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星澜不动声色地协助陈明博士他们调试完设备,直到科研小组收拾工具离开,她才借着和顾青舟一起返回农园的机会,将声音压得极低:
“青舟,刚才陈博士安装设备的时候,对面山腰的树林里,有镜片反光,很可能是有人在用长焦设备偷拍。”
顾青舟脚步未停,眼神却瞬间锐利起来,他微微颔首,表示知晓。“知道了。看来他们对我们和农科院的合作也很‘关心’。”
回到办公小屋,顾青舟立刻打开电脑,调出了农园周边几个关键位置的监控画面(这是在之前舆论风波后,他们为了自保而增设的)。对面那片山林范围太大,监控无法全覆盖,但至少能记录下是否有车辆或人员频繁出入那片区域。
“偷拍的目的,无非是想捕捉一些他们认为是‘证据’的画面,比如我们所谓的‘特殊操作’,或者试图从农科院的监测活动中找到破绽。”顾青舟冷静分析,“既然他们想在舆论上做文章,那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他看向沈星澜,眼神沉稳:“还记得我之前准备的科普文章吗?是时候系统性地发出去了。不仅要澄清谣言,更要主动塑造‘星火’专业、透明、致力于生态农业的正面形象。我的几个媒体朋友和农业领域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已经准备好了。”
沈星澜点头:“好,你来安排。用事实和专业知识说话,比我们空口辩解有力得多。”
很快,一系列署名“顾青舟”或由他提供核心内容的文章,开始在有影响力的农业专栏、科普平台和部分财经媒体上陆续发布。文章没有激烈地驳斥谣言,而是从植物生理学、土壤生态学、有机农业实践等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优质农产品形成的科学原理,间接解释了“星火”蔬菜品质优异的多种可能性(包括品种优选、生态管理、区域小气候等),并再次强调了“星火”开放、欢迎监督的态度。文章旁征博引,数据翔实,逻辑严密,展现出极强的专业素养,与之前网络上那些情绪化、缺乏依据的指控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些文章的发布,在关注食品安全和农业发展的圈层内引起了良好反响,进一步巩固了“星火”在理性消费者和专业人士心中的地位。
然而,林薇的攻势并未仅止于暗处的窥探和舆论的间接影响。她很快找到了一个新的、更为阴险的突破口。
几天后,由县里牵头组织的一次关于“本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座谈会上,沈星澜、顾青舟作为“星火农园”的代表,与林薇及其“林氏资本”团队,以及县里几位领导,坐在了同一张会议桌上。
会议前半段还算正常,各方就政策支持、市场拓展等议题进行交流。轮到林薇发言时,她先是高度赞扬了县里对农业的重视,然后话锋一转,笑容可掬地看向顾青舟:
“说到专业人才,顾少……哦,抱歉,瞧我这记性,应该叫顾先生了。”她故作姿态地掩口轻笑,声音不大,却足以让桌上所有人都听清,“顾先生当年在京城,可是我们这个圈子里公认的青年才俊,没想到为了支持星澜的田园梦想,真是舍弃了整个京城的人脉和前景,跑到我们这小地方来了。这份为了……理想付出的勇气,真是令人钦佩。”
她的话语看似褒扬,实则句句带刺。“顾少”这个称呼,刻意点出顾青舟与她属于同一个高高在上的“圈子”,而与在座其他人,尤其是与沈星澜,划清了界限。“舍弃整个京城”更是暗指顾青舟付出了巨大代价,潜台词便是“这份付出能持续多久?”“是否值得?”
沈星澜握着笔的手微微一紧,她能感觉到桌上几位领导投来的、带着探究和一丝微妙变化的目光。
顾青舟面色不变,甚至连嘴角礼貌性的弧度都没有改变,他平静地回应:“林总过誉了。选择哪里发展,从事什么事业,取决于个人的志向和判断。我觉得在白云村,和星澜以及乡亲们一起探索生态农业的未来,很有意义,也很有前景。谈不上舍弃,只是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路。”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将个人选择归结于志向和前景,轻描淡写地化解了林薇话语中的陷阱。
林薇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笑容依旧完美。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她几次故意将话题引向一些只有特定圈子才熟知的投资案例、行业术语或者人物轶事,并自然地与顾青舟交流,仿佛两人是默契的老友,无形中将沈星澜排除在这场“高端”对话之外。
“顾少,还记得上次在xx会所,李公子提到的那个碳中和农业项目吗?我觉得跟我们现在谈的有点类似……”
“听说王家的三小姐最近也投资了一个有机农场,玩法挺新的,顾少你有听说吗?”
每一次,顾青舟都只是简短地、客套地回应一两句,便迅速将话题拉回本次会议的正式议题,或者巧妙地将话头递给沈星澜:“这方面,星澜和我们的合作社更有实践经验。”“这个模式,星火农园已经在尝试了,效果不错。”
他用自己的方式,明确地告诉所有人,也告诉沈星澜——他的立场和归属在哪里。
沈星澜起初确实感受到了一瞬间的隔阂和不适,那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并不好受。但当她看到顾青舟一次次不着痕迹地将话题拉回,感受到他在桌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给予无声的支持时,那份不适便迅速消散了。
她抬起头,迎着林薇看似无意扫过的目光,露出了一个坦然甚至带着一丝怜悯的微笑。这种依靠划分圈子来彰显优越、打击对手的手段,在她看来,低级而又可悲。
座谈会结束,离开会场时,林薇走到沈星澜身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带着一丝伪装的惋惜,轻声道:“星澜,有些圈子,不是挤进去就能融入了。顾少那样的人,见识过顶层的风景,你觉得他真的能安心待在这小小的田园里吗?新鲜感过去了,剩下的,可能就是落差和厌倦了。”
沈星澜停下脚步,转头直视着林薇,眼神清澈而坚定:“林薇,你永远在用你的尺子衡量别人。但你不是他,你也不懂我,更不懂我们正在守护和创造的的东西。田园或许在你眼里很小,但在我和青舟心里,它承载的世界,比你想的要广阔得多。”
说完,她不再理会林薇瞬间僵住的脸色,转身与等待她的顾青舟并肩离开。
这一次的交锋,让沈星澜和顾青舟的关系,在外部压力的淬炼下,变得更加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