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外的世界,是浓得化不开的墨色,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不知名夜鸟的啼叫和风吹过枯草的簌簌声,更衬得这荒野的静谧与空旷。帐篷内,两人并排躺在睡袋里,却都没有睡意。
王刚正拿着手机,借着屏幕微弱的光,和徐小颖发着微信。
【刚】:“帐篷搭好了,一切都好,就是外面真黑啊。”
【小颖】:“冷不冷?睡袋够厚吗?小鲸鱼刚睡着,梦里还在喊爸爸钓鱼。”
【刚】:“不冷,放心吧。让他乖,明天爸爸钓大鱼回去给他看。”
字里行间,是平淡却温暖的牵挂。
另一边,李鹏也在噼里啪啦地打着字,嘴角挂着傻笑,显然是在和沈燕腻歪。没过两分钟,他的手机屏幕亮起,悦铃声响彻小小的帐篷——是沈燕直接打了过来。
李鹏像被电了一下,立刻抓起手机,一边接通,一边嘴里说着“我出去接,信号好点”,人就灵活地钻出了睡袋,掀开帐篷帘子溜了出去。
王刚听着帐篷外隐约传来的、李鹏刻意压低却依旧能听出温柔和笑意的声音,无奈地笑了笑,继续和小颖聊了几句,便互道了晚安。他知道,这对刚刚彻底消除隔阂、感情迅速升温的恋人,有说不完的体己话。
果然,这一出去,就是半个多小时。直到王刚都感到些许困意,才听到李鹏轻手轻脚地钻回帐篷,身上带着一股子冬夜的寒气,脸上却红光满面,写满了“幸福”二字。
“聊完了?再聊下去天都要亮了。”王刚打趣道。
“嘿嘿,刚哥,这不是……汇报工作嘛。”李鹏讪笑着,迅速钻进睡袋,“睡觉睡觉,明天还得干大事呢!”
或许是因为心里惦记着水下的隔夜窝,或许是因为野外露营的新奇体验,两人睡得并不沉。当天边刚刚泛起一丝极其微弱的、鱼肚白的青色,帐篷内还是一片昏暗时,王刚和李鹏几乎同时醒了过来。
看了下手机,才清晨五点半。冬季的黎明来得晚,外面依旧昏暗。
“醒了?”王刚轻声问。
“嗯,激动得睡不着了。”李鹏的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却同样毫无睡意,“明明就睡在水库边上,还是跟小时候要春游似的。”
两人相视一笑,不再耽搁,利落地起身穿衣。拉开帐篷帘子,一股凛冽清新的空气瞬间涌入,让人精神一振。王刚拿出户外照明灯,拧亮,一束昏黄但足够照亮方寸之地的光柱刺破了黎明前的黑暗。
李鹏迅速架好相机,调整好角度。王刚站在镜头前,背后是依旧墨蓝色的天空和水库模糊的轮廓,灯光映在他脸上,带着几分野外清晨特有的清醒与期待。
他对着镜头,露出一个带着点无奈又无比真实的笑容,开口说道:“兄弟们,看看这天色,看看这环境。明明就睡在水库边上,这心里一惦记着钓鱼,还是激动得一早就醒了,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了。这可能就是钓鱼人的通病吧!”
他搓了搓有些冻僵的手,哈出一口白气,开始进入正题,语气也变得认真起来:“趁着天还没完全亮,光线不好没法下杆,先跟大家聊聊今天的情况和分析。”
他侧过身,用手示意着面前漆黑的水面:“昨天我们到这里探钓了半天,对这个水库也算有了初步了解。这片水域面积不小,鱼密度不算太高,但个体普遍不错。我们选择的这个湾子,水底有结构,有水草,是鲫鱼比较喜欢藏身的地方。昨天下午测得水深在三米多一点,这个深度在冬季比较理想,水温相对稳定。”
“最关键的是,”王刚语气加重,带着一丝自信,“昨天晚上收杆前,我们在这里打了一个重窝,做了隔夜窝!用的是混合了谷麦、酒米和商品饵的窝料,量很足。目的就是把鱼长时间地诱过来,养在窝点里。今天早上醒来后,我又补了一些窝料,进一步巩固。所以,理论上,我们这个窝点下面,现在应该是有‘存货’的。”
介绍完整体情况和战略部署,王刚开始详细介绍今天使用的“武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今天预估的鱼情——主要是以三两左右、三指大小的鲫鱼为目标,兼顾可能遇到稍大个体的——我选择的是这根6.3米长的‘渔乐拾光’小综合竿。”他拿起身边的鱼竿,在灯光下展示了一下,“长度足够覆盖我们预设的钓点,小综合的调性,腰力足够应对目标鱼,手感也好,不至于太累。”
“线组方面,”他拿起已经预先绑好的一套线组,“主线用的是0.8号,子线是0.3号。这个搭配,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灵敏度,方便捕捉冬季鱼口轻、信号弱的特点。鱼钩是5号袖钩,钩条细,重量轻,锋利,便于鱼儿吸入。”
“饵料嘛,今天不搞太复杂,就用咱们钓鱼人最熟悉、也最经典的‘老三样’(野战蓝鲫、九一八、速攻),根据水深和温度调整一下状态,以腥香为主,拉出的饵球饱满蓬松即可。”
最后,他重点讲解了浮漂的调钓思路:“水深三米多,为了保证饵料能够快速到底,避开中上层可能闹窝的小杂鱼,我选择了一支吃铅量在2.6克左右的长脚长尾鲫鱼漂。针对这里有小鱼闹,以及冬季鱼吃口轻、入口性要求高的特点,我采用了一种比较‘钝’的调钓方法——**调一目,钓三目。** 并且,我把子线剪短了,现在只有六七公分长。”
他拿起剪短的子线对着镜头示意:“子线短,信号传递更直接,更迅速,可以减少小鱼啄食的虚假信号干扰,也能让鱼在就饵时,更容易将钩饵吸入深处,让浮漂出现更真实、更有力的顿口。”
一切准备就绪,理论知识讲解完毕。东方的天际线已经染上了一抹亮眼的金色,水库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李鹏适时地把镜头从王刚身上移开,扫过泛起微波的水面,再回到王刚已经开始挂饵的动作上。
“刚哥,窝子也打了,装备也精良,分析也到位了,”李鹏开始日常互怼环节,笑嘻嘻地问,“这架势,今天目标定多少?不说破百,七八十斤总得有吧?不然对不起你这隔夜窝和这一大早的寒风啊!”
王刚熟练地拉好两颗饱满的饵料,脸上带着沉稳的笑意,也不看他,目光专注地盯着窝点:“目标?先定它个二十条目标鱼保底吧!要是这隔夜窝发威,鱼情给力,咱们再往上加!钓鱼这事儿,特别是夜钓,不能太贪心,稳扎稳打,享受过程最重要。”
他手臂一扬,钓线划破清晨微凉的空气,带着所有人的期待,精准地投向了那片孕育着希望的水域。
“开干!”
鱼钩带着饵料悄无声息地没入水中,浮漂在泛起涟漪的水面上轻轻站立。
王刚的心,也跟着那支浮漂一起,沉静了下来。
所有的分析和准备都已经做完,剩下的,就是等待,以及与水下那些精灵的博弈了。
这新的一天,在这片静谧的水库边,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