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是安全的堡垒,更是人类文明复兴的象征,向所有幸存者宣告着:
人类,并未灭绝!
文明,必将重生!
在这片鼎盛繁荣的景象之下,沈星洛的信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维系这一切的共同精神纽带。
无论是原“曙光”成员、原“鹰巢”战士,还是后来加入的各方幸存者。
他们或许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过去,但如今,他们都共同生活在“希望都”,沐浴着神恩带来的安定与繁荣。
每日清晨,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城市上空,无数人会自发地面向神殿广场方向,进行短暂的祈祷或默思。
“赞美洛神”成为了人们见面时最常用的问候语。
神像脚下,总是摆放着人们自发献上的、最新鲜的作物或手工制作的贡品。
孩子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第一课便是关于洛神的救世恩典。
信仰,不再仅仅是蓝玥那般的狂热!
它已经融入日常,成为了新盟及其庞大影响范围内,所有人类共同的身份认同与精神归宿。
万流归海,终成汪洋。
新盟鼎盛,希望之光,已刺破长夜。
---------
“希望都”的城墙日益高耸,城内人流如织,一片欣欣向荣。
人口与资源的急速膨胀,在带来繁荣与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同背景、不同习惯、甚至持有不同旧时代道德观念的幸存者们聚集在一起,摩擦与冲突在所难免。
原有的、基于“曙光”和“鹰巢”旧规以及管理层临时裁决的治理方式,已然无法有效规范这个日益庞大的新兴文明实体。
人们渴望一个更加清晰、稳定、能够保障自身权益并明确义务的规则体系。
秩序的呼唤,源自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源自神明的深远布局。
沈星洛高踞神座,洞察着这一切。
她深知,一个缺乏共同规则、仅凭强权或神权威严维持的团体,是脆弱且无法长久的。真正的文明复兴,需要坚实的秩序基石。
于是,又一道神谕降临,明确了编纂一部适用于整个新盟,及其所有属地的根本大法的意志。
沈星洛并未事无巨细地规定每一条法律条文——
那并非神明的职责,也扼杀了凡人自我管理的智慧。
她所做的,是提供了清晰而崇高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法典应体现理性,而非愚昧与冲动;
应追求公正,保护弱小,制裁邪恶;
应倡导互助,强调共同体意识,摒弃极端利己;
应蕴含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然的尊重,汲取旧时代毁灭的教训。
同时,她明确指示,必须彻底废除一切奴隶制、血统论和诸如“以牙还牙”式的残酷原始法则。
神谕既下,雷克迅速行动起来,牵头组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法典编撰委员会。
委员会成员皆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来自不同方面,代表着各异的意义。
其中有原“曙光”的法律学者,他们精通律法之道,有着深厚的法学底蕴;
还有工程师,他们是理性与建设的象征,凭借着智慧和双手推动着发展。
原“鹰巢”的战功阶层也在其中,他们代表着秩序与武力,以坚定的姿态维护着规则与安全。
此外,后期加入的各个幸存者团体中的长者,或智者也被纳入委员会。
这些长者有着丰富的阅历,智者则充满了智慧。
他们代表着广泛的民意,将众多幸存者的心声和诉求带到委员会中来。
当然,委员会里还有蓝玥。
她作为神明意志最直接的体现者,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在这个法典编撰的重要工作中,她的存在至关重要,仿佛是连接神明与众人的桥梁,为法典的制定指引着方向。
编撰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不同的理念和利益诉求,在委员会中激烈碰撞。
有的代表倾向于严刑峻法,以强大的威慑力确保秩序;
有的则希望法典更加宽松,给予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
关于财产分配、权利义务的具体界定,更是争论的焦点。
蓝玥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且特殊的角色。
她对具体条款的法律细节并不擅长,但她牢牢把握着一条不可动摇的红线——
所有条款,必须绝对符合沈星洛所启示的基本原则。
当争论陷入僵局,她往往会起身,目光扫过全场,声音冰冷而坚定:
“此条是否违背了吾神所言的‘公正’?”
“此款是否助长了‘利己’而非‘互助’?”
“吾神厌弃奴隶制,任何变相的奴役条款,都不应存在!”
她的存在,恰似高悬于委员会上空的守望之眼,时刻审视着,确保法典编撰工作沿着神谕指引的轨道前行。
她内心的偏执与对神明的绝对虔诚,在此时化作坚不可摧的壁垒,有力地扞卫着核心原则,不容许有丝毫偏离。
在之后的数月里,委员会成员们围绕着法典,展开了无数次激烈的争论!
随后又一次次精心修改、细细打磨。
当遇到困惑之处,他们甚至数次虔诚祈祷,渴望神明能给予哪怕一丝模糊的启示。
而沈星洛也在适当的时候,给出了最低限度的方向性提示。
历经这番艰辛的过程,一部足以开启全新纪元的《新纪元法典》终于问世,它承载着众人的心血与对未来的期许。
法典开宗明义,在第一页就以庄重的文字写道:
“此世之秩序,源于生命复苏之神洛神之意志,旨在指引迷途之羔羊,重建理性之文明。”
这短短一句话,奠定了法典的神圣性与终极目的。
它宣告了新盟秩序的来源并非任何凡人强权,而是神明的恩赐与指引。
法典正文则详细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财产权、契约精神、婚姻家庭、生产分配、犯罪行为与量刑标准等等。
它确实体现了沈星洛所要求的理性、公正、互助与敬畏。
刑罚废除了行刑和残忍的处决方式:
以劳动改造和限制权利为主;
明确保护私有财产,但也强调了在重大危机下的征用与共享义务;
特别设立条款保护环境与生态恢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