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时,得到了比较精确的,战果和双方损失,礼和洋行的雇员们开始了全方面的战力评估。
那个退役德国军官埃里希·舒尔茨,先是参照英国人的战损比,设想以此时德国海军的军力,如何击败日本本土剩余的海军力量。
至于陆军对战,用舒尔茨的话说,差距过大,不用浪费时间考虑!
德国人在兵棋推演的时候,还是很严谨的,最后得出了以德意志现在的海上力量,正面决战很不理智。
最好的办法是,用潜艇打击日本的货船,封锁住日本的出海良港。
按照现有资料推算,即使日本的所有仓库都是满库存,也会在半年之内失去全部战争潜力。十八个月之后,日军将会饿着肚子上前线。
舒尔茨很满意自己的这份推演报告,仔细的装在文件袋里,准备等霍夫曼回来后,亲自交给他。
接下来,德国人才想起来,要给华夏客户提供服务。
只是,这个时间,比起他们刚才为自己国家做推演的时间,要短很多。
舒尔茨第一句话,就奠定了华夏不可能单独对抗,日本人海军或者陆军的基调。
倒是趁着这次联合作战的机会,在军事上,让新装备、新建制参加一些实战,多获取一些经验。政治经济上,伺机捞取一些好处更现实。
这点,华夏籍的雇员倒是没有什么不满,反倒是觉得,这种跟着大哥【痛打落水狗】,然后喝酒吃肉,才是自己最喜欢的事。
当然事后能分到一些钱财,就更好不过了。
短短几句话就一笔带过,匆匆忙忙好像,金陵那帮人很上不得台面。
洋行里的德国人一般都很严肃,今天很难得说说笑笑。正在收拾东西,看似就要结束今天讨论。
许文轩凑近刘华强,小声问道:“现在,知道一个军火商,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该做什么了吗?”
刘华强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他算是明白了。礼和洋行现在做的,和后世美利坚那家叫做【兰德】的智库差不多。
不同的是,【兰德】是给美利坚在军事、外交国家安全方面提供战略咨询和决策分析。
而礼和洋行,更多的是基于他们售卖的武器设备基础上,研究怎么样发挥最大的军事价值。
可惜的是他们说的最多的是,现在的德军该怎么怎么打,金陵被三言两语糊弄过去了。
许文轩语重心长的说道:“下面,我让你看看,作为一个华夏的军火买办,一个军方势力的代言人,在战争来临之时,该做些什么!”
只见师父站起身,用德语喊住所有的德国人。
“舒尔茨先生,我想请问一下!如果金陵方面此时出兵华北,现有的德械师和中央军,该怎样挡住关东军南下?”
刘华强身边另一侧,坐着许文轩帮他找的,一个德语很好的同事。
刘华强听到自己师父居然这么问,大为震惊。他知道历史上,此时的华北,正在日本人挑唆下,闹着要自治。
老刘在洋行天天闲着就是看报纸,他知道鬼子们选出了一个姓殷的大汉奸,喊出了要做【第二个满洲】的口号。
可是历史上,金陵好像没有出兵华北啊!
那是西北军的地盘,老宋害怕某光头,打着抗日的旗号,把自己赶出华北。
那样他们轻则回到贫瘠的西北吃沙子,重则整个二十九军成为丧家之犬。
去年五月,签订了一个什么狗屁的《协定》,金陵从某种意义上放弃了华北五省。日本人和二十九军怎么打,金陵都听之任之。
怎么着?
现在又要打过去?
师父是谁的人,代表谁在问话,整个洋行都心知肚明!
如果那个人委托许文轩这么问,就说明金陵那位有这个打算。
有这个打算,就要准备十万人、二十万人,乃至百万人级别军备。
这些订单不可能全部落在礼和洋行头上,但是只要是德意志能分一杯羹,礼和就有吃不完好处。
更何况,许文轩这个问题的前置条件是:德械师如何阻止关东军南下?
舒尔茨立即回到地图前,看着板面上整个东南亚地图,喊道:“换上华夏地图!”
接着又立即补充道:“有没有华夏北方的地图?还有东北的!”
许文轩冲着刘华强眨眨眼,原来师父也有这么顽皮的一面。
接着许文轩打开一个文件袋,掏出早已准备好北方地图。
说道:“你要分析华北局势,就不能单单只说华北五省,东北、西北、外草原、半岛都要考虑进去。
别的不说,就说外草原。那里看似是毛熊的地盘,但是今天早上,我们都接明码电报了,穷凶极恶的鬼子,也对北方那头红色巨熊宣战了。
谁知道盘踞在东北的鬼子,会不会突袭那里,然后进入内草原地区,进而从西向东包围整个华北?”
舒尔茨皱着眉头,说道:“怎么可能?日本人哪有那么多兵力!”
许文轩笑了笑说道:“鬼子这些年,往东北移民了近百万。敢于不远万里,白手起家的人,会是不敢上战场的懦夫吗?”
舒尔茨知道,许文轩的意思是,关键时刻可以用移民拉起十万大军。这些人不一定能攻城掠地,但至少维持治安是可以的。
就算毛熊南下,这些在东北住了好几年的移民,也可以在广袤的兴安岭打游击。
舒尔茨毕竟是个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很快就举一反三道:“那么,在半岛的19、20两个常备师团共计5.5万人,也要考虑进去!
毕竟你们的华北都是平原,相对于多山、多丘陵的半岛,更容易耕作!”
几个德国人开始叽里呱啦的讨论,兵棋推演又开始进行起来。
他们这次把除了日本本土之外,所有在大陆的日本人都当做假想敌。慢慢的一套基于德械师、中央军为主力的作战计划出台。
严格来讲,洋行里的德国人,只有舒尔茨一个是正儿八经的军人。剩下的不是厂家的人,就是工程师。
可是德意志不愧是军人建立的国家,这些【非专业人士】,和舒尔茨讨论的绘声绘色,更是会给予武器的具体性能,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战术、战法。
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下,很快,第二套方案出炉。
这次是华夏方面需要,调集包括红党军队在内,各路军阀、军头都听命于一个最高军事统帅。
集中华夏所有资源,对抗关东军、半岛两个师团,和近百万武装侨民。
舒尔茨走到会议桌前,把德文笔记递给许文轩。
“许,这两份作战计划,你刚才也听到了!”
许文轩点点头:“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第一份需要一个,类似你们德军参谋本部的最高指挥核心;需要每个集团军、军级单位,甚至师旅级的作战单位,不打一丝折扣的完成,这个指挥核心的所有命令!”
舒尔茨点点头:“我不否认,你们的某几个高级军官,能达到我们德军的军师水平。但是要让所有人都达到……”
舒尔茨摇摇头,感叹道:“除非是德国国防军亲自过来,要不然的话,第一套方案没有可行性!”
实际上,这是舒尔茨他们的私心,他们是完全按照德军战斗力,套用在华北战场。严格意义上讲,第一套方案,还是为德军遇到同种情况,而量身定做的!
那么第二套方案,有可能行吗?
有,但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