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步步紧逼
专题会议后,秦墨指示实验室筹建办和设备采购组,严格按照现有规定和实验室章程,加快首批关键设备的采购论证工作,力求以最高的专业标准和最透明的流程,堵住所有可能被质疑的漏洞。他深知,在赵立春副省长态度暧昧、钱进厅长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唯有自身过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对方显然不打算给秦墨从容布局的时间。
一周后,省财政厅、审计厅联合下发了《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设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文件。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文件在秦墨提出的几个关键点上并未做出实质性让步,只是在措辞上略有缓和,增加了“对技术特别复杂、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可按相关规定采取其他采购方式,但需报省级财政部门批准”的模糊条款。这意味着,最终解释权和审批权,被牢牢攥在了财政厅手中。
文件下发的第二天,秦墨就接到了钱进厅长亲自打来的电话。电话里,钱进的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热情,却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强势:
“秦主任啊,采购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了,你看到了吧?赵省长非常重视,要求我们厅牵头,抓好贯彻落实。特别是国家实验室这样的标杆项目,更要带头执行,做出表率!你看,是不是请你们筹建办尽快把首批需要采购的设备清单和初步预算报过来?我们好提前介入,指导你们做好招标文件编制和专家遴选工作,确保符合新办法的要求嘛!”
钱进的话,听起来是支持配合,实则是要提前掌控采购的主导权。所谓“指导”,很可能就是“干预”的代名词。秦墨心中警铃大作,但语气依然平静:“钱厅长,文件我们正在组织学习。实验室的设备采购,技术参数非常专业,论证需要时间。我们会严格按照程序推进,届时该报备、该审批的环节,一定会及时与财政厅沟通。”
“哎呀,秦主任,时间不等人啊!”钱进提高了声调,“实验室建设是全省头等大事,早一天建成,早一天出成果嘛!赵省长可是催问过几次进度了。这样吧,我让我们厅采购处的骨干,明天就去你们筹建办报到,现场办公,联合攻关,争取尽快把方案定下来!这也是为了提高效率,避免走弯路嘛!”
不等秦墨回应,钱进就以“还有个会”为由,挂断了电话。这种近乎强硬的“派员入驻”,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是要直接插手具体事务,将采购流程纳入其掌控之下。
秦墨放下电话,脸色凝重。钱进如此急不可耐,背后定然有赵立春的默许甚至指使。他们这是要利用规则,名正言顺地“卡脖子”,进而影响甚至决定数亿资金的流向。
他立即召集筹建办核心成员开紧急会议。会上,气氛紧张。负责设备采购的副主任忧心忡忡:“主任,财政厅的人一来,指手画脚,我们的专业论证还怎么进行?他们不懂技术,只会死抠条款,万一强行要求对我们定制的核心设备进行公开招标,引入不专业的专家评审,后果不堪设想!”
也有人建议:“要不要向省委主要领导汇报一下情况?说明我们的难处?”
秦墨沉思片刻,摇了摇头:“现在汇报,时机不对。对方打着‘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旗号,程序上完全合法。我们如果反应过度,反而显得我们排斥监督、想搞特殊化。目前看,赵省长至少在明面上还是支持实验室建设的,我们不能轻易把矛盾公开化。”
他定了调子:“当前策略,是以‘拖’待变,以‘专’克难。”
第一,对财政厅派员“联合办公”,表示欢迎,但划定界限。只允许其了解流程、提供程序性咨询,不得干预技术参数论证、供应商资质预审等核心专业环节。筹建办要安排专人对接,态度要好,但原则要坚持。
第二,加快自身工作节奏。设备论证要做得更扎实、更细致,技术标准要提到国际前沿水平,论证报告要无懈可击。要用无可挑剔的专业性,让对方在技术层面找不到任何刁难的借口。
第三,启动备用方案。秘密指示少数核心人员,研究在极端情况下(如采购被无理拖延或导向错误),能否通过实验室合作共建单位渠道、或利用其他专项经费等变通途径,保障最核心设备的紧急采购,确保实验室建设不因人为因素而停滞。
第四,继续寻找向上沟通的契机。在合适的场合,以汇报工作进展的方式,向省委书记、省长等主要领导,委婉地反映在执行新采购办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争取高层的理解和支持。
部署完毕,众人分头行动。第二天,财政厅采购处两名干部果然“入驻”筹建办。筹建办按秦墨指示,热情接待,安排办公座位,提供大量基础资料,但在关键的技术讨论会上,则以“涉及尖端技术秘密”为由,婉拒其参加。双方表面上客客气气,暗地里却展开了一场无形的角力。
与此同时,秦墨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赵立春副省长在一次听取实验室建设进展汇报时,看似随意地再次强调:“实验室建设,既要保证质量,也要讲究效率,更要规范操作。采购环节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定要严格按新办法执行,不能留任何隐患。” 话语中的提醒和施压意味,不言而喻。
家庭,成了秦墨唯一能暂时卸下盔甲的地方。但细心的林芷若还是发现了丈夫的异常。他回家越来越晚,即使在家,也常常眉头紧锁,电话不断。一次,她深夜醒来,发现书房灯还亮着,秦墨正对着一堆材料发呆。她默默热了杯牛奶端过去,轻声问:“是不是遇到难处了?”
秦墨接过牛奶,勉强笑了笑:“没事,工作上的事,有点复杂。”
林芷若握住他的手:“别太逼自己。我知道你心里装着大事,但也要记得,我和路安永远在你身边。”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让秦墨心中一暖,也增添了更多勇气。
几天后,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财政厅以“确保评审公正”为由,直接向筹建办提供了一份包含多名外省专家的“建议评审专家名单”,要求后续采购评审必须从该名单中抽取一定比例。秦墨拿到名单一看,心沉了下去——名单上的不少专家,其专业领域与实验室采购的设备关联度并不高,反而与省外某些设备厂商过往合作密切。这几乎是在为特定供应商“量身定做”评审环节!
对方步步紧逼,手段越来越直接,也越来越触及底线。秦墨意识到,单纯的防守和拖延,恐怕难以应对。必须寻找突破口,扭转被动的局面。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一个大胆的计划,开始逐渐成形。他决定,要主动出击,绕过钱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绕过赵立春,去寻找能够打破僵局的关键力量。这场围绕规则与反制的博弈,正在进入更深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