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落云城西郊的临时洞府之内,数层禁制灵光将外界的一切喧嚣与窥探尽数隔绝。
离开天工家祖孙后,林木没有片刻耽搁,立刻返回此地,布下了自己所能布置的最强防御。他知道,接下来的时刻,将是他踏入仙道以来,最紧张的时刻之一,绝不容许有任何打扰。
他,星图他看了许久没发现明确的指示,所以暂且搁置。转手拿起了那枚玉简。
他知道,越是此时,越要冷静。
他开始仔细研读丹方。丹方极其古老繁复,上面记载的数十种辅药,每一种都堪称天材地宝,费点时间倒是可以找到。“千年血珊瑚”、“地龙胆”、“紫纹龙涎香”……这些名字,他大多只在炼丹的书籍中已经见过几次。
这些材料虽然珍稀,但终究是有迹可循之物。以他如今的身家,加上未来在宗门内的地位和潜力,耗费数十年乃年的光阴,总有将其一一凑齐的可能。
他的目光,逐字逐句地向下移动,最终,定格在了丹方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那味主药上。
“九窍玲珑参。”
这个名字,他闻所未闻。
一股莫名的不安,悄然在他心底滋生。他立刻开始查阅自己储物袋中所有的炼丹典籍和杂记。从流云宗的基础药理,到从各个敌人储物袋中缴获的偏门手札,他翻了个底朝天。
最终,在一本从那名鬼修储物袋中得到的、封面残破、书页泛黄的《上古异物志》中,他找到了关于此参的记载。
书中对此参的描述,极尽玄奇,看得林木心驰神往:“九窍玲珑参,生于九幽地脉与青冥灵气交汇之处,百年长一寸,九百年方才开九窍,形似婴孩,通体晶莹,有逆转阴阳、重塑道基之神效……”
看到这里,林木的心,已经沉了下去。如此逆天的神物,其诞生条件之苛刻,简直匪夷所思。
第二日,林木走入了落云城最大的丹药铺“百草堂”。
他没有理会一楼的伙计,直接释放出一丝属于筑基修士的灵压。很快,一位气息同样在筑基初期的白发老者,陈掌柜,便亲自从内堂迎了出来,将他请上了二楼雅间。
“道友面生得很,不知是哪家仙山的高人,驾临鄙店?”陈掌柜皮笑肉不笑地拱了拱手,眼神中带着一丝生意人特有的精明与审视。
林木不动声色地回了一礼:“山野散修,林木。途径落云城,听闻百草堂乃是此地第一丹号,特来采买些材料。”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林木并未提及“九窍玲珑参”一字。他只是报出了七八种极其珍稀、配伍刁钻、甚至有几种药性相互冲突的二阶灵草。
他一边与陈掌柜讨价还价,一边“不经意”地,就这些灵草的年份、产地、以及如何中和其毒性的炼制手法,提出了几个极其专业、也极其尖锐的问题。
陈掌柜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凝重。他知道,眼前之人绝非普通的筑基修士,而是一位在丹道上有着极深造诣的真正行家。雅间内的气氛,也从最初的商业应酬,转变为了一种同道之间的、无声的较量与试探。
在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为炼制某种高深丹药而四处奔波的苦修丹师”形象后,林木才仿佛是耗尽了耐心,长叹一口气,看似随意地抱怨道:
“唉,不瞒陈道友,在下正试图复原一卷古方,万事俱备,却被其中一味主药的名字给难住了。那名字古怪得很,叫什么‘九窍玲珑参’,在下孤陋寡闻,实在不知是何物。想来,或许是上古时期对某种灵药的别称?道友在此经营百年,见多识广,不知可曾听闻过类似的说法?”
他这番话,将一个致命的询问,包装成了一个丹师在研究中遇到的、合情合理的学术难题。
陈掌柜那双半眯着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缕骇人的精光,但随即又被浑浊所掩盖。他深深地看了林木一眼,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吹上面的热气。
“呵呵……林道友所言的这味神物,老夫倒确在某本孤本残卷上,见过一二。”
他放下茶杯,语气变得悠远而又充满了告诫的意味:“只是,据那残卷记载,凡人触之增寿,修士得之……可窥天道,重塑根基。”
他这番话,既是回答,也是警告,更是一种试探,试图从林木的反应中,判断出他是否真的与此物有关。
林木心中一凛,面上却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恍然”与“后怕”:“原来如此!竟是这等传说中的神物,倒是在下孟浪了。看来那古方,终究是无法复原了,可惜,可惜。”
看到林木这副“知难而退”的模样,陈掌柜眼中的戒备才稍稍放下了几分,最终,用一种带着前辈口吻的、真正的惋惜语气说道:
“道友能想通,便是最好。我辈修士,当知天命,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九窍玲珑参’,早已是过往云烟,当不得真。与其追寻这等虚无缥缈的传说,不如着眼于当下,稳固自身修为,才是正道啊。”
林木起身,对着这位言语间真假难辨的老狐狸,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神情诚恳:“多谢道友今日金玉良言,林某茅塞顿开。今日采买的这些灵草,便全数包起来吧。”
在完成交易,走出百草堂后,林木脸上的所有表情都在瞬间消失,只剩下一片冰冷的平静。
他知道,陈掌柜的话,已经从侧面证实了那本古籍的记载。
“掌柜说数百年前出现过,那便说明此物并未真正绝迹于世!只是极其罕见罢了!”一缕希望的火苗,在他死寂的心湖中重新燃起。
“虽然那一次出现便引得无数修士争抢,最终落入金丹真人之手,但修仙界之大,无奇不有,谁又能断定,在某个不为人知的上古秘境,或是蛮荒绝域的深处,没有第二株存在?”
“更何况,我现在只是筑基初期,连中期都不是,谈何金丹?此事太过遥远。与其为此虚耗心神,不如将其作为一个长达百年的终极目标。我还有数百年的寿元,花一百年的时间去找寻此物的线索,又有何不可?”
他不再纠结于那虚无缥缈的丹药,而是将目光重新聚焦于提升自身实力上。
“万山城的‘万兽遗迹’,便是我眼下最好的选择!那《驭兽真经》或许能让我的实力再上一层楼,甚至能触类旁通,为我未来驾驭其他力量提供思路。遗迹内的其他上古宝物,也能极大地增强我的底蕴与实力!”
想到这里,林木缓缓站起身。他眼中所有的失落、迷茫都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更加坚定的冷静。
他看了一眼那枚代表着遥远希望的丹方玉简,没有将其毁去,也没有再多看一眼,只是郑重地,将其收入了储物袋的最深处,如同埋下一颗未来的种子。
然后,他毫不犹豫地撤去洞府禁制。
青羽舟在云海中划开一道笔直的青色轨迹,速度被林木催动到了极致。凛冽的高空罡风被舟船自带的防御护罩尽数隔绝在外,只余下衣袂在身后微微拂动。
他的心,也如这艘破云而行的飞舟,在经历了短暂的惊涛骇浪之后,重新找到了坚定不移的航向。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林木立于舟首,俯瞰着下方飞速倒退的蛮荒山川,心中一片空明,“金丹之路尚远,眼下,万山城的‘万兽遗迹’,便是我最好的磨刀石与试金石!”
他的思绪,飞速运转起来,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充满了未知与凶险的遗迹之行,进行着最周密的布局。
“铁家三长老铁岩,老谋深算,其邀请看似诚意十足,实则充满了试探与利用。与他们同行,无异于与虎谋皮,一旦在遗迹中发现重宝,翻脸的可能性极大。”
“相比之下,风家大小姐风灵,虽然同样精于算计,但她的目标却与我更为契合,也更为明确,她要《驭兽真经》,而她承诺,遗迹内的‘上古丹室’归我。各取所需,目标清晰,这才是最稳固的联盟基础。”
“而且……”林木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风家以侦查见长,她手中那张指向丹室的残图,更是我无法拒绝的诱惑。与她合作,远比在铁家这潭深水中摸索要高效得多。”
在心中将两大势力的利弊权衡清楚之后,林木立刻便定下了与风灵合作的想法。
“返回万山城后,主动联系风灵,将联盟之事彻底敲定,并从她那里,获取更多关于遗迹内部的详细情报。”
“此外,还要让猴子为我搜集城中所有关于‘如何活捉妖兽’的典籍、手札,乃至是某些家族流传出的不传之秘。理论知识,必须先行。”
思绪至此,林木的眼中再无半分杂念,只剩下对自身实力提升的、最纯粹的渴望。
……
数日之后,当万山城那雄伟粗犷的轮廓再次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林木的心境,已与初来时截然不同。他不再是那个对一切都充满警惕的过客,而是一个即将要在这片蛮荒土地上,掀起一番风云的棋手。
城门的守卫,早已换了一批,但当他们看到林木这位声名赫赫的筑基期修士时,脸上立刻露出了敬畏之色,恭敬地躬身行礼,不敢有丝毫的盘问。
林木径直返回了铁岩洞府。那名中年管事在看到他回来的瞬间,脸上的谄媚与恭敬,比上一次,还要浓烈十倍。
“林前辈!您可算回来了!快请,快请!苏雪前辈已经走了,给您留下了这封信。”
林木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径直回到了自己的天字号洞府。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取出一枚传音符,对猴子下达了搜集情报的命令。
做完这一切,他才缓缓地走到那张由黑铁岩打磨而成的石桌前,取出一套崭新的玉制茶具,开始为自己沏茶。
他想了又想,决定不要去联系风灵。他知道,在这场合作中,谁先开口,谁便会落入下风。他知道风灵会来主动找他。
他静静地品着茶,目光穿过洞府的窗户,望向城中风家所在的方向,眼神深邃,仿佛一张正在缓缓拉开的、等待着猎物上钩的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