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界接引使的突然降临,如同定海神针,瞬间镇住了整个混乱的战场。
那艘仙气缭绕的玉白色楼船悬浮在半空,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将原本弥漫的煞气邪氛涤荡一空。船上那些仙使,个个气息渊深,目光淡漠,仿佛俯视尘世的蝼蚁。
为首那名面如冠玉的仙使,目光扫过下方狼藉的战场,尤其是在那面被净化得灵光黯淡的黑色巨幡和气息萎靡的噬魂殿长老身上停留了一瞬,眉头微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
“此地发生了何事?为何戾气如此之重,竟行此收集生魂的邪恶禁术?”仙使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噬魂殿那名大圆满长老脸色剧变,连忙收起巨幡,压下体内翻腾的气血,躬身行礼,语气恭敬中带着一丝惶恐:“回禀上使!晚辈乃噬魂殿长老厉无血,奉命清剿与妖族勾结、祸乱苍生的文渊书院!方才见有强援介入,情急之下方才动用禁术,惊扰上使法驾,罪该万死!还请上使明鉴!”
他颠倒黑白,直接将脏水泼到了文渊书院头上。
“你胡说八道!”白发老妪长老气得浑身发抖,“分明是你噬魂殿狼子野心,觊觎我书院圣物,联合邪祟围攻我等!凌小友乃是仗义相助!”
仙使的目光转向文渊书院众人,最后落在了凌曜身上。当看到凌曜时,他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波动,但很快便恢复平静。
“是非曲直,本使自有判断。”仙使淡淡开口,打断了双方的争执,“北天仙缘会召开在即,本使奉仙帝法旨,巡游下界,接引有缘。尔等私怨,暂且搁置。”
他抬手打出一道纯净的仙光,笼罩住整个圣贤崖区域。那仙光蕴含着强大的生机和净化之力,受伤的书院弟子顿感伤势好转,疲惫的精神也为之一振。而噬魂殿一方修士,则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仿佛被某种规则束缚。
“此地怨气冲天,有伤天和。所有战死者魂魄,当入轮回,不得再行亵渎。”仙使说着,目光瞥了厉无血一眼,“至于你等私斗之事,仙缘会期间,禁止大规模厮杀。若有恩怨,可在仙缘擂台之上,一决高下。”
这话语,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实则偏向了文渊书院一方。毕竟噬魂殿是进攻方,如今被勒令停止,攻势自然瓦解。而且“禁止大规模厮杀”的规定,也给了书院喘息之机。
厉无血心中不甘,但在仙界使者绝对的威严和实力面前,不敢有丝毫违逆,只得咬牙应道:“谨遵上使法旨!”
仙使微微颔首,不再多看他们一眼,目光再次投向凌曜,语气似乎温和了一丝:“你叫何名?方才那引动浩然正气之法,颇有不凡之处。”
凌曜心中警惕,面上却不卑不亢,拱手道:“晚辈凌曜,见过上使。方才情急之下,偶有所悟,班门弄斧,让上使见笑了。”
“凌曜…”仙使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嘴角似乎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不错。仙缘将启,望你好自为之,莫要误了前程。”
说完,他不再多言,袖袍一挥。玉白色楼船调转方向,霞光再起,在一众敬畏的目光中,破开云层,瞬息间消失在天际,仿佛从未出现过。
仙使一走,那股无形的压力顿时消失。
厉无血怨毒地瞪了凌曜和文渊书院众人一眼,心知今日事不可为,冷哼一声:“我们走!”
噬魂殿大军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满目疮痍。
劫后余生的书院弟子们纷纷瘫倒在地,有的放声痛哭,有的默默垂泪。
慕容雪快步走到凌曜身边,关切地问道:“凌公子,你没事吧?”她看到凌曜脸色苍白,气息不稳,显然刚才那首《正气歌》消耗极大。
“无妨,调息片刻便好。”凌曜摇摇头,看向慕容雪和那位白发老妪长老,“书院损失如何?”
白发老妪长老走上前,对着凌曜深深一揖:“老身文渊书院副院长孔荀,代表书院上下,多谢凌小友救命之恩!若非小友力挽狂澜,又恰逢仙使降临,文渊书院千年基业,今日恐已不存!”
凌曜连忙还礼:“孔前辈言重了,晚辈与慕容姑娘是朋友,书院有难,岂能坐视不理。”
孔荀长老看着凌曜,越看越是欣赏:“小友不仅实力超群,更难得的是身怀浩然正气,与我儒家有缘。不知小友接下来有何打算?若不嫌弃,可在书院多住些时日,让老身略尽地主之谊,也好让书院好好报答小友恩情。”
凌曜略一沉吟,道:“多谢前辈好意。不过晚辈尚有要事,需前往北天域,恐怕不能久留。”
“北天域?是为了仙缘会?”孔荀长老恍然,随即郑重道,“仙缘会确是机缘,但…近来颇多诡异,小友若去,定要万分小心。”她似乎也听闻了一些不好的风声,但碍于仙使威严,不便明言。
凌曜点头:“晚辈记下了。”
他在文渊书院停留了三日,帮助稳定阵法,救治伤员。期间也与慕容雪深谈了几次,了解了更多关于噬魂殿和那“墨影”的信息。慕容雪虽然不舍,但也知凌曜志向远大,北天域他非去不可。
三日后,凌曜辞行。孔荀长老赠予了他一批书院珍藏的儒道典籍和一枚代表书院最高客卿身份的“文渊令”,持此令可在任何有书院影响的区域得到帮助。慕容雪则默默送他到了书院外围。
“保重。”慕容雪轻声道,眼中情绪复杂。
“保重。仙缘会…我们或许还会再见。”凌曜微微一笑,拱手告别。
转身,驾驭起一道剑光,凌曜再次踏上了征程,目标直指北方。
文渊书院的危机暂解,但更大的舞台——北天域,以及那笼罩在迷雾中的仙缘会,正等待着他。
穿过茫茫山川,跨越无尽原野。一个月后,凌曜终于抵达了北天域的外围。
这里的天地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不开,天空中时常有强大的修士驾驭流光飞过。远方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一座座悬浮的仙山和宏伟的城池轮廓。
而关于“北天仙缘会”的消息,更是铺天盖地。无数年轻天才从四面八方涌来,风云汇聚。
凌曜找了一处僻静山谷,将仍在沉睡的李逍遥从洞天戒指中移出,再次仔细检查他的情况。经过长时间的温养和丹药之力,李逍遥的神魂创伤已基本愈合,体内的死气也被驱散殆尽,气息平稳有力,似乎…到了某个临界点。
凌曜输入一股精纯的灵力,轻声呼唤:“李兄,该醒了。”
话音刚落,李逍遥眼皮颤动了几下,猛地睁开了眼睛!
眼中先是闪过一丝迷茫,随即迅速恢复清明,他一个鲤鱼打挺跳了起来,活动了一下筋骨,咧嘴笑道:“奶奶的,这一觉睡得可真够久的!老凌,咱们这是到哪儿了?碧波城的事摆平了没?”
看着活力恢复的李逍遥,凌曜也露出了笑容:“碧波城的事已经了结。这里,是北天域。”
“北天域?!”李逍遥眼睛一亮,“乖乖,终于到这儿了!听说这里宝贝多,仙子也多…呃,不对,是机缘多!咱们是不是赶上那什么仙缘会了?”
凌曜点头,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择要告诉了李逍遥,包括文渊书院之围和仙界使者的降临。
李逍遥听得啧啧称奇,拍着凌曜的肩膀:“可以啊老凌!走到哪儿都能搅动风云!不过那仙使…我总觉得有点怪怪的,说不上来。”
凌曜目光深邃,望向北天域的核心方向,那里,一座名为“升仙台”的巨大城池轮廓已然在望。
“怪与不怪,去了才知道。走吧,李兄,这北天域的风云,也该有我们一份了。”
两人相视一笑,身形化作两道长虹,向着那汇聚了无数天才与机遇、也隐藏着无尽阴谋与危险的北天域核心——升仙台,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