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的春夜,风软如絮,赤尾峰顶的火塘却燃得极静。
自《青丘新律》颁行、赤狐月被推为九部临时共主以来,赤尾峰日日车马不绝。虎部送来北境战报,蛇部呈上南境商路图,狼族遣使求设律判学堂,连最偏远的鸦部都送来一筐新采的“月啼菇”——据说此菇只在白玉山月华最盛之夜生长,食之可清心明律。
可越是喧嚣,赤狐月越觉孤寂。
权力如火,暖人亦焚人——这话是她说的,如今却成了她夜夜独坐火塘时的回响。
林不觉推门而入时,正见她以火晶簪拨弄炭火,金瞳映着火光,却无半分温度。
“新律第三卷初稿。”他将一卷竹简放在火塘边的石案上,未坐,“虎部对‘战时征调’一条仍有异议,认为应保留部族自主权。”
赤狐月未抬头:“你如何答?”
“我加了但书。”林不觉道,“‘征调需九部律判共议,且不得征调部族圣物、幼弱、祭司。’”
赤狐月终于抬眼:“你总在妥协。”
“非妥协,是平衡。”林不觉在她对面坐下,“律若只护强者,便不是律,是刃。”
火塘噼啪一声,火星溅起,如星雨坠地。
赤狐月忽然问:“你何时走?”
林不觉一怔。
“神京来信了,对吧?”她声音平静,“三日前,有朱雀门密使至南境,被火骑拦下。他带了你父亲旧部的印信。”
林不觉沉默片刻,点头:“神京律崩,妖患频发。他们……要我回去。”
“那你便回去。”赤狐月道,语气无波。
“你不想我留?”林不觉问。
“我想。”赤狐月直视他,“但我不能要你留。你为人族,根在神京。青丘可无林不觉,神京若无律,万民何依?”
林不觉心头一震。
他原以为她会挽留,哪怕一句。可她没有。她只将他的责任,看得比她的私愿更重。
“若我留下呢?”他低语。
“青丘幸。”赤狐月轻声道,“但神京危。”
两人无言,唯火塘燃烧。
远处,白瞳立于月文书阁檐下,望着这一幕,手中月纱微动。她身后,新任白狐部文书月漪——一位年仅十七、双瞳如琉璃的少女——怯生生问:“大人,为何不劝林律正留下?”
白瞳轻叹:“有些事,劝不得。信,需自愿。”
三日后,赤尾峰下,火精盐湖畔。
林不觉独自漫步湖边,手中握着一枚赤尾火种——赤狐月所赠,尚未点燃。湖水澄澈,倒映星空,如另一片青丘。
“林律正。”一个清脆声音响起。
他回头,见月漪捧着一卷竹简而来,琉璃瞳中满是敬意。
“这是白狐部整理的《律心台旧典》,或可补新律之缺。”她将竹简递上,“大人说,您若走,此物必带。”
林不觉接过,触手温润,竹简上竟以月华封缄。
“你为何习律?”他问。
“因律可护弱。”月漪低头,“我幼时,族中因无律判,被虎部强占草场。若早有新律……”
林不觉心头微动。
他忽然明白,自己为何迟迟未决——非因不舍赤狐月,而是不舍这片正在生长的“信”。
可神京亦需信。
正思忖间,远处火骑奔来,急报:“主上!北境急信——黑牙重伤,玄鳞教主亲至!”
北境断牙谷,风雪如刀。
黑牙卧于狼皮榻上,胸口一道黑痕如蛇,正是玄鳞教主最后一击。见赤狐月与林不觉入帐,他挣扎欲起,却被赤狐月按住。
“别动。”她声音微颤。
“教主……未死。”黑牙咳血,“他勾结北荒外道,欲借‘九幽戾气’毁律心鼎。”
林不觉皱眉:“九幽戾气?那需万魂为引。”
“他已屠三部小族。”黑牙闭眼,“我率狼骑阻之,败……但断其左臂。”
赤狐月金瞳燃火:“他在哪?”
“玄鳞山。”黑牙忽然抓住她手,“若我死……狼族……托你。”
赤狐月咬牙:“你不会死。”
“会。”黑牙苦笑,“我知。但狼族……需信青丘。”
林不觉蹲下,以寒髓咒残韵探其经脉,摇头:“戾气入心,无救。”
黑牙望向林不觉:“律……成否?”
“成。”林不觉道。
“好。”黑牙闭眼,气息渐弱。
帐外,风雪骤急。
赤狐月握紧火刃,金瞳如焚:“备火骑!”
林不觉却按住她:“你不能去。”
“为何?”
“因你是共主。”林不觉沉声道,“若你亲征,九部必疑——疑你欲以战立威。教主正要此局。”
赤狐月咬牙:“那谁去?”
“我去。”林不觉道,“人族之身,无权无势,正可为饵。”
赤狐月猛地抓住他手腕:“你若死……”
“我不会死。”林不觉微笑,“因你信我,如信火不灭。”
两人对视良久,赤狐月终于松手。
“带火种。”她解下颈间火晶链,戴于他颈上,“若火灭,我焚玄鳞山。”
三日后,玄鳞山。
林不觉孤身入山,火种微燃。山中黑气弥漫,万魂哀嚎。玄鳞教主立于山顶,左臂已断,右手指天,引九幽戾气。
“人族律正,竟敢独来?”他狂笑。
“非独来。”林不觉高举火种,“九部共信,随我而至。”
火种骤燃,化为赤尾火龙,直冲九幽戾气!
教主惊怒:“不可能!人族怎引赤尾火?”
“因火不属赤尾,属青丘。”林不觉低语,“信在,火不灭。”
火龙与戾气相撞,山崩地裂。
远处,赤狐月率火骑压境,黑牙临终前最后一道狼令已传——狼族全军,断其退路。
教主败逃,玄鳞教覆灭。
而林不觉,立于山顶,火种微光闪烁。
回程路上,赤狐月问:“为何不杀他?”
“因律不以杀止乱。”林不觉道,“他逃,九部共追,信更坚。”
赤狐月凝视他良久,忽然道:“你比我想的……更懂青丘。”
林不觉笑:“因我信你,也信青丘。”
两人并骑而行,雪地上蹄印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