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对冰火岛“有限开放”的政策公布后,如同在暗流涌动的海面上投下了一颗诱饵,立刻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经过NSId相对严格的背景审核与安全报备(主要排查极端分子和大型武装团队),首批获准前往冰火岛的探索者,在数日后,搭乘着几艘经过特殊改装、具备破冰与抗高温能力的考察船,抵达了这片笼罩在奇异冰火云雾之下的海外孤岛。
这支混合队伍成分复杂:
核心是NSId派出的一个五人观察小组,由一位沉稳的地质学家、一位能量分析专家、一位行为心理学家、一位资深医疗官以及苏晚担任领队。他们的任务是客观记录岛上发生的一切,评估遗迹规则,并确保局势在可控范围内。
此外,还有几支小型的民间团队:一支由退役探险家带领的、旨在“记录奇观”的地理摄影团队;一支隶属于某大型生物科技公司、打着“科研”旗号实则想采集独特生物基因样本的考察队;以及,一支成员背景相对单纯、由几位资深户外救援专家和一名随队医生组成的民间山地救援志愿者队伍。
船只艰难地穿过岛屿外围那冰火能量交织形成的、忽冷忽热的紊乱气流带,终于在一个相对平缓、覆盖着晶莹冰雪与黑色火山岩交织的海滩靠岸。
登岛的第一刻,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并非仅仅因为物理上的低温,更因为一股仿佛能渗透灵魂的、带着原始荒芜与某种悲怆气息的意境压迫。一半是永恒的冰封,寒风裹挟着冰晶,发出呜咽般的呼啸;另一半是暗红色的熔岩地带,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的气息,灼热的地气从岩缝中蒸腾而上。冰与火在这里诡异地共存,形成了一种极度压抑而又壮丽的景象。
按照预定方案,各团队分散行动,但都佩戴着NSId提供的定位和紧急通讯装置。苏晚带领的观察小组选择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冰丘,建立起临时观测点,各种仪器悄然启动,开始全方位扫描记录岛上的能量流动、环境参数以及各团队的行为。
最初的探索是谨慎而充满功利的。
地理摄影团队兴奋地拍摄着这前所未见的奇景,镜头对准了高耸的冰峰、流淌的熔岩河以及那些在极端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形态奇特的苔藓和地衣。
生物科技公司的队伍则小心翼翼地采集着岩石、冰雪、以及那些奇异植物的样本,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生物资源的渴望。
而那支救援志愿者队伍,则显得更为沉稳,他们仔细勘察着地形,评估着环境风险,仿佛将这里当成了一次高难度的救援演练现场。
NSId的观测数据初步显示,岛屿的能量场稳定但极其活跃,尤其是在冰火交界的一些特定区域,能量读数异常偏高,似乎存在着某种……“规则节点”。
果然,在登岛约三小时后,异象发生了。
一支深入岛屿腹地、靠近一处巨大冰壁与岩浆河交汇点的团队(生物科技公司小队),首先发现了目标。在那冰壁下方的一个凹陷处,一头体型异常硕大、毛发银白如雪、但此刻却显得萎靡不堪的“白猿”,正瘫坐在那里。它的左前肢有一道深可见骨的撕裂伤,伤口边缘泛着不正常的青黑色,仿佛被某种极寒或极热的力量所伤,气息微弱,发出低低的、痛苦的哀鸣。
这头白猿的出现极其突兀,它的体型远超已知的任何猿类,而且在这种极端环境中,本不应有如此大型的生物存在。更重要的是,NSId的能量探测器显示,这白猿本身就是一个高度凝聚的能量体!它并非真实的血肉之躯,而是这座岛屿遗迹规则的一部分显化!
消息通过通讯器迅速传开,各支队伍都向这个区域靠拢。
生物科技公司的负责人看到白猿那奇特的银色毛发和能量反应,眼中闪过极大的贪婪,但他尝试靠近时,却被一股无形的、温和却坚定的力量推开,无法真正触碰到白猿。他试图用麻醉枪,但那特制的镖针在靠近白猿周身一米范围时,就悄然汽化消失。
“该死!这鬼东西有能量场保护!”他气急败坏地骂道,随即下令:“记录数据!采集它周围的环境样本!这能量特征太独特了!”
地理摄影团队则是兴奋地从各个角度拍摄,将这“神话生物”与冰火交织的背景一同纳入镜头,盘算着这些独家影像能卖出怎样的天价。
大多数团队的选择是观望、记录,或者像生物科技公司那样,尝试获取间接利益,但无人上前试图救助这头明显陷入困境的“生物”。在他们看来,这或许只是遗迹的一个“景观”或者“陷阱”,贸然接触可能带来未知风险。
只有两支队伍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那支民间救援队的队长,一位名叫秦虎、面容黝黑、目光坚毅的中年汉子,在看到白猿那痛苦的眼神和狰狞的伤口时,几乎是出于职业本能地皱紧了眉头。
“头儿,这东西看起来不像真的啊?而且能量读数那么怪……”他身边一个年轻队员有些犹豫地低声道。
秦虎盯着白猿那充满灵性、仿佛在哀求的眼睛,沉声道:“不管它是真是假,是能量体还是什么东西,它现在表现出的就是‘需要帮助’的状态。我们是救援队,看到了,就不能装作没看见。准备医疗包,老规矩,先评估,再施救。”
几乎在同一时间,NSId观察点也收到了苏晚的指令。那位资深的医疗官李博士推了推眼镜,看着传输回来的白猿实时影像和数据,对苏晚说道:“苏专员,目标能量体呈现模拟‘生命垂危’特征,其‘伤势’能量结构稳定,似乎是一种……预设的交互场景。我请求携带医疗设备靠近观察,并进行模拟救助行为。这可能是理解遗迹规则的关键。”
苏晚看着屏幕上那几支队伍的动态,尤其是救援队和医疗官的反应,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立刻批准:“批准行动。李博士,注意安全,以观察和数据收集为首要目标。救援队的兄弟们,感谢你们的善举,请配合李博士一起行动。”
于是,在其他人或贪婪、或冷漠、或谨慎的注视下,秦虎带领的两名救援队员,以及NSId的李博士,穿过那层对恶意具有排斥性、但对纯粹救助意念却毫无阻碍的无形能量场,来到了白猿的身边。
靠近之后,他们更加清晰地感受到这能量造物的神奇。白猿的毛发触感温热,伤口处甚至有模拟的“血液”(一种高度凝聚的冰火能量混合物)在缓缓渗出,那痛苦的神情和微弱的呼吸,真实得令人心颤。
“伤口很深,有能量侵蚀迹象,模拟了复合型创伤。”李博士迅速用仪器扫描,同时记录着数据,“需要进行清创、能量中和(根据仪器分析,需要一种特定的混合药剂模拟)和包扎固定。”
秦虎等人没有因为这是能量体而有丝毫懈怠,他们如同对待真正的伤者一样,熟练地打开医疗包。利用岛上采集到的一些具有中和特性的矿物粉末(在遗迹规则下,这些材料恰好可用)和清水,小心地清洗伤口;然后用特制的能量绷带(NSId提供的实验性装备,恰好能稳定这种能量创伤)进行包扎、固定。
整个过程,他们都全神贯注,眼神中没有贪婪,只有专注和安抚。秦虎甚至一边包扎,一边用低沉温和的声音对白猿说着话:“忍一忍,很快就好……没事了……”
当最后一道绷带被仔细地系好,那白猿原本痛苦的眼神忽然变得平和,它深深地看了秦虎和李博士等人一眼,那目光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沧桑与一丝……感激?
下一刻,在所有人惊愕的注视下,巨大的白猿身躯开始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变得透明,最终如同星辉般消散在原地,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而在它消失的地方,点点光芒汇聚,形成了几行清晰无比、由纯粹能量构成的古朴文字,悬浮在半空之中:
“仁心可嘉,见危施救,不为利往,不为名趋。”
“赐尔等筑基之法,勤加修习,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
文字下方,是一篇约莫数百字、图文并茂的、名为《九阳奠基篇》的修炼法门。其内容深奥,主要讲述如何感应和引导体内一丝纯阳之气,循特定经脉运行,以达到温养脏腑、驱除寒湿、强健体魄的初步效果。这并非战斗之法,而是最根本的养生筑基之术。
光芒持续了约一分钟,让所有在场之人,包括远处通过望远镜观察的其他团队,都看得清清楚楚。随后,光字和功法图谱化作两道流光,一道没入了秦虎的眉心,一道没入了李博士的眉心。庞大的信息流瞬间烙印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无比清晰。
与此同时,一股温和醇厚的暖流,仿佛自虚空灌注,涌入秦虎、李博士以及所有参与了救助行动的救援队员和NSId医疗助理的体内。
“呃……”秦虎感觉常年因旧伤而隐隐作痛的腰部,那股阴寒刺痛感竟然在暖流过后消散了大半,浑身仿佛卸下了一层无形的枷锁,充满了久违的活力。
李博士则感到自己因常年熬夜研究而有些萎靡的精神陡然一振,眼神变得清亮,连一些细微的视力模糊都似乎有所改善。他带来的助理也惊喜地发现,自己手上一个顽固的湿疹竟然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
其他几名救援队员,或多或少都感觉一些陈年的小毛病,比如风湿关节痛、胃寒等,得到了显着的缓解。
效果立竿见影!
“这……这是……”秦虎感受着身体的变化,看着脑海中那篇玄妙的奠基功法,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李博士则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他迅速用便携设备记录下自身的生理数据变化,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生命体征优化!细胞活性提升!这……这不仅仅是心理作用,是真实的生理层面的良性改变!这功法……这能量……”
消息无法封锁,通过其他团队的通讯设备,以及NSId观察组“默许”下流传出的部分影像和数据,“冰火岛白猿考验,仁心者得赠《九阳奠基篇》,祛病强身”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回了大陆,再次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这一次,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有了切实的受益者和肉眼可见的效果!
“仁心”,第一次以一种可以被直观理解、甚至能带来切身利益的方式,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无数人扼腕叹息,后悔自己当时为何没有上前;更多的人开始真正思考“仁心”二字的重量;而各大势力,更是将目光死死锁定在了那篇虽然只是奠基,却代表着一条全新力量体系的《九阳奠基篇》之上!
冰火岛的第一次规则显现,以这样一种充满温情却又震撼的方式,完美地诠释了沈清言所倡导的“仁者”之路的开端。而这场试炼,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