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沈书彦那次冰刃相向的摊牌,如同冬日最后一场凛冽的寒流,在湄羽村的山水间肆虐过后,终于彻底消散。
天空放晴,积雪渐融,虽然寒意依旧刺骨,但空气中已隐隐透出一丝万物复苏的、湿润的泥土气息。
沈书彦果然如沈屿所料,再未出现,连一丝试探的涟漪都未曾泛起。
那场令人作呕的血缘纠葛,仿佛真的被那扇沉重的院门,永远地关在了另一个世界。
湄羽村,重新回归了它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沈屿的生活,也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真正意义上的“躺平”状态。心无挂碍,神游物外。
每日里,看书、作画、冰钓、散步、与方婉秋或村民闲话家常,节奏缓慢而充实。
他甚至开始跟着村里一位老篾匠学习编织竹器,粗糙的竹篾在指尖翻飞,需要极度的耐心与专注,这让他找到了一种不同于书画的、更具烟火气的宁静。
时光如水,静静流淌。转眼间,农历腊月已至中旬,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湄羽村也开始悄然换上了新装,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浓的年味。
扫尘布新是头等大事。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洒扫庭院,清洗家具,拆洗被褥,连屋檐下的蛛网、墙角的老苔都被仔细清理干净,寓意着辞旧迎新,扫除晦气。
沈屿的“听竹居”也不例外,他挽起袖子,和方婉秋请来的两位勤快村妇一起,将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
阳光透过擦得锃亮的玻璃窗,照亮了满室书香,也照亮了他久违的、带着劳作后红晕的脸庞。
置办年货更是村里的一桩盛事。方婉秋组织了几位村民,开了合作社的小货车,浩浩荡荡地去往豫章市区的大集市采购。
回来时,车上堆满了五花肉、活鸡活鸭、鲜鱼、各色干果炒货、糖果糕点、大红灯笼、春联福字、烟花爆竹……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沈屿也凑趣,跟着去了一次,感受了一番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的年集热闹,买回了几刀上好的宣纸和一套新的湖笔,算是给自己的新年礼物。
装扮村庄是孩子们最开心的环节。在方婉秋和几位老人的带领下,全村总动员。
高高的竹竿上,挂起了一排排大红灯笼,夜幕降临时,暖融融的光晕连成一片,映照着雪地,喜庆又温馨。
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贴上了手写的春联和倒贴的“福”字,墨香混着浆糊的味道,是记忆里最熟悉的年节气息。
沈屿也兴致勃勃,研墨铺纸,为合作社、民宿、茶室乃至几户相熟的村民家书写春联。
他的字,风骨峭峻,自成一格,村民们得了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贴起来,成为湄羽村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连村口那棵老槐树上,也系上了红绸带,在寒风中飘飘扬扬。
随着年关逼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返乡,村子里顿时热闹了许多。久别重逢的欢声笑语,孩童追逐嬉闹的喧哗,给冬日寂静的村庄注入了蓬勃的生机。
虽然已是旅游淡季,但仍有一些偏好清静、或者特意来体验乡村年味的游客留下,村里几家民宿都住了人,倒也显得不那么冷清。
大年三十,终于在万众期盼中到来了。
这一天,天色未亮,村子里就已炊烟袅袅。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飘出诱人的香气,那是准备年夜饭的序曲。
方婉秋早早就在“渔歌唱晚”张罗开了,杀鸡宰鹅,洗菜切肉,准备着晚上合作社大家庭的团圆宴。
沈屿也难得地没有睡懒觉,起身后,先沿着村道慢跑了一圈,呼吸着清冷而充满年味的空气,看着村民们忙碌而喜悦的身影,心中一片暖意。
上午,他帮着方婉秋贴好了合作社最后的春联和窗花。午后,则按照村里的习俗,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身崭新的、舒适的深蓝色中式棉服,算是“辞旧迎新”。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西边的天空染成瑰丽的橘红色,湄羽村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刻。合作社大院张灯结彩,十几张大圆桌依次排开,桌上已摆满了凉菜和酒水。
全村老少,连同留下的几位游客,近百人齐聚一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方婉秋作为“合作社负责人”,发表了简短而热情的新年祝词,感谢大家一年的辛勤付出,祝愿来年风调雨顺、村富民安。然后,她特意请沈屿上台说几句。
沈屿本不喜应酬,但此情此景,却也推辞不得。
他站起身,走到院中临时搭起的小台子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朴实而热情的笑脸,心中触动,千言万语,只化作最简单真挚的祝福:“祝大家,新年快乐,平安健康。” 台下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团圆宴正式开始!红烧肉、清蒸鱼、白切鸡、梅菜扣肉、腊味合蒸、各色山珍野味、自家酿的米酒……地道的农家年夜饭,分量十足,味道鲜美。
大家推杯换盏,互道祝福,孩子们在桌间穿梭嬉闹,气氛热烈到了极点。沈屿被安排在主桌,与几位村中长者同席,他虽不擅饮酒,但也以茶代酒,一一敬过,感受着这份浓得化不开的人情味。
方婉秋忙前忙后,脸上始终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不时过来给沈屿夹菜,叮嘱他多吃点。
宴席至半,天色已完全黑透。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放烟花咯!”
孩子们立刻欢呼着冲向院外空地上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堆。大人们也笑着跟了出去。
一时间,寂静的山谷被点燃了!“嗖——啪!” 各式各样的烟花窜上夜空,炸开成五彩缤纷的花朵,将湄羽村的夜空装点得如同白昼。
鞭炮声、欢呼声、烟花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辞旧迎新的交响乐。沈屿站在人群外围,仰头望着漫天绚烂,冰凉的空气中弥漫着硝烟的味道,心中充满了一种久违的、纯粹的感动。
这热闹是他们的,也是他的。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超然物外的旁观者,而是真切地融入了这烟火人间。
放完烟花,众人回到温暖的屋内,继续守岁。大家围坐在火塘边,磕着瓜子,吃着糖果,聊着家常,看着电视里喧闹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沈屿不太看电视,便和几位老人坐在角落,听他们讲古,说些村里的奇闻异事和过往的年景,别有一番趣味。
快到零点时,沈屿的手机开始震动不停。是拜年的信息和电话。他走到安静的廊下,一一查看回复。
首先是陈妈妈从阳光孤儿院打来的视频电话,画面里,陈妈妈和孩子们都穿着新衣,脸上笑开了花,挤在镜头前,七嘴八舌地喊着“沈叔叔新年好!” “我们想你了!”
沈屿看着他们,眼神柔和,承诺道:“新年好,大家都要乖。等天气暖和些,我就回去看你们。”
接着是肖诗雅发来的语音,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是在演出后台:“沈屿,新年快乐呀!又在哪个世外桃源猫着呢?新的一年,继续写出好诗,画出好画!有空来馥海玩!” 语气轻松熟稔。
然后是苏晚晴从京城发来的信息,附带一张雪原落日的美照:“沈大哥,新年快乐!京城下了好大的雪,特别美。希望你那边也一切安好,新的一年万事顺意!”
甚至连远在五羊市的老卢,也发来了一段语音,背景是麻将声和粤语拜年的喧闹:“沈生!新年好啊!祝你新的一年身体健康,钓到大鱼!得闲再来五羊饮茶钓鱼啊!”
王浩、宋晓冉等人也发来了祝福信息。沈屿看着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问候,心中暖流涌动。
这些因缘际会结识的朋友,虽不常联系,却在这特殊的时刻,用最简单的方式,传递着牵挂与祝福。
零点整,电视里新年钟声敲响,合作社大院里也爆发出一阵欢呼!“过年啦!” 鞭炮声再次密集地响起,震耳欲聋。
沈屿站在廊下,望着夜空下依旧零星绽放的烟花,和远处村庄里此起彼伏的光亮,默默地许下了一个心愿: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愿我在乎的人,平安喜乐;愿自己,能继续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与自由。
守岁过后,众人渐渐散去,各自回家。沈屿和方婉秋最后检查了一遍水电火烛,锁好院门,踏着满地红色的鞭炮碎屑,走在寂静下来的村道上。清冷的月光洒在地上,与未化的积雪交相辉映。
“这个年,过得真热闹。”方婉秋哈着白气,满足地叹了口气。
“嗯,很充实。”沈屿点头,看着月光下她清晰的侧脸,“辛苦你了。”
“不辛苦,大家开心就好。”方婉秋笑了笑,停下脚步,看着沈屿,“新的一年,有什么打算?”
沈屿抬头望向墨蓝色的夜空,繁星闪烁,沉默片刻,轻声道:“还没想好。或许,继续这样,就很好。”
方婉秋了然地点点头:“也是。心安之处,即是吾乡。湄羽村,永远是你的家。”
回到“听竹居”,屋内暖意融融。沈屿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窗外,偶尔还有零星的鞭炮声传来,提醒着新年的开始。
他回顾这跌宕起伏的一年,经历了生离死别,见证了人情冷暖,也最终在这偏安一隅的小山村,找到了内心的安宁。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他在心里,对那不知飘向何方的原主灵魂,轻轻说了一句:新的一年,我会替你,好好活下去。
然后,他闭上眼,在远处隐约传来的、象征吉祥的犬吠声中,沉沉睡去。湄羽村的这个年,安静,温暖,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踏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