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陆清颜成亲后第一次来皇陵祭拜,她还想着好好走一走,竟会是这样,刚来便要着急走。
“这个家伙想要做什么?”
太子周靖手指前面的吴国公萧裕之墓,暗自反思:“萧政已接受本宫的玉令牌,去年京中流民失踪案他多次帮本宫的忙,还替本宫洗清谣言。收服萧政,不急于这一时。今日皇陵祭祀萧政贵为武平郡王,很明显心情不佳。”
前面便是萧裕之墓,萧政拉着陆清颜一起祭拜,陆清颜点燃一堆纸钱,萧政跪在墓前恭敬地磕头,“曾祖父在上,请受孙儿三拜。”缓慢地站起身,用手摸着墓碑上的刻字,低声讲道,“曾祖父,这二十多年来河东萧氏人才凋零,日益衰微,虽不至于落魄,依然遭受世人的诟病,萧氏竟然出了一个恶贼萧碧岚,逼得祖父惨死,还霸占大将军府,勾结萧氏族老将阿爷逐出河东萧氏。今时今日萧氏再次崛起,恶贼萧碧岚一脉早已伏法认罪,萧氏为何要有萧碧岚这样的恶贼?这个恶贼把萧氏搅得不得安宁,叔父萧伯达竟被逼得入赘方能科考入仕。这河东萧氏决不能再出第二个恶贼萧碧岚。萧氏绝不参与皇室夺嫡之争,这是数百年来的铁律。”
萧政紧攥双拳,面色惨白,想起他为河东萧氏定下的规矩:萧氏族亲或科举入仕,或入伍参军,品性高洁者可举荐入朝。
“曾祖父,孙儿还有一个消息,祖父收养的五个养子,还有父亲收养的两个养子于去年二月已入萧氏族谱,萧氏依然保留赡养边关将士遗孤的传统。”
陆清颜站在一旁倾听着他的哭诉,心中很不是滋味,扫视着墓四周的一切,忍不住摇头,冲着身后的宋妍等人招手,“宋姐姐,你去准备马车,王爷马上要出发!”
宋妍提前离开去准备马车,陈缇等一众护卫在原地等着。
萧政好似想到萧碧岚昔日与荥阳郑氏的勾连,萧氏的落魄表面上是恶贼萧碧岚的诬告,这背后定有荥阳郑氏的操控,这次云阳山庄抓住的两名黑衣刺客或是整治郑氏的一个抓手,郑氏家主郑霖是一个不择手段之人,郑平这个兵部左侍郎已入狱治罪,朝堂上还有谁愿意为郑氏说话?
萧政辞别太子坐上马车离开皇陵,一路上思虑着如何对付郑霖,瞧着坐在对面的王妃陆清颜,好奇地问道:“王妃,听闻荥阳郑氏在洛州有不少产业,皇商施言成能否斗得过郑氏家主郑霖?”
陆清颜忍不住摇头,“王爷,可以先斗斗看。施言成家底殷实,郑氏嘛有权贵撑腰,若王爷和云城公主愿意为皇商施言成撑腰,这两人能分出胜负。”
萧政点着头,“不如把皇商施言成引荐给太子,到时定有热闹看。郑氏虽是世家大族,必定不敢与太子争斗。就这么办。本王坐山观虎斗,这才是执子对弈的高手境界。”
“萧郎,我们是回王府,还是回云阳山庄?”
陆清颜好奇地问,一脸疑惑,手中端着一杯热茶,好似一个懵懂的花季少女。
萧政沉思片刻,说了一句话:先回王府,对外称本王重病在床,暂不接待外客。
“啊!这是为什么?”
陆清颜更加疑惑,又不敢多问,撩开马车帐幔瞧着陈缇等一众护卫骑马,面前之人总是那么神秘,谁也搞不懂他真正在想什么事。
在回京的官道上,太子周靖领着二十人的卫队在后面跟着,太子周靖骑在马上,侍卫袁捷骑马跟在后面,“殿下,为何不与武平王一起回京?今日武平王在皇陵面色惨白,或有其他事。”
太子周靖禁不住叹气,皇陵祭祀原本就是悲伤之事,每一次祭祀都是在揭萧氏昔日的伤疤,萧政怎会开心?
“袁捷,派人查一下武平王近日的遭遇。父皇说得没错,武平王文武双全,统领禁军飞骑军,战功显赫,久在中书省任职,通晓人心,洞察世事,应是本宫的左膀右臂。”
侍卫袁捷拱手行抱拳礼,“卑职遵令!”继续说道,“昨日雍州署衙查到一个消息,荥阳郑氏家主郑霖派刺客潜入终南山武平别院行刺,两名刺客一死一伤。雍州刺史江明远有意抓捕郑霖入狱审讯。”
太子周靖并不是一个不明事理之人,这一年在太傅杜怀庆的教导下逐渐长大变得成熟稳健。
“郑氏不好招惹,江明远背靠河东萧氏定然不惧郑霖,本宫喜欢看戏,郑氏在二十多年内前后三次遭朝廷处罚,太医郑宣平和兵部左侍郎郑平等人得到严惩。本宫要瞧瞧郑氏家主郑霖葫芦里卖什么药。”
天黑之时,萧政一行人回到兴安城武平王府,萧政拉着陆清颜回到正清苑正堂,舞阳侯萧越和云平侯萧卓在正清苑练武场比武练剑,胡正明领着皇商施言成进入正清苑庭院。施言成身穿灰色衣袍,头戴银发冠,用一双敏锐的眼睛扫视着正清苑,笑着讲,“胡长史,胡兄,不知王爷请在下来有何要事?”
胡正明点着头,神色怪异,“王爷刚回府,今夜定有要事,莫要多问。平日里王爷从不见外客,今日是头一遭。”
“在下多蒙王爷照顾,定不敢忘王爷大恩!”施言成恭敬地行礼,“从去年到今年三月施家产业盈利翻倍,今年药材生意能大赚。”
胡正明默默点头,手指练武场上正在练剑的两人,“施老爷,那边练武场上手持马槊者为舞阳侯萧越,我家王爷之二弟;手持长枪者为云平侯萧卓,我家王爷之三弟。日后你也练练武,强身健体,还不生病。”
施言成自幼身体孱弱,最害怕练武,忍不住摇头,接连摆手,“胡兄,你还是别说了。在下一见刀剑就害怕,不能练武。”
胡正明没再提及此事,拉着施言成进入正清苑正堂,一步步走到萧政面前一齐施礼,“下官拜见王爷!”
“在下拜见王爷!”
萧政坐在正堂的主座上,笑着点头,“胡叔,施老爷,免礼平身!”
胡正明拉着施言成坐在下面的木椅上,恭敬地说,“王爷,施兄是皇商,今夜急匆匆召见有何要事?”
“上茶!”
侍女玲儿端着两杯茶放在桌案上,迈着大步走出正堂。
萧政冷笑道,“施言成,听闻昔日在京城郑霖这个郑氏家主仗着权势故意打压施家,令施家产业多有亏损,今时今日兵部左侍郎郑平已下狱治罪,郑家在朝堂已再无依傍,正是你报仇的好机会。昨日郑霖派刺客潜入终南山武平别院行刺王妃,世人皆知武平别院是本王的院子,本王很不高兴。你可愿为本王分忧啊?”
听完这番话,施言成快速思考,缓慢地站起身,恭敬地行礼,“郑霖这个老家伙,在下对他恨之入骨,郑家在洛州的产业众多,涉及药材、酒楼、茶叶,三个月内在下定要郑家在洛州的所有店铺关门。”
萧政沉默片刻,“如此甚好!本王愿做你的助力,你若能吞下郑家产业,施家的产业定会日益壮大。本王有一个疑问,兴安城中那些倒卖军械的行商一般是如何调包军械?”
“啊!”施言成吓得一激灵,又一次恭敬地施礼,“在下从未倒卖过军械,身边亦没有倒卖军械的行商。”
“施言成,本王对经商之道不懂,只是想问询一下军械等物资一般如何能调包。”
施言成摇着头,低声回禀,“回王爷,依在下多年经商的经验,能调包军械等物资的人定有官府背景,或是官府之人提前准备两种物资,一是正常物资,一是假冒或有问题的物资,运送或储藏之时,用假冒或有问题的物资调换正常物资,而正常物资被储藏在他处,以备日后在市面上售卖。此等倒卖物资之事,定要当场缉拿,正所谓捉贼拿赃。”
萧政满意地点头,轻甩衣袖,“胡叔,替本王赏皇商施言成三坛黄醅酒。”
“在下谢王爷赏赐!”施言成恭敬地施礼,“在下先行告退!”
胡正明亲自送施言成离开正清苑,两人刚走到前院王府大门前,胡正明低声问道,“施兄,你今日险些出卖我?你若再多言一句,王爷便能猜出我故意泄密。”
施言成轻捋胡须,哈哈大笑,手指面前之人,“王爷是何人?那是何等聪慧之人!王爷思虑着如何去查军械倒卖案,我就是把这种案子的情况简单说一说有助于王爷破案。就凭施家和云城公主的关系,王爷不会处罚你。云城公主的驸马姓施名康,是我的堂兄。我们都是一家人。当年高阳郡王亦曾有恩于施家,老夫自会念这份恩情。”
“快走吧!快走吧!”胡正明无奈地摆手,把皇商施言成推出王府大门,“路上慢行!”
皇商施言成扭头瞧着武平王府大门,忍不住叹息一声,“这世间之事,有因必有果,萧氏行事自有章法,深得民心,自然久盛不衰。”
胡正明折返回到正清苑正堂,慢步走到萧政面前,躬身行礼,“少主,请听老夫一言,此次少主要主动请缨查办北苑武库军械案,陛下方能下旨册封你为尚书右丞。自古出将入相乃是大事,现下少主先任禁军飞骑军统领,再兼任尚书右丞,日后能更进一步。北苑武库军械案定涉及朝中某位重臣,甚为难查,亦是陛下头疼之事。此乃少主建功之机。”
萧政神色慌张,轻拍胸脯,低声说道,“胡叔,禁军飞骑军统领一职已令朝中大臣忌惮,再加上唐州牧,现下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兼任尚书右丞,一个是站队太子,只做武将。现下站队太子不是好的选择,这是陛下的逼迫,我已兼任数职,这朝堂上波诡云谲,处处是陷阱,又避不开这些陷阱。这个武平郡王还真不好做。”轻挥右手,“此事我要好好思虑一番。”
突然想起萧越和萧卓,“胡叔,令三郎办完事即刻回金州,一州司马怎能私自回京?”
胡正明无奈地点头,慢步退出正堂。
此时正堂中只留下萧政一人,萧政独自坐在正堂主座上,思虑着军械案,一扭头瞧见萧越出现在面前,低声问道,“二郎,这两个月雍王可有什么变化?”
萧越摇摇头,不停地叹气,“雍王近来很乖巧,陛下为其安排一位老师,就是翰林院翰林学士陈涵秋,这个老家伙呆板无趣,还不如大哥讲话好听。”
萧政高声说,“陈学士是饱学之士,雍王需要这么一位老学士教授课业,你和三郎已定亲,再过不久便要成亲,要有个侯爷的样子。萧氏虽有权有势,但你们也要有真才实学。你去和三郎转达本王的意思,好好做官,金州百姓若对萧氏有一丁点儿的抱怨,就是他的过错。”
萧越无奈地答应,嘟嘟嘴,留下一句话,“谢谢大哥的龙鳞短刀!”
第二日早朝上,萧政亲自呈上一份奏章等待着陛下的回复。皇帝周璟扫视着宣政殿中的满朝文武,放下手中的奏章,高声讲道,“今日朕要嘉奖一个人,这个人主动请缨调查北苑武库军械案。这个军械案背后有什么阴谋?北苑武库新入库的九千件武器全是废弃之物,谁这么大胆?御史台查了三个月,还是没有进展。卫尉寺,军器监,兵部,你们这些衙署皆有可能有人贪污倒卖军械。你们那么缺钱吗?”大声质问,“卫尉寺卿何在?”
卫尉寺卿于旌手持玉笏站出来,躬身行礼,“微臣对此事并不知晓。”
“于旌,你是卫尉寺卿,竟然不知北苑武库军械遭人调包一事。”皇帝周璟轻甩衣袖,“你停职反省,卫尉寺诸事务交给少卿康臻。”
“微臣确实不知此事!微臣知罪!”于旌大声呼喊。“微臣知罪!”
“来人,宣旨!”这是皇帝的声音。
皇宫内侍总管安康高声宣读圣旨,“武平王听旨!”
萧政身穿紫袍手持玉笏恭敬地跪下来接旨,这是突如其来的圣旨,宣政殿上一片沉寂。
“大荣皇帝令 武平郡王萧政素有才华,久在中书省任职,调任尚书右丞,负责查办北苑武库军械案,御史台和金吾卫协助查案。钦此!”
萧政恭敬地磕头领旨,“微臣谢吾皇隆恩!”
周璟又问了一句,“武平王,你要多久能查清这个案子。”
“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