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据点刚苏醒,就透着股挤挤攘攘的热闹 —— 灵田边,马大壮的羊群和蕨叶族的采草队挤在田埂上,小羊羔蹭着采草筐,差点把灵草叶碰掉;住房区,石肤族的汉子们只能在屋外搭草棚休息,玄铁石堆在墙角,占了大半条路;匠作坊门口,老铁匠的徒弟们正蹲在地上打磨铁件,原本宽敞的空地,如今连转身都得小心翼翼。
李猛站在烽火台上眺望,眉头越皱越紧 —— 自从清剿黑风渊残魔后,周边村落的难民来了二十多口,加上康复的伤员、长大的孩童,据点人口比之前多了近一倍。之前的住房本就够各族勉强住下,现在石肤族十户人家挤在五间草屋,人族的学堂每天都得让孩子们分两批上课,灵田更是不够用,新种的肥羊草刚冒芽,就被羊群啃得快见底。
“首领,灵田的肥羊草不够喂羊了,再扩种就得占牧场的地!” 马大壮扛着羊鞭跑上来,脸上满是愁色,“还有,鸡窝也挤不下了,十只母鸡下蛋,总有人不小心踩碎,孩子们想捡蛋都得排队!”
紧随其后的老周也捧着木简赶来:“首领,各族人口统计完了 —— 石肤族 32 人、人族 45 人、兔耳族 28 人、鹿鸣族 23 人、蕨叶族 27 人,再加难民 21 人,总共 176 口!之前的据点只能容 120 人,现在住房缺口 15 间,作坊不够用,连存放魔晶和兵器的地方都快没了!”
李猛叹了口气,拍了拍烽火台的栏杆:“再这么挤下去,别说备战鹰嘴谷,连日常起居都成问题。必须找块新地方,建一座新城!”
这话让赶来议事的各族代表眼睛一亮。石壮立马凑过来:“建新城?俺们石肤族有的是力气,搬石头、垒地基,包在俺们身上!” 兔山也点头:“只要选好地方,俺们兔耳族的斥候能先探路,防着魔族和野兽!”
“先选地址!” 李猛领着众人下了烽火台,直奔据点西侧的河谷方向 —— 之前鹿伯的猎手探路时,曾提过那里有片开阔地。顺着灵草田往西走了两里地,一片临河的平坦河谷映入眼帘:北侧是缓坡,易守难攻;南侧有条常年不涸的溪流,水源充足;中间的平地足有三个现有据点大,土壤肥沃,适合开垦新灵田。
“就是这儿了!” 李猛指着河谷,“北侧缓坡建住房和哨塔,能防北边来的妖魔;南侧溪流边建作坊和鸡羊圈,用水方便;中间开垦灵田,比现在的灵田大两倍,够各族种灵草、种粮食;再留块空地建学堂和圣地分池,孩子们上课、伤员泡池都方便!”
鹿伯蹲下身,摸了摸脚下的泥土:“这土是黑壤,比灵田的土还肥,种肥羊草长得快,种粮食也能丰收!溪流里的水干净,还带着点灵气,熬药、浇田都好!” 孙老药则走到溪流边,掬起一捧水尝了尝:“水质清冽,中和魔气的效果比清灵泉差不了多少,建个蓄水池,新城的灵气都能更盛!”
各族代表都没异议,当场就定下了新城的规划:石肤族负责垒地基、建住房和哨塔(用玄铁石加固,防妖魔冲击);人族负责规划道路、建作坊和学堂(按 “横平竖直” 的布局,方便通行和管理);鹿鸣族负责开垦新灵田、挖蓄水池(利用猎手熟悉地形的优势,规划灌溉水渠);兔耳族负责探路警戒、建外围围栏(用灵草藤编围栏,配合哨塔防偷袭);蕨叶族负责种灵草、铺绿地(在住房周围种凝灵草,净化空气还能聚灵气)。
“建新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得先解决眼下的紧急需求!” 李猛当场分配任务,“石壮带二十人,先在河谷北侧搭十间临时草屋,让难民和挤在屋外的石肤族先住进去;鹿伯带十人,开垦五亩新灵田,种上肥羊草,解马大壮的燃眉之急;老铁匠先在河谷边搭个临时作坊,把兵器和魔晶搬到那边,腾出现有作坊的空间。”
“那鹰嘴谷的决战咋办?” 阿明忍不住问,“建新城要分人手,会不会影响备战?”
李猛早有盘算:“分两批人手!一批专门备战(精锐战士、箭手、战术骨干),继续练阵、探鹰嘴谷地形;另一批负责建新城(老弱、妇女、康复不久的伤员),边建边守,兔耳族和鹿鸣族的斥候两边兼顾,不会耽误决战!”
消息传开后,据点里一片欢腾 —— 难民们听说能有自己的草屋,立马跟着石肤族去河谷搭棚;孩子们听说新城要建更大的学堂,还能有玩的空地,天天缠着大人问 “什么时候能搬过去”;马大壮更是乐呵呵地跟着鹿伯去开垦新灵田,盘算着以后能养更多的羊和鸡。
夕阳西下时,河谷里已响起了石肤族垒石头的 “咚咚” 声,鹿鸣族的猎手们正用骨铲挖水渠,溪流边的临时作坊也搭起了框架。李猛站在河谷中央,望着忙碌的各族同胞,心里满是憧憬 —— 等打赢鹰嘴谷的魔族,这座新城就会建成,有宽敞的住房、肥沃的灵田、大大的学堂,还有能容纳更多人的牧场和作坊,家园不仅能守住,还能变得更繁华、更安稳。
夜色降临时,河谷里的火把亮了起来,与据点的灯光遥遥相对,像两颗紧紧相依的星辰。李猛知道,建新城的决定,不仅是为了解决当下的拥挤,更是为了给所有人一个更有希望的未来 —— 等新城建成,他们就能真正扎根在这里,再也不怕魔族的侵扰,让家园的灯火,永远明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