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风就任市长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千湖市的每一个角落。市长办公室的电话、访客、文件呈报量,以几何级数增长。这里不再是副职时期的协调中枢,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决策核心。李鸣风迅速调整状态,将自己投入到这片更深、更广、也更汹涌的权力海洋中。
新市长上任的“第一把火”——安全生产和营商环境整治,并非说说而已。李鸣风深知,政令不出是最大的失败,必须用雷霆手段树立权威,确保政令畅通。
他让市政府督查室牵头,联合纪委、组织部,成立了数个暗访检查组,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对全市重点企业、工业园区、政务大厅进行突击检查。
结果触目惊心。一份份带着现场照片和视频的暗访报告直接摆上李鸣风的办公桌:某区安监局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记录造假;某县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刷手机,对群众咨询爱答不理;甚至还有个别执法人员,在明达化工事故善后期,依旧向受影响的小企业暗示索要“辛苦费”……
李鸣风震怒。他没有选择内部消化,而是在一次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上,直接将暗访发现的典型案例做成ppt,当场播放!
会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被点名的地区和部门负责人面红耳赤,如坐针毡。 “这就是我们某些干部的工作状态?!这就是我们天天喊的‘优化营商环境’?!这就是我们用鲜血换来的‘安全教训’?!”李鸣风的声音冷得像冰,敲击着每个人的神经,“我现在宣布处理决定:” “安监局那名干部,立即停职,由纪委监委介入调查!” “政务中心涉事人员及分管领导,全市通报批评,年度考核一票否决!” “涉嫌索贿的执法人员,立刻移送司法机关!” “相关区县和部门,一周内拿出深刻检查整改报告,报我本人!”
处理之快、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会场内一片肃然,所有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新市长的铁腕和绝不姑息的决心。
“处分,不是目的,也不是为了我李鸣风个人!”他目光扫视全场,语气沉痛而坚定,“是为了千湖的发展环境,是为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为了把我们定下的规矩,真正变成带电的高压线!以后,市政府督查室的暗访将常态化,发现问题,一律顶格处理,绝不手软!”
这次会议的效果立竿见影。全市各级部门的作风为之一振,推诿扯皮的少了,主动作为的多了。新市长的“不好惹”形象,迅速确立。
立威之余,李鸣风更注重立信。他深知,权威不能只靠高压,更要赢得人心。
他推动改革了市长信箱和热线办理机制,要求所有市民来信和热线投诉,必须由责任单位“一把手”签批办理,办理结果直接报市长办公室备案,他对重要投诉会随机抽查回访。他还定期(每月一次)抽出半天时间,随机挑选若干信访件,亲自接待来访群众。
这一天,他就接待了一位反映老旧小区供暖改造后温度不达标的老教师,一位投诉家门口道路长期破损无人维修的残疾人,还有一位为身患重病的儿子申请医疗救助的下岗女工……
他耐心倾听,仔细记录,当场责成相关区长和局长限期解决,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让群众有结果后直接反馈给他。 老教师激动地握着他的手:“李市长,没想到我真能见到您,更没想到您这么耐心听我们老百姓唠叨……” 李鸣风诚恳地说:“老人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的问题解决了,我的心才能安。”
这些画面被随行的市政府工作人员记录下来,经过适当处理后在本地新闻播出,虽然没有刻意宣传,却无声地塑造了一个亲民、务实、有温度的新市长形象,与他在会议上的铁面无私形成了鲜明对比,赢得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他还做了一件让所有副市长和部门负责人既感到压力又心生佩服的事:他要求各位副市长每周提交一份《重点工作周报》,不仅要写进展,更要写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思路。他每周日晚上会花数小时仔细阅读这些周报,并亲自用红笔写下批注和建议,周一早上返还给各位副市长。
起初,有人觉得这是形式主义,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市长的批注往往一针见血,直指要害,甚至能提供他们未曾想到的解决思路。这种高强度、高质量的互动,逼着每一位副市长都必须深入思考、狠抓落实,整个政府班子的工作效率和思考深度被强行提升了一个档次。
作为市长,如何处理与市委书记王哲的关系,是重中之重。李鸣风始终恪守规则,大事要事主动向王哲汇报请示,在公开场合坚决维护王哲的权威。
王哲对李鸣风的工作能力和态度也十分满意。他看到李鸣风不仅有能力,更有大局观,懂规矩,知进退,确实是个难得的搭档。两人逐渐形成了默契:王哲把握大方向和政治大局,李鸣风则具体负责经济发展和政府日常运行,遇有重大决策,两人事先充分沟通,再上会讨论。
这种和谐的党政关系,为千湖市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保障。
市长的日程表是以分钟计算的。从清晨到深夜,李鸣风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总是亮着。会议、批示、调研、接待……工作排山倒海般涌来。他吃饭的速度越来越快,睡眠时间越来越短。
妻子林晚秋既心疼又无奈,只能尽力照顾好家庭,减少他的后顾之忧。女儿小溪似乎也一下子懂事了很多,不再总缠着爸爸陪她玩秋千。
某个深夜,李鸣风批阅完最后一份文件,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秘书孙磊轻声进来,为他换上一杯新茶。 “市长,时间太晚了,您该休息了。” 李鸣风揉了揉太阳穴,看着窗外已然寂静的城市,忽然问道:“小孙,你说,我们这么拼,到底为了什么?” 孙磊愣了一下,谨慎地回答:“为了……把千湖建设得更好?” 李鸣风笑了笑,目光悠远:“是啊,为了对得起这个位置,对得起这份信任,更对得起这千湖的万家灯火。”
他站起身,拿起外套:“走吧,回家。明天……还有更多的事等着我们。”
走出市政府大楼,清冷的夜风让他精神一振。抬头望去,满天星斗,如同无数双注视的眼睛。
他知道,市长的权力很大,但责任更大。每一天,他都在用行动诠释着这份权力与责任的真谛——立威以明规矩,立信以聚民心,用无数个日与夜的付出,换取这座城市一点一滴向好的改变。
这条路,漫长而艰辛,但他步履坚定,义无反顾。因为他是市长,李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