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部三年级的第一个周末,东京的空气里已褪去了盛夏的黏腻,染上初秋的微凉与清爽。
丰川映画训练中心,那间熟悉的20坪专业舞蹈练习室,今天却没有响起密集的鼓点和激烈的舞步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更柔和、更专注的氛围。
初华坐在高脚凳上,珍视地将那把她精心挑选、意义非凡的SchEctER AR - 07电吉他横放膝上。
在她对面,纯田真奈同样坐着,手里拿着歌词本,眼神明亮,充满了期待。
她们身后,巨大的落地镜映照着两人认真而投入的身影。
“准备好了吗,初酱?”真奈的声音带着她特有的、仿佛能驱散阴霾的活力。
初华深吸一口气,指尖轻轻拂过琴弦,发出几个清澈的和弦音。
“嗯,随时可以开始,真奈酱。”
这种以歌曲表演为核心、吉他为主轴、舞蹈元素大幅精简的表演方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两人在经历考核、评估以及无数次私下摸索后,共同做出的、最符合她们天赋与特点的决定。
之前那次重要的考核,像一道分水岭。
当总监和企划组在顶层会议室为她们的单飞、组合还是分阶段出道争论不休时,初华和真奈在考核现场的合作已经给两人尝到了合作的甜头。
初华的吉他伴奏不仅仅是背景音,她那纯净而富有叙事感的音色,与真奈极具透明感和感染力的歌喉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独特而动人的化学反应。
尽管当时她们的配合在咬字和呼吸上还有瑕疵,舞蹈部分的尝试也显得笨拙而分散注意力
但那种两人合作成功的感觉,给了她们巨大的信心。
考核结束后,真奈拿着甜甜圈来找初华分享时,两人坐在休息区,第一次认真聊起了未来。
“初酱的吉他,真的很棒呢,”真奈舔了舔手指上的糖霜,眼睛亮晶晶的
“感觉它能说出好多好多故事。我的声音,能和它一起讲故事吗?”
初华点点头,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真奈酱的歌喉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我在想…如果,我们不把精力过多放在我们不擅长的、需要高强度练习的复杂舞蹈上
而是专注于歌曲本身,专注于如何让我的吉他和你的声音更好地融合、对话…会不会更能展现我们的优点?”
真奈几乎没有犹豫,立刻拍手道:“好主意!我其实也觉得,跳得太用力的时候,唱歌的气息就不稳了,表情管理也会失控。而且,”
她凑近初华,小声说,“我觉得初酱弹吉他时的样子,特别有魅力!比跳舞的时候更…更吸引人!”
这番话让初华心头一暖。真奈给了她一种就像是她还在海岛时,妹妹初华对她说“姐姐唱歌好听”时的感觉。
这或许就是她最应该走的路——不是去勉强成为全能的偶像
而是将她的创作天赋、她的吉他演奏能力,以及那份在音乐中沉淀的情感,作为核心武器。
达成共识后,她们需要将这个想法变成能被公司认可的计划。
这离不开三泽经纪人和声乐、舞蹈老师的支持。
初华和真奈主动找到三泽,详细阐述了她们的想法和对自身优劣势的分析。
她们强调,两个人不是完全放弃舞蹈,而是将其弱化为配合旋律、辅助情绪表达的小幅度律动和肢体语言
类似于在Livehouse里歌手的自然表现,重心完全放在演唱和乐器演奏上。
“这样可以将节省下来的大量舞蹈训练时间,我们两个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这样子可以省下相当多的时间。”
初华努力让自己的表达清晰起来
“我们相信,这种更偏向于‘音乐人’风格的表演,在偶像市场也能有独特的辨识度,更能发挥我和真奈酱的长处。”
三泽听了两人的话意识到,与其强行让她们走主流的唱跳路线,不如放手让她们尝试这条更契合她们气质的路。
这样子好像更加符合柒月少爷的想法。
他最终点了头
“可以。我会向总监和企划组汇报。但前提是,你们必须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证明这条路可行。
另外,声乐和舞台表现力的要求,只会更高,而不是降低。”
舞蹈老师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大展身手,但也很快调整了思路。
她开始为她们设计非常简练、自然、服务于歌曲情绪的“微动作”
一个随着节奏轻轻摆动的肩颈,一个配合歌词意境微微转身的侧影,一个在间奏时与观众或彼此之间温柔的眼神交流。
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却要求极高的身体协调性和表现力,以确保在静态或微动态中依然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目光。
现在,在周末的训练室里,她们就在实践着这条新路。
初华的手指在琴颈上熟练地滑动,一段流畅的前奏出现,这是她最近尝试创作的片段。
真奈闭上眼睛,用心捕捉着旋律中的情绪,然后自然而然地开口。
她的声音清澈得如同山涧泉水,温柔地包裹着初华的吉他声线。
没有复杂的编舞指令,没有震耳欲聋的节拍,整个空间仿佛被纯净的音乐填满。
“这里,”声乐老师在一旁指导
“真奈,副歌第一句的尾音可以再延长一点点,气息要更稳,和初华吉他的尾音形成呼应。
初华,你的和弦转换非常稳,但在第三小节加入一个轻微的推弦,会让情感层次更丰富。对,就是这样!”
她们一遍遍地重复着段落,不再是机械地完成动作,而是专注于声音与琴声的对话,情感与旋律的共振。
真奈会提出:“初酱,这句歌词我觉得用更轻一点的假声,配合你这里轻柔的拨弦,会不会更有感觉?”
初华则会尝试调整节奏型:“那我在这里加一个短暂的停顿,给你的声音留出呼吸的空间。”
舞蹈老师则在一旁观察她们自然的身体反应。
“真奈,你刚才唱到第一段中间的时候,那个无意识抬头的动作就很好,很自然,很贴切歌词。把它固定下来,但幅度再稍微控制一下,保持优雅。”
“初华,弹这段分解和弦时,身体可以微微前倾,眼神看向斜前方,给观众一种倾诉感,而不是一直低头看琴。吉他是你的一部分,要自信地展示它。”
省去了大量高强度舞蹈训练的时间,变化是显着的。
初华现在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钻研吉他技巧,练习更复杂的指法和音色控制,甚至开始系统地学习乐理知识,为未来的创作打基础。
她手指上的茧厚了,但对音乐的理解也更深了。那把SchEctER AR - 07仿佛成了她肢体的延伸,演奏时更加得心应手。
真奈则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声乐细节的雕琢上。
气息的控制、共鸣的位置、不同音区的音色统一、歌词吐字的清晰与情感传递
她不再被剧烈的舞蹈动作打乱呼吸,演唱的稳定性和表现力都有了质的提升
于是初华开始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
一曲练习完毕,练习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琴弦的余韵还在空气中微微震颤。
初华和真奈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肯定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感觉…真的不一样了,对吧,初酱?”
“嗯,”初华的手指轻轻按在温热的琴弦上,感受着指尖传来的细微振动,那是努力与梦想交织的脉动
“这样表演,我们才更像我们自己。吉他和歌声…就是我们的舞台。”
窗外的秋阳透过玻璃,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练习室里,两个少女和她们的乐器、她们的歌喉,共同构建起一个微小却坚实的宇宙。
不再是模仿,而是创造;不再是追赶,而是定义。
她们找到了那条蜿蜒却指向光明的路径——用和弦编织梦想的基底,用歌喉唱响存在的证明。
属于“初华”与“真奈”的舞台,此刻,才真正开始铺就第一块基石。
前方的路或许仍有挑战,但手握属于自己的武器,她们的眼神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