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那场在欧洲古堡里如同童话般的舞会,又悄然过去了数年。
国内的商界,早已无人不知孟宴臣其名。当年的“小孟总”称号已彻底成为历史,如今人们提起他,唯有带着敬畏的一声“孟总”。他执掌的国坤集团,在他的铁腕运作和前瞻性布局下,版图不断扩大,早已不再是传统的家族企业模样,而是成长为一个横跨金融、科技、地产等多个领域的庞大商业帝国。
孟宴臣的办公室位于城市最顶级的写字楼顶层,一整面的落地窗将大半个城市的繁华尽收眼底。他站在窗前,背影挺拔如山岳,剪裁精良的黑色西装勾勒出宽肩窄腰的利落线条,周身散发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冷冽气场。几年前尚存的一丝青涩已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不见底的沉稳和锐利。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愈发深邃,谈判桌上,一个眼神便能令对手倍感压力;决策时,杀伐决断,从不拖泥带水。
他变得比以往更加沉默,也更加难以接近。除了必要的应酬,他的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像个精准运转的机器。只有极少数亲近的人才能感觉到,这位冷面孟总的心底,始终有一块不为人的柔软区域,那里,珍藏着一个远在欧洲的名字和一串跨越时区的加密通讯记录。
他们的联系从未间断,却默契地维持着一种“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微妙平衡。他会是她第一个商业计划书的犀利评审,她会是他开拓欧洲市场时最可靠的信息顾问。他们谈论行业动向,分享管理心得,偶尔也会聊起彼此的近况,但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了那个最关键的情感命题。仿佛都在等待,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或者,等待对方先迈出那一步。
而欧洲这边,伊莎贝拉·德·阿尔茜娅小姐也顺利完成了学业,并以优异的成绩从顶尖商学院毕业。她并没有急于立刻全面接手庞大的家族生意,而是展现出了惊人的远见和魄力。她说服了父亲亚历山大,让她先“练练手”。
她动用了一部分属于自己的信托基金,加上父亲的支持,成立了一家名为 “月影资本” 的小型投资公司。名字带着东方的诗意,行事风格却快、准、狠,主攻新兴科技和跨境并购领域。晓晓的目的非常明确:她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眼光,在真正的商海中搏杀,积累经验、建立自己的团队和声誉,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继承者被扶上马。
更重要的是,她深知阿尔茜娅家族产业盘根错节,父亲年岁渐长,未来需要一位强有力的职业经理人来协助管理,而非完全依赖家族成员。于是,在她运作“月影资本”的同时,她也在暗中物色和培养一位能够在她全面接手后、忠实执行战略的首席执行官。这是一步暗棋,是为了将来她能拥有更多自主权,甚至是为了……能更自由地往返于欧亚大陆两端而做的长远布局。
这几年里,她将这个小小的“月影资本”经营得风生水起,几个关键投资案都获得了惊人的回报,让她在欧洲的金融圈初露锋芒,也让她为自己物色的那位未来cEo人选看到了她的能力和潜力,愿意等待她的召唤。
近期,付闻樱和孟宴臣打来越洋电话的频率明显增高。电话里,付闻樱总是絮叨着家里的变化,孟怀瑾的身体状况(虽无大碍,但年纪大了总有些小毛病),以及……言语间掩饰不住的、希望她能抽空回国住一段时间的渴望。孟宴臣的话依旧不多,但每次通话末尾,那句看似随意的“什么时候有空回来看看”,背后藏着的期盼,晓晓听得清清楚楚。
她看着电脑日历上,“月影资本”的一个关键投资项目刚刚成功退出,欧洲这边暂时进入一个平稳期。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清晰起来——是时候了。
她想要给他们一个惊喜。没有提前告知任何人,她迅速处理完手头紧要的工作,将公司日常事务交给了已经初步搭建起来的、值得信任的核心团队。然后,她订了一张飞往国内的机票。
飞机冲上云霄,穿过云层。晓晓看着舷窗外翻滚的云海,心中充满了某种笃定的期待。几年时光,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附于孟家羽翼下的女孩,她是伊莎贝拉·德·阿尔茜娅,是一个已经在商业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女人。而孟宴臣,也早已登上了他的顶峰。
这一次回去,不再是小妹妹的归家,更像是一场势均力敌的……久别重逢。她很好奇,当孟宴臣看到突然出现的她时,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会露出怎样的表情。
她轻轻摩挲着手机里,那张几年前舞会上,被家族摄影师抓拍的、她和孟宴臣共舞的照片,嘴角弯起一个清浅而自信的弧度。
孟宴臣,我回来了。这次,你准备好……迎接我了吗?
而此刻,国内的孟宴臣,刚刚结束一场艰难的并购谈判,正揉着眉心缓解疲惫。他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华灯初上的城市,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闪过晓晓明媚的面容。他拿出手机,点开那个熟悉的对话框,上一条信息还停留在一周前,她分享的一个行业分析报告。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只是打下两个字,又删掉。最终,手机屏幕暗下去,映出他略显寂寥的身影。他并不知道,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正穿越云层,以每小时近千公里的速度,朝他奔赴而来。
惊喜,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