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星的赤色峡谷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阿禾踩着凝结着能量冰晶的岩石,腕上的蓝布随着步伐轻轻飘动。自离开新家园培育园已三月有余,她按照林默的嘱托,带着凝光晶与星髓花种子,沿着“守源号”日志记载的地脉轨迹,在裂谷星的暗缝间寻找适合播种的土壤。
“就是这里了。”阿禾蹲在一道宽约丈许的暗缝旁,指尖抚过崖壁上的纹路——那些深褐色的刻痕与新家园石碑上的守林人印记同源,只是线条更粗犷,像用岩浆直接灼刻而成。她取出随身携带的老花花瓣,花瓣接触到崖壁的瞬间,竟化作一道淡金色的光流,顺着刻痕钻进暗缝深处。
片刻后,暗缝中传来“咕噜”的声响,一股混着硫磺味的热流喷涌而出,在地面凝结成层薄薄的能量结晶。阿禾将星髓花种子撒在结晶上,又用凝光晶碎片覆盖其上,轻声念起林默教的口诀:“星髓为引,地脉为床,花魂所至,能量未央。”
种子入土的第三日,裂谷星迎来了一场罕见的能量雨。雨滴落在暗缝周围,竟化作无数金色的丝线,缠绕着刚破土的幼苗向上生长。阿禾守在苗旁,看着幼苗的叶片一点点舒展,光纹从最初的淡白渐变为赤金——那是裂谷星地脉特有的颜色,与新家园的星髓花既相似又不同,像带着胎记的新生儿。
暗缝深处的守林印记
幼苗长到半尺高时,阿禾决定深入暗缝探查。她换上雷冲特制的抗腐蚀防护服,腰间系着蓝布包裹的凝光晶,顺着岩壁上的天然石阶向下攀爬。暗缝深处没有光线,却能看到无数淡蓝色的能量流在岩壁间穿梭,像群发光的鱼。
“有人吗?”阿禾对着黑暗呼喊,声音在空旷的缝谷中回荡。突然,一道微弱的光从下方传来,她加快脚步,发现光源头竟是一具半埋在能量结晶中的遗骸。遗骸的防护服早已风化,但胸前的徽章依然完好——那是枚用星核晶雕刻的守林人印记,与“守源号”日志里的图案分毫不差。
徽章旁压着块能量记录板,阿禾用凝光晶激活它,屏幕上立刻跳出断断续续的文字:“暗缝第7段发现‘地脉之心’,能量纯度超过环极星矿脉……星髓花种子已播下,若后世有人看到,记得用裂谷星的‘赤晶土’培育……”
记录板的最后,是幅手绘的地图,标注着地脉之心的位置就在暗缝底部的能量湖。阿禾握紧记录板,突然想起林默说的话:“守林人从不是孤独的,我们脚下的每寸土地,都曾有人走过。”
地脉之心的共鸣
能量湖的湖水泛着浓稠的金色,像熔化的星髓晶。湖中央的石台上,一颗拳头大的赤红色晶体正缓缓旋转,周围的能量流都围绕着它律动——这就是记录板提到的“地脉之心”。阿禾刚靠近石台,晶体突然发出嗡鸣,她腕上的蓝布无风自动,与晶体产生强烈的共鸣。
“是母亲的传导带!”阿禾惊喜地发现,蓝布上的纹路正顺着能量流延伸,与地脉之心的晶体纹路一点点咬合。当最后一道纹路对接完成,晶体突然炸裂,化作无数光点融入湖水,湖面上竟浮现出“守源号”船员的影像:
“裂谷星的地脉能滋养星髓花,可惜我们没时间培育了……”
“把地脉之心的能量封存在晶体里,留给能看懂传导带的人……”
“告诉后来者,星髓花的根要扎进地脉,花要朝着星河,这样才能让能量循环起来……”
影像消散时,能量湖的湖水开始顺着暗缝向上涌动,所过之处,阿禾种下的星髓花幼苗纷纷拔高,叶片上的赤金光纹与新家园的能量网产生共振。她取出通讯器,屏幕上显示新家园的能量读数正在飙升——显然,裂谷星的地脉能量已经通过星髓花的根系,汇入了整个宇宙的能量循环网络。
新苗与旧痕
离开暗缝时,阿禾在遗骸旁种下了一株星髓花幼苗。她将那枚守林人徽章轻轻放在幼苗旁,徽章的光与花的光交织在一起,像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接。暗缝外的崖壁上,她用凝光晶刻下新的印记:一朵带着赤金光纹的星髓花,花茎上缠绕着蓝布,与三百年前的旧刻痕形成完美的闭环。
回到地面时,裂谷星的能量雨已经停了。阿禾望着漫山遍野的星髓花幼苗,它们的光纹在阳光下连成一片,顺着地脉的走向延伸至天际,与新家园的能量网遥相呼应。她在日志本上写下:“裂谷星的星髓花会记住两件事:脚下的地脉,头顶的星河。”
写罢,她将日志与记录板一起收好,准备前往下一处暗缝。临行前,她回头望了眼能量湖的方向,地脉之心的光芒正透过暗缝的缝隙溢出,在天空中画出一道赤金色的光带,像给裂谷星系了条腰带。
阿禾知道,这不是结束。就像三百年前的船员埋下种子,就像母亲留下传导带,就像林默将老花的信物交给她,每个守林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把自己变成星髓花的养分,让传承的根扎得更深,让能量的花绽得更艳。
暗缝旁的新苗已经开出第一朵花,花瓣上的光纹一半是裂谷星的赤金,一半是新家园的淡金,花芯处凝结的种子上,清晰地刻着两个字: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