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明丞清醒过来时,【财务总署顾问明丞遇刺案】早已尘埃落定。
至于真凶是谁有那么重要吗?
白可久迫于财务总署的沧委员和沈桉双重施压下,将这重罪名安到某个被捕多日的军统细作头上,草草处决,可以向上边交差就好。
明丞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白可久此人刚愎自用,心胸狭隘,多疑敏感,虽然他对日本人阿谀谄媚,对同胞无恶不作。
但说的难听些,白可久称不上是个聪明人,就算有些聪明,都是自作聪明。明丞预料到他的行为并加以利用,并非难事。
然而,一想到就是这样反复无常的叛徒小人,出卖了三十多名师生,明丞心里立马不痛快了起来。
沈楠正拿着结海楼的食盒把从几片焖白菜拨到碟子里,瞥见明丞眉头紧蹙,他的动作不由得一顿。
明丞见状便若无其事地转移话题说:“清清的文笔越来越好了,文笔犀利简洁——”
明丞指着李尔清对自己遇刺现场的报道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再配上几张自己鲜血淋漓的照片,也不知作者和读者阅读时,会不会感慨一句:“一刀没捅死这狗汉奸,苍天无眼!”
“二哥儿,您还笑得出来。”沈楠嗤笑一声说,“福子这妹妹,她十句里面有八句都在明刺暗讽:这就是一个汉奸的下场!”
“说明清清的思想认知非常正直嘛,难不成让她对我这个汉奸深表同情?”明丞笑容不减。
李尔清这篇文章就是小宫刻意提醒下而衍生的产物,也多亏有她这样的记者,让明丞在大众面前彻底坐实汉奸的名声,也让以财务总署沧委员为首那群人把明丞视为同类,甚至让警察局的温徇财拨出一队警力保证明丞的安全。
沈楠看到明丞一副“这一刀捅的非常值”的表情,他心里立即不舒服起来,他现在最见不得明丞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儿!
沈楠把病房门锁紧,坐到病床上对着明丞郑重其事地说:“【东风】同志,我代表组织很严肃地批评你,你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我不就解释过了嘛。”明丞仿佛做错了事后对担心他的人露出讨好的笑容,“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我不这样做,小宫和那个女文员就会暴露,我也会陷入僵局,那是我能想到最好的对策。”
“福子当时就在那儿,我只差二十分钟就能到场,有啥事儿不能和我们商量?”沈楠害怕被别人听到,一直压低声音,所以飘到明丞的耳朵里显得有些沙哑,“您甭告诉我说,那会儿您慌了神,想不到别的法子了。我看你就是……”
就是什么?
自寻死路?
这些天,沈楠一直想质问明丞这十年间,每每午夜梦回,他的精神状态究竟被折磨到何等程度,需要服用药物才能安然入眠。
他是不是真的就……
“南山,我承认我的计划出了纰漏,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在手术中产生药物排斥反应,让你担心了,对不住。”明丞又流露出了十年前隐瞒小姑明沁时的内疚感,然后他淡淡地笑道:
“但是,正因为有你们在,我才能安心地施行那么冒险的计划,总感觉就算把事儿弄露怯了,也有你帮我兜底儿。否则光有小宫在,我也没这么胆儿大。”
明丞表现出的是一个信仰坚定的党员,心智比他们任何一人都要成熟稳重,而且理智强大。
沈楠对于心中的疑问不敢深思,不敢再问。
于是,沈楠扯回话题问:“您说的那批【国防献金】是咋打算?”
“你不是说,最近陈三愿狮子大开口,要的进货价越来越高,弄得你和福子挺狼狈的。”明丞忽然问起了另一件毫不相干的事情。
让沈楠愣了愣,顿时嘟囔说:
“陈三愿眼见《租借法案》老美对军火管控越来越严,他就坐地起价,连药品的价格都趁机敲我竹杠,要是我和他谈不拢他就转投日本人了,真是吃相难看。我现在手头上没那么多钱……”
“你估摸那批【国防献金】能跟陈三愿换多少车药品?”明丞问。
“能再让老金的运输队再拉个二十来回吧……”沈楠猛然反应过来,看向明丞惊喜地说,“您想用【国防献金】跟陈三愿做交易?”
“嗯。”明丞点头回答,“我在想能不能截万中庸的和,将这批金子真正地用于抗战。”
这是小宫初次向明丞提及此事时,明丞心中就有了属于【东风】的想法。
沈楠亦是赞同地说:“毕竟经过重庆方面的手,这批金子流到抗战战场上换成战士们的口粮和药品,能有三成就不错了。”
想当年,沈楠在奉系部队里也见识过,因为军费问题后勤部的人跟上面的特派员闹得不可开交的。
究其原因,一部分军费莫名其妙地从账面上消失不见,流入谁的口袋里就不得而知。
明丞以前亦是听大嫂温宁音唠叨过,她也响应过捐钱买飞机抗战的号召,将演戏的片酬捐了大半。
结果后来听说,这笔钱全成了宋夫人的胭脂钱,气得温宁音直骂:“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凡衙门里能有一个清官把钱用到干净地方,老娘跟他姓。”
两个人心有灵犀地想到了同一件事,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笑。
“哎,小宫来了。”沈楠忽然听到房外的脚步声就说,“无事不登三宝殿,他肯定找你商量事儿来的。我先躲躲——”
见明丞面露茫然,沈楠顿了顿就说:“免得你俩又闹出啥幺蛾子,你被捅腰子……”
看着沈楠一溜烟儿地躲进病房屏风后,惹得明丞无奈地笑了笑。
小宫进来后就不见外地说:“伙食不错嘛,刚才沈楠又给你送温暖了吧。”
“嗯,他刚走了十分钟。”明丞神色自若地说。
“啧啧,您过的是舒坦,我差点儿被【醉春烟】宰了为您陪葬。”小宫忿忿不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