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数据审查室的冷光比叙事工作站更刺目。六块拼接屏幕组成 360 度视域,陈序的初稿以蓝色数据流形式悬浮在中央,霍兰德的审查团队围站在环形操作台旁,每人面前的副屏都跳动着不同维度的分析图谱 —— 情绪波动曲线、传播效率预测、暴力风险评级,像给文字做着精密的外科手术。
“第一处病灶,煽动力阈值不足。” 主审分析师艾琳娜的指甲叩击操作台,屏幕上 “彼得洛维奇说过,我们要的不是推翻谁,是让矿区的孩子能每天吃一块新鲜面包” 这句话被标上红色框线,旁边弹出数据注解:“个体诉求占比 62%,群体动员效能仅 38%,低于战略基准值 20 个百分点”。
她指尖划过屏幕,这句话瞬间被替换:“彼得洛维奇的账本里,记着 37 个饿死的孩子 —— 米洛舍维奇的珠宝盒里,藏着他们的童年。” 副屏上的情绪曲线立刻陡峭上扬,“愤怒值”“参与意愿” 两项指标跳至绿色安全区。
陈序的喉结动了动:“这不是他说的话。”
“但这是数据需要的话。” 艾琳娜头也不抬地调出另一份报告,正是霍兰德团队用 AI 生成的 “瑞拉尼亚舆论模拟图谱”,红色热点区域精准覆盖矿区与高校,“我们监测了十万条历史传播数据,苦难的具象化描述比抽象诉求的转发率高 41%,就像你们写故事要找‘锚点’,认知战要找‘情绪爆点’”。
屏幕突然切换到第二审查维度,陈序埋下的 “瑞士医生” 细节被高亮标注。风险分析师马库斯的声音带着机械的冷静:“删除。医疗援助具象化会引发‘外部干预’联想,上周古巴推特事件的舆情反噬率还在数据库里躺着。” 他点击删除键时,副屏弹出 “干预联想风险” 从 32% 骤降至 0 的提示,“替换为‘国际友人用镜头记录真相’,既保持正义性,又规避主权争议。”
陈序猛地攥紧拳头,指节泛白。他想起那位被方舟安排去瑞拉尼亚的瑞士医生,想起对方临行前给他看的林溪的玫瑰园照片,那些真实的善意就这样被数据逻辑碾成碎片。
“第三处,暴力边界失控。” 霍兰德终于开口,他站在阴影里,指尖点向 “民众举着纸牌涌向议会” 的描写,屏幕立刻弹出红色预警:“肢体冲突概率 47%,超出‘可控变革’安全阈值 7 个百分点”。他身后的战略屏上,正播放着战争冲突期间西方媒体筛选偏激言论的案例,“记住,我们要的是‘颜色革命’,不是‘街头暴动’—— 让情绪刚好烧到政权更迭,又不会溅到我们身上。”
艾琳娜立刻修改措辞,将 “涌向” 改为 “静立守望”,在句末添上 “我们的武器是标语,不是石块”。马库斯的风险模型随即更新,绿色的 “可控率” 爬升至 91%,旁边的注释写着:“符合 dARpA 社会现实建构标准,可引导舆论向‘和平变革’聚焦”。
陈序的目光扫过被篡改得面目全非的文案,突然注意到自己加的括号 “(即人民的共同意志)” 早已被删除,“天命” 二字孤零零地悬在屏幕上,像个冰冷的图腾。他想起三年前写《矿井下的星光》时,为了一个矿工的对话细节查遍资料,而现在,数百万人的命运被简化成一组组可调节的数据。
“还有这里,领袖神性不够突出。” 艾琳娜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萨维奇 “月光下补课” 的段落被拉出来,旁边对比着美国在中东认知战中塑造 “救世主” 形象的案例,“要加细节:‘他翻动书页时,月光在《人权宪章》上凝成银色的十字’—— 宗教隐喻能提升 34% 的信徒转化率。”
“不行!” 陈序终于出声,“这会把他变成神棍,和我当年被信徒追捧的样子一样荒诞。”
霍兰德从阴影里走出来,将一份平板拍在他面前,上面是林溪的最新监测数据:“肺部感染指标回升 0.5%,康复中心床位保留到后天。” 他的声音没有温度,“你是想保住笔下的‘真实’,还是想保住你妹妹的命?”
陈序的视线在平板与屏幕间游移,最终落在那句被修改的 “十字隐喻” 上。艾琳娜已经按下确认键,屏幕上的情绪图谱里,“信仰认同” 曲线像火箭般蹿升。马库斯同时启动了社交机器人传播模拟,虚拟账号在瑞拉尼亚社交平台上自动生成的评论刷屏:“萨维奇是神派来的解放者!”
审查进行到第八小时,陈序的初稿彻底变成了另一份文件。彼得洛维奇的账本被替换成 “腐败官员的珠宝清单”,瑞士医生的体检变成 “国际记者的镜头”,连 “面包” 这个意象都被放大成 “被偷走的国家财富”。艾琳娜调出最终报告:“传播成功率 92%,暴力失控风险低于 5%,符合机构战略需求 —— 这把刀磨好了。”
霍兰德示意马库斯将终稿发送给陈序,文件传输的瞬间,陈序的手环震动起来,弹出瑞士玫瑰园的实时画面:林溪坐在轮椅上,正对着镜头挥手。他盯着屏幕里的笑脸,突然觉得胃里一阵翻涌 —— 那些被精心打磨的文字,每一个都像淬了毒的针,既要扎穿瑞拉尼亚的政权,也要扎穿他最后的良知。
审查室的灯光突然暗下来,只有中央屏幕还亮着,终稿标题《天命宣言:为了面包与自由》在黑暗中泛着冷光。陈序伸手去碰屏幕,指尖穿过蓝色的数据流,却什么也抓不住。他想起分析师们说的 “精准武器”,原来所谓的 “史诗”,不过是件被拆解重组的杀人工具,而他这个创作者,早已成了工具的一部分。
霍兰德走到他身边,递过一杯冷水:“别太自责,所有伟大的叙事,本质都是被选择的真相。”
陈序没有接,只是看着屏幕上跳动的传播预测图,红色的扩散波纹正吞噬着瑞拉尼亚的版图。他突然明白,那些被删除的真实细节,那些被放大的情绪爆点,那些被规避的暴力风险,合在一起就是机构想要的 “天命”—— 不是人民的选择,而是权力的意志。
当他走出审查室时,走廊的电子屏正在播放旧闻:美国在古巴创建的 “古巴推特” 被曝光,虚假账号正引导着街头抗议。陈序捂住嘴,强忍着恶心,口袋里的平板还在发烫,里面存着那份被审查过的 “史诗”,也存着林溪的笑脸。
他知道,从按下接收键的那一刻起,自己再也回不去了。那些曾经用来温暖人心的文字,如今成了最锋利的武器,而他,就是那个扣动扳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