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镇的老槐树下,高祖的百岁寿宴正热闹举行。院子里摆满了圆桌,镇上的乡亲们都赶来祝寿,连在外工作的家族成员也特意赶回。寿宴开场前,祖父牵着高祖的手,走到院子中央的香案前,香案上摆着三块木质牌匾,分别刻着“勤”“诚”“善”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是林家传承了百年的家训。“爹,今天是您的百岁寿辰,咱们林家子孙再拜家训,牢记祖训,不忘初心!”祖父话音刚落,家族成员齐刷刷地站成一排,对着牌匾深深鞠躬。这一幕,仿佛穿越了时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林家对“勤、诚、善”的坚守从未改变。
“勤”是林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从曾祖推着独轮车去粮站领稻谷,到父亲凌晨三点就去邻县收粮;从祖父在加工坊里日夜操劳,到堂兄在电商仓库里打包发货,“勤”字早已融入林家子孙的血脉。记得小时候,每天天不亮,祖父就会起床,先是打扫院子,然后去田地里查看庄稼,回来后再去加工厂看看生产情况。他常说:“人勤地不懒,只有肯吃苦、肯出力,才能把日子过好。”在祖父的影响下,家族成员都养成了勤劳的习惯。父亲经营企业时,每天第一个到厂里,最后一个离开;姑姑在卫生院工作,总是提前到岗,把病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刚上小学的小侄女,也学着自己整理房间、帮家里做家务。
改革开放初期,林家加工坊规模小、资金少,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只能靠“勤”。祖父和父亲每天起早贪黑,既要去各村收粮,又要在厂里加工,还要拉着大米去城里卖。有一次,为了赶在春节前把一批大米送到客户手中,父亲和工人们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终于按时完成了订单。客户感动地说:“林老板,你们真是太勤劳了,以后我们的大米就从你们家订了。”靠着这份勤劳,林家加工坊渐渐发展壮大,从一个小作坊变成了现代化的企业集团。即使到了现在,企业规模大了,条件好了,家族成员依然保持着勤劳的作风。堂叔在上海创办公司时,也是从最基层做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靠着勤劳和努力,把公司做得有声有色。
“诚”是林家赢得信任的基石。祖父常说:“做生意要讲诚信,做人更要讲诚信。不能骗人,不能坑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林家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诚”字贯穿始终。有一次,加工车间的工人不小心把一批质量稍差的大米混入了优质大米中,准备装车运往超市。父亲发现后,立刻下令停止装车,把这批大米全部挑拣出来。工人不解地说:“老板,就这一点,混在里面也没人知道,何必这么麻烦呢?”父亲严肃地说:“做生意不能投机取巧,欺骗客户就是砸自己的招牌。今天我们骗了客户,明天客户就不会再相信我们了。”他亲自把挑拣出来的大米降价处理,还向超市老板道歉,解释情况。超市老板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更加信任他,把更多的订单交给了林家企业。
在电商业务开展初期,有一次因为物流问题,一批大米在运输过程中受潮变质,客户收到货后纷纷投诉。表妹看到投诉后,立刻向父亲汇报。父亲当即决定:“所有收到变质大米的客户,我们都无条件退款,并且重新给他们寄一批新的大米,还要向他们道歉。”表妹有些犹豫:“老板,这样一来,咱们会损失很多钱的。”父亲说:“钱损失了可以再赚,但诚信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要对客户负责,不能让客户受损失。”就这样,林家企业不仅没有因为这次事故失去客户,反而因为诚信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任,网店的好评率越来越高。
“善”是林家传承不息的美德。高祖常说:“做人要善良,要多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林家成员一直践行着“善”的家训,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有困难的人。镇上有位孤寡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曾祖每天都会去看望她,给她送水送药、打扫卫生,坚持了十几年,直到老人去世。父亲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资助镇上的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有个叫小明的学生,家里条件不好,面临辍学的困境,父亲得知后,不仅资助他的学费,还经常鼓励他好好学习。小明不负众望,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还回到了青石镇,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地震和疫情期间,林家更是展现了“善”的担当。地震时,家族成员积极参与救援,捐钱捐物,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疫情时,父亲抢购口罩捐给一线工作人员,姑姑主动投身防疫工作,家族企业开展“无接触配送”服务,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镇上的困难群众王大爷,因为生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生活陷入困境。父亲得知后,不仅给了他一笔慰问金,还安排他到家族企业的种植基地工作,让他有了稳定的收入。王大爷感动地说:“林家真是大好人啊,要是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时代变迁中,林家的生活方式、经营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勤、诚、善”的家训始终没有变。以前,家族成员靠种地、加工粮食为生,现在,他们涉足电商、乡村旅游、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但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勤、诚、善”。祖父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每天练习书法,他最喜欢写的就是“勤、诚、善”三个字,并且把这三个字送给每一个晚辈,希望他们能牢记家训,传承优良传统。
有一次,家族召开会议,讨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堂兄提议引进一项新的技术,虽然这项技术能带来很高的利润,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叔叔有些犹豫:“这项技术风险太大了,咱们还是稳一点好。”父亲说:“做企业就要敢于尝试,但无论尝试什么,都不能违背‘勤、诚、善’的家训。只要我们勤劳努力,诚信经营,善良待人,就算遇到困难,也一定能克服。”最终,家族成员达成共识,决定引进这项技术,同时加强管理,确保技术能够顺利应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项技术很快就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家族的晚辈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勤、诚、善”家训的影响。晓雅在美国留学期间,始终保持着勤劳的习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一次,她在小组作业中发现组员有抄袭行为,立刻指出并要求组员重新完成。组员不解地说:“这只是一次作业,何必这么认真呢?”晓雅说:“做人要讲诚信,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不能这样做。”她的认真和诚信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梓轩在国外工作时,看到有同事欺负新来的员工,主动站出来为新员工说话,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环境。他说:“咱们林家的家训是‘善’,看到别人有困难,就要伸出援手。”
家族团聚日那天,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起“勤、诚、善”的家训,都有很多感慨。高祖说:“我活了一百年,见过很多人和事,那些不勤劳、不诚信、不善良的人,最终都没有好结果。咱们林家能传承百年,靠的就是‘勤、诚、善’这三个字。”祖父也说:“时代在变,但家训不能变。希望咱们林家的子孙后代,都能牢记这三个字,把林家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父亲接过话茬:“我们要把‘勤、诚、善’的家训融入到企业的发展和家族的生活中,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