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震的指尖在战术目镜边缘滑过,雨水顺着防弹头盔的下沿滴落,砸在肩甲上发出闷响。他伏在排水渠出口处,身后六名死士呈扇形压低身形,枪口朝外。前方五十米是军阀据点西侧围墙,混凝土墙顶缠绕着带刺铁丝网,每隔三十秒,探照灯扫过一次盲区。林瑶传来的电力拓扑图显示,主电网在东侧变电站有过载改造痕迹,这意味着西区监控依赖备用电源,热成像穿透力受限。
“按b路线推进。”雷震低声下令,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直达队员耳中。七人贴着沟壁移动,脚下腐土吸住战靴,每一步都缓慢卸力。暴雨持续了两小时,掩盖了行进声响,也冲淡了空气中残留的柴油味。他们穿过一段塌陷的涵洞,抵达仓库西侧通风塔下方。一名死士攀上锈蚀梯架,将微型摄像头卡进通风口栅格,画面同步传回雷震的手持终端。
屏幕里,铁箱已被搬离主仓,角落一处铁笼内关押着五名矿工。他们衣衫破旧,手腕被铁链束缚,但胸前统一佩戴着辰星科技制式的工牌。雷震放大其中一人胸口,工牌表面有轻微反光,背面隐约透出规律闪烁的红点——与秦峰描述的隐蔽定位模块信号频率一致。他立即调出加密频道:“目标确认,人质携带我方设备,优先回收工牌。”
话音未落,一名矿工突然抬头望向通风口方向,嘴唇微动似要呼喊。守卫反应极快,枪托横扫将其击倒在地,其余人立刻蜷缩身体。主控室灯光骤亮,广播切换为西班牙语警戒指令,仓库顶部的夜视摄像头开始旋转扫描。
“破门强入。”雷震不再犹豫,挥手示意两名死士前突。液压剪夹住铁笼锁链,三秒内完成切断。枪声从走廊尽头响起,子弹击中金属货架溅起火花。死士将受伤矿工拖入阴影区,雷震单膝跪地,战术刀划开工牌绳带,迅速剥离背面涂层。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暴露在雨水中,辰星LoGo清晰可见,下方刻有ImEI编码,红灯仍在规律闪烁——系统自检通过,定位信号稳定上传。
就在此时,据点内部警报全面拉响。尖锐的电子音贯穿建筑群,所有探照灯转向仓库区域,空中传来无人机旋翼启动的嗡鸣。北侧通道传来脚步声,至少三名武装人员正快速逼近。
“烟雾掩护,南侧佯攻。”雷震将工牌塞入战术内袋,背起矿工起身冲刺。其余死士同时投掷烟雾弹,浓烟迅速弥漫通道入口。他选择北墙通风口作为突围路径,途中遭遇机枪扫射,翻倒的金属货架成为临时掩体。子弹撞击护甲右臂位置,战术层裂开一道斜痕,皮肤渗出血迹。他未停步,一脚踹开通风口栅栏,率先钻入地下管道。
追兵已至十米内,手电光束扫过地面残留的血滴。雷震在管道中半蹲前行,矿工伏在他背上微微颤抖。身后两名死士断后,枪口对准入口方向。管道倾斜向下,宽度仅容一人通过,壁面布满湿滑青苔。前方出现三岔分支,主道继续深入山体,左侧支路有明显人为清理痕迹,右侧则堆积着废弃电缆残骸。
“走左道。”雷震取出便携信号接收器,屏幕上工牌的定位光点仍在跳动,信号强度未减。他判断追踪器未受损,且仍在有效传输范围。此时头顶传来犬吠与脚步声交错,追兵已进入管道入口。一名死士回头观察,低声报告:“热源探测失效,对方改用声波传感器。”
雷震点头,示意全员关闭呼吸调节器的排气阀,减少气流波动。队伍加快速度,在狭窄空间中交替前进。二十分钟后,通道略微拓宽,出现一处废弃泵房。墙壁上留有辰星科技早期勘探队的标记——一个用红漆画出的三角形箭头,指向深处。
“这是内部标识。”雷震停下检查墙面,发现箭头下方刻有一串数字:0724-19。他立即接入加密频道:“杨总,发现我方遗留标记,编号0724批次工牌激活记录应追溯至2019年南美项目组。”
频道另一端传来简短回应:“确认归属,执行回收协议第三条。”
指令下达完毕,通讯中断。雷震收起设备,目光落在矿工身上。那人始终紧闭双眼,但左手无意识摩挲着脖颈处一道陈旧疤痕。雷震注意到其腕部静脉走向异常,疑似长期注射药物残留痕迹。他未多问,只将工牌重新固定在自己胸前,确保信号持续发射。
队伍继续前行,泵房后方通道逐渐上升,前方隐约透出微弱光源。雷震抬手示意暂停,亲自探查前方情况。光源来自一处竖井顶部的破损格栅,月光透过缝隙洒下,照亮井壁上的攀爬抓手。他攀至顶端,透过缝隙观察外部环境——此处位于据点外围山坡,距离主建筑群约四百米,但仍有巡逻小队间隔巡视。
“分段撤离。”他返回通报,“两人一组,间隔五分钟,利用雷雨间隙登顶。”
第一组顺利脱出,第二组刚攀至中途,竖井外突然传来对话声。两名守卫靠近格栅,低头查看是否有足迹。雷震立即下令停止动作,全员静止趴伏。其中一名守卫弯腰捡起一枚掉落的战术扣环——正是死士装备的标准配件。
守卫举起扣环对着月光细看,手指摩挲边缘刻痕。雷震的手缓缓移向腰间手枪,准备在必要时强行突破。
矿工忽然剧烈咳嗽,声音在密闭空间中格外清晰。
守卫猛地抬头,枪口对准竖井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