某个镜头的情感层次。林星冉不再是那个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关系户”,而是真正成为了《暗巷》灵魂人物之一。
然而,与她在剧组地位稳步提升相映成趣的,是另一个几乎成为片场固定背景板的身影——沈聿珩。
这位沈氏集团的掌舵人,星耀娱乐的实际控股人,仿佛突然对自己的影视投资业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原本只是偶尔象征性探班、听取汇报的他,如今出现在《暗巷》片场的频率,高得令人咋舌。
起初,大家还以为这位大佬是来监督项目进度,或者有什么重要指示。但很快,众人就发现并非如此。
沈聿珩每次来,都极其低调。通常只带着助理陈恪,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片场某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可能是监控器后方一把不起眼的折叠椅,可能是二楼廊道的阴影处,也可能是道具间外临时搭建的休息棚里。他从不打扰拍摄,也极少与导演、制片之外的人交谈,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面前或许放着一台打开的、处理着集团庞大业务的笔记本电脑,又或者只是拿着一份财经报告。
但他的存在感,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无法忽视。
只要他出现,片场那种惯有的、带着点松散和嬉笑的气氛,总会不自觉地收敛几分。工作人员走动时脚步放得更轻,交谈时音量自动降低,连负责打板的场记都下意识地把动作放得更标准。一种无形的、低气压般的磁场以他为中心悄然扩散。
而这份低气压,似乎有着明确的指向性。
每当林星冉上场拍摄时,那道来自角落的、冷冽而专注的视线,便会无声无息地落在她身上。那不是审视,不是评估,更像是一种……无声的陪伴和守护。他看着她与对手演员激烈交锋,看着她沉浸在角色悲欢里泪流满面,也看着她因为一个镜头反复NG而疲惫地揉着太阳穴。
他从不插手拍摄,也从未对林星冉的表演指手画脚。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后盾。剧组里那些原本可能因为林星冉蹿红速度太快而心生微妙芥蒂的人,或者某些心思活络、想借机做点小动作的人,在这位大佬无声的“注视”下,都默默收敛了心思。
这天下午,拍摄的是哑女在雨夜巷口,与追杀她的反派进行最后对峙的重头戏。情绪张力极大,对体力要求也极高。
天色阴沉,人工降雨系统已经准备就绪,冰冷的水滴开始淅淅沥沥地落下,很快就连成雨幕。林星冉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被打湿后几乎透明的白色衬衫,缩在肮脏潮湿的墙角,脸上混杂着雨水、泪水和污泥,眼神里充满了濒临绝境的恐惧、不甘和最后一丝顽强的求生欲。
“Action!”
导演一声令下,扮演反派的演员面目狰狞地扑上来。林星冉凭借着矫健的身手和精准的节奏感,在湿滑的地面上与他进行着惊险的搏斗。她没有台词,所有的情绪都靠眼神、肢体和喉咙里发出的破碎气音来表达。
“卡!”张导盯着监控器,眉头紧锁,“反派!你的力道不够!那种致命的压迫感没出来!再来一条!”
“卡!林星冉,躲闪的角度再惊险一点!对!就是那种千钧一发的感觉!”
“卡!灯光!雨水反光太强了,调整一下!”
……
一条,两条,三条……
冰冷的雨水不断浇在林星冉身上,单薄的衬衫早已湿透,紧紧贴在皮肤上,冷得她牙齿都在打颤。反复的扑倒、翻滚、撞击,让她浑身布满了青紫,体力在急速消耗。但她眼神里的光却没有熄灭,反而在一次次的“卡”之后,变得更加凝聚,更加锐利。
片场一片寂静,只有哗啦啦的雨声和导演偶尔的指令。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雨幕中那个瘦弱却爆发着惊人能量的身影。
角落里,沈聿珩合上了手中的平板电脑。他深邃的目光穿透雨帘,牢牢锁定的那个在泥泞中挣扎的身影。他看到她冷得微微发抖的肩头,看到她因用力而咬紧的下唇,看到她膝盖上那一块明显新添的淤青。
陈恪无声地递上一条干燥的薄毯,沈聿珩却没有接。他的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节奏平稳,看不出情绪。但熟悉他如陈恪,却能感觉到boss周身那股比平时更低沉几分的气压。
终于,在第六条拍摄时,林星冉和反派演员都发挥到了极致。从搏斗的激烈,到哑女最后凭借智慧和毅力险险逃脱时那混合着恐惧、庆幸与决绝的复杂眼神,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到位。
“好!过!”张导盯着监控器,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声喊道,“这条完美!收工!”
“哗——”片场瞬间活了过来,工作人员们纷纷松了口气,开始收拾器材。
林星冉像是瞬间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直接瘫坐在了湿冷的地面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滴答答落下,冷得她抱紧了双臂,嘴唇都有些发紫。
“快!毛巾!姜汤!”苏棠第一时间冲了上去,用厚厚的毛毯将她紧紧裹住,心疼地擦着她脸上的雨水和污泥。
就在这时,一道高大的阴影笼罩下来。
沈聿珩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他依旧穿着那身挺括的黑色西装,与周围湿漉漉、乱糟糟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没有看苏棠,目光直接落在被裹成粽子、还在微微发抖的林星冉身上。
他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递到她面前。动作自然,仿佛理所应当。
“喝了。”他的声音依旧没什么温度,言简意赅。
林星冉抬起湿漉漉的眼睫,有些茫然地看着他,又看了看他手中那个看起来就很昂贵的黑色保温杯。
苏棠眼神微动,立刻识趣地稍稍退开半步,给两人留出空间,同时示意周围好奇张望的工作人员赶紧散开。
林星冉迟疑了一下,伸出冻得有些僵硬的手,接过了保温杯。入手是温热的触感。她拧开杯盖,一股带着浓郁红枣和姜片香气、混合着淡淡红糖甜味的热气扑面而来。
是姜枣茶。
不是剧组提供的、味道寡淡的大桶姜汤,是精心熬煮、用料十足、温度恰到好处的姜枣茶。
她愣愣地捧着杯子,温热的感觉从冰冷的指尖一点点蔓延开来。
沈聿珩就站在那里,没有说话,也没有离开的意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看着她被雨水冲刷得苍白的脸,看着她微微颤抖的睫毛,看着她捧着杯子,小口小口地、像只谨慎的小动物般开始喝那杯姜茶。
滚烫微辣的液体滑入喉咙,一路温暖到胃里,驱散了部分刺骨的寒意。林星冉冻得有些僵硬的脑子慢慢恢复运转,她抬起头,看向沈聿珩,声音还带着点颤抖和不确定:“……谢谢沈总。”
沈聿珩几不可察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他的目光掠过她膝盖上那块新鲜的淤青,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平寂。
“明天拍室内戏?”他忽然开口,问了一个与眼前情景似乎毫不相干的问题。
林星冉愣了一下,下意识点头:“嗯,对,在棚里拍……”
“嗯。”沈聿珩再次应了一声,没再说什么。他看着她把杯里的姜枣茶喝完,然后才转身,对一旁的陈恪微微颔首。
陈恪立刻上前,将一个印着某顶级甜品店Logo的精致纸袋递给苏棠,低声道:“苏经纪,这是给林小姐的。”
苏棠接过,入手沉甸甸的,里面似乎是蛋糕和热饮。
沈聿珩没有再停留,带着陈恪,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片场。那迫人的低气压也随之散去。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片场那种无形的紧绷感才彻底放松下来。工作人员们开始小声议论,目光不时瞟向还在原地、捧着空保温杯发愣的林星冉,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好奇和一丝敬畏。
“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回休息室换衣服!想感冒吗?”苏棠上前,拍了拍林星冉的肩膀,语气带着调侃,“看来咱们沈总这‘陪读’,还挺称职?连课后点心都准备好了。”
林星冉回过神来,脸上不知是因为姜茶还是别的什么,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热意。她低头看着手中那个质感极佳的保温杯,杯壁上似乎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他……他怎么知道我今天拍雨戏?”她喃喃自语。
苏棠一边扶着她往休息室走,一边翻了个白眼:“我的傻冉冉,你以为他天天来片场真是闲得发慌来看风景的?你的拍摄通告单,恐怕他比你自己还清楚。”
林星冉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回到休息室,苏棠打开那个甜品店的纸袋,里面果然是一块看起来就很好吃的红丝绒蛋糕和一杯热可可。
“啧啧,又是姜茶又是蛋糕,”苏棠拿起热可可喝了一口,暖意融融,她看着正在换干衣服的林星冉,笑得意味深长,“咱们沈总这‘投资’,可真是越来越‘细致入微’了啊。我看他这不是在投资项目,是在投资……”
“棠姐!”林星冉慌忙打断她,脸上腾地一下全红了,抓起一条干毛巾扔了过去,“你别胡说!”
苏棠笑着接住毛巾,不再逗她,但眼神里的了然却愈发明显。
林星冉换好衣服,坐在镜子前,看着里面那个脸颊泛红、眼神有些慌乱的自己,又看了看桌上那个孤零零立着的、属于沈聿珩的黑色保温杯。
片场常驻的风景线?
不,他哪里是风景。他分明是……一种让她越来越无法忽视,也越来越不知所措的存在。
她拿起那块红丝绒蛋糕,咬了一口,甜腻的滋味在舌尖化开,却莫名地,让她想起刚才那杯姜枣茶的、带着微辣的温暖。
这种感觉,陌生,却并不让人讨厌。
只是,面对沈聿珩这种级别的“陪读”,她这份“片场打工妹”的工资,也不知道还够不够付“学费”?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轻轻叹了口气,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微微弯起了一个小小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