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盾精密的产线上,气氛凝重。张伟紧盯着屏幕,上面显示着新一批亚光黑色零部件的检测结果。复杂的照明环境、部件表面微妙的反光差异,让算法对微小划痕的识别再次出现了偏差,误报的红色标记如同刺眼的警告,闪烁在图像上。
“还是不行吗?”生产线的主管站在一旁,眉头紧锁,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停线测试每一分钟都是成本。
“请再给我们一点时间。”张伟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他和小林、小王已经连续熬了两个通宵,反复调整算法的预处理模块和特征提取层。“问题出在光照模型和表面材质特性的耦合判断上,我们正在引入动态适应机制……”
“动态适应?听起来不错,但产线等不起。”主管看了看表,“下午四点前如果稳定性还达不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次测试可能就要提前结束了。”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启明深瞳”三人肩头。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测试,更是关乎团队生死、证明祁阳眼光的关键一战。
与此同时,邻省产业园的办公室里,陈明远带来了调查结果。“祁总,查清楚了。‘美德机电’的管道审批走的是‘重点外资项目绿色通道’,全程只用了五天,负责审批的也是那个钱科长,但他一点都没敢卡。”
“绿色通道……”祁阳沉吟。这说明问题不在于流程本身,而在于“灏阳”没有被纳入快速通道的资格,或者,是有人刻意不让“灏阳”享受同等待遇。
“我们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的标准,按理说应该也能申请。”陈明远补充道,“我打听过,申请材料需要管委会刘主任签字确认,然后上报到市里备案,就能启动快速流程。”
症结似乎找到了。钱科长卡住的,或许正是将“灏阳”的材料提交给刘主任确认,或者是在刘主任确认后,在具体执行层面拖延。
祁阳立刻有了决断。“陈总,你准备两份材料。一份,是我们符合‘绿色通道’条件的详细说明和所有证明文件。另一份,是关于天然气管道接入延迟可能对项目投产时间、地方税收及就业带来的潜在影响的评估报告,数据要扎实。”
“您是想……”陈明远若有所悟。
“一份走官方渠道,正式提交给管委会,抄送刘主任和市里相关部门。另一份,通过顾明的关系,‘无意中’让刘主任看到。”祁阳目光锐利,“我们要让上面的人知道,下面有人为了私利,正在损害园区的整体投资环境和未来发展。同时,也让刘主任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来过问此事。”
这是一招阳谋,借助更高层面的力量和规则本身,来碾碎人为设置的小小障碍。
安排完公司事务,祁阳的注意力不得不转回校园。全国总决赛近在眼前,但“经纬洞察”小组内部,因李风帆的即将退出,气氛有些微妙。虽然张宸和邓玺国在祁阳的安抚下表示了理解,但临阵换将,对团队默契总是个考验。
祁阳提议由张宸暂代队长,全面负责决赛的展示和答辩,他自己则更多作为后盾和支持。张宸没有推辞,冷静地接下了重任,开始重新调整讲稿和分工。
决赛前三天,小组在空教室进行最后一次完整排练。张宸的讲述流畅而富有洞察力,另外两名队员的配合也渐入佳境。然而,就在排练结束时,一名陌生的学生找到了教室,递给祁阳一个厚厚的信封。
“祁阳学长,有人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祁阳接过信封,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叠打印出来的聊天记录截图和转账记录,清晰地显示了李风帆与那个“校外大哥”的交易过程,包括他出售小组内部资料和打探祁阳动向的具体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几张角度刁钻、似乎是偷拍的祁阳与周林、吴浩宇等人聚会时的照片。
没有署名,没有威胁的话语。但这份“礼物”的意图再明显不过——在决赛前夜,扰乱他的心神,或者,是更恶毒的警告。
张宸看到祁阳瞬间冷下来的脸色,走过来低声问:“怎么了?”
祁阳迅速将材料塞回信封,神色恢复平静:“没什么,一点小事。大家今天表现很好,回去好好休息,决赛加油。”
他不能让队友,尤其是即将肩负重任的张宸,被这种龌龊事影响。
独自回到“云麓公馆”,祁阳仔细翻阅了那些材料。对方准备得很充分,时间点抓得也很准。是姜文斌残存势力的反扑?还是那个“钱科长”在背后搞鬼?抑或是……新的敌人?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沈弘毅的电话。“沈总,有两件事。第一,查一下张宸接触的那个‘校外大哥’最近的行踪,看看他和姜文斌那边,或者邻省产业园那边还有没有联系。第二,帮我准备一份关于近期针对我个人及公司恶意行为的汇总报告,包括之前的黑稿、入侵未遂,以及今天收到的这些材料。”
“您是想……”沈弘毅问道。
“未雨绸缪。”祁阳语气冰冷,“既然有人不想让我安心比赛,不想让公司顺利发展,那我也不必再客气了。这份报告,在合适的时候,会送到该看到的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