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硝烟尚未在记忆中完全散去,霜寒领的空气却已经从紧绷的杀戮转向了一种压抑着亢奋的忙碌。
阵亡者的坟茔前,新翻的冻土颜色深暗,像一道刚刚愈合的伤疤。幸存者们默默地将悲伤嚼碎了咽进肚子里,化作更沉默的力量。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停下来,就意味着下一次可能无法再守住这片用生命换来的土地。
艾薇的命令被不折不扣地执行着。老马洛派出的几支小型信使队伍,带着少量但足以救命的粮食和药品,如同投入冰原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各个方向。他们携带着一个简单而极具诱惑力的消息:霜寒领,有食物,有工作,有安全,只要肯劳动,就能活命。
与此同时,另一支队伍在天亮时分便离开了营地。这支队伍成分特殊:由卡尔带领的几名核心技术人员,他们带着粗糙的绘图板、测量绳和各式自制工具;由雷恩亲自挑选的十名最精干、最擅长野外生存和地形判断的侦察兵;以及艾薇本人。他们的目标,是地图上那条连接着领地核心区与主要矿区的生命线。
北境的寒风依旧凛冽,吹在脸上如同小刀刮过。积雪没膝,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体力。但队伍中没有一个人抱怨。侦察兵们在前方探路,用长棍试探着看似平坦的雪面下是否隐藏着冰缝,并留下标记。卡尔和他的技术员们则紧随其后,每前进一段距离,便停下来进行测量。
“这里坡度太大,如果铺设轨道,货车下行速度难以控制,上行则需要巨大的牵引力。”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看着水平仪里剧烈倾斜的气泡,皱着眉头在图纸上标注。
“绕过去。”艾薇的声音平静,不容置疑,“计算绕行增加的距离与直接翻越的成本。我们的目标是连通,不是征服自然,至少在初期不是。”
卡尔蹲下身,抓起一把冻土,用力捏了捏,又观察着两侧的地质结构:“领主,这里的冻土层深度可能超过预期。如果直接铺设,夏季表层融化会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轨道会变形。”
“记录。标注此段需要特殊路基处理,考虑加深排水沟或使用碎石垫层。”艾薇回应道。她的大脑如同一个精密的计算机,快速处理着各种信息——地形、地质、距离、潜在施工难度,并将它们转化为工程参数。
雷恩则更多地从防御角度考虑。“这个弯道视野太差,容易遭遇伏击。需要在这里设立一个哨站。”他指着一处山坳。
“同意。将哨站需求纳入规划,考虑用石材建造,兼具防御和线路维护功能。”艾薇点头,将防御需求整合进基建规划中。
勘测工作缓慢而艰苦。他们风餐露宿,夜晚只能在背风的岩石下点燃小小的篝火,挤在一起靠体温抵御严寒。
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张越来越清晰的路线图在卡尔的图纸上逐渐成型。它蜿蜒曲折,避开了最恶劣的地形,标注着一个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施工节点——需要架设简易桥梁的冰河、需要爆破的岩石障碍、需要加固的松软地段……
十天后,当这支疲惫却眼神发亮的队伍返回领地时,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一张图纸,更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蓝图。
而与此同时,领地的面貌也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第一批流民,在信使离开后的第六天,陆陆续续地抵达了。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混杂着绝望、警惕和一丝微弱的希望。有来自被裂爪鹰洗劫村庄的幸存者,有逃避繁重赋税的农奴,也有在各地佣兵团冲突中失去一切的流浪者。
老马洛展现了惊人的组织能力。他设立了简单的登记点,询问来者的姓名、原籍和掌握的技能。
没有过多的盘问,只要愿意登记,就能立刻分到一碗热腾腾的、加入了肉干和根茎的浓汤,以及一个临时安置的、虽然简陋却足以遮风挡雨的窝棚。
“活计有的是!”老马洛对着这些惴惴不安的新来者喊道,声音洪亮,带着老兵特有的让人信服的气质,“看见那边的砖窑了吗?去搬砖!看见那边的伐木队了吗?去砍树!看见那边的矿洞了吗?只要有力气,就能挣到饭吃,挣到暖和的衣服穿!在这里,不看出身,只看你愿不愿意干活!”
生存的本能压倒了一切。一碗热汤,一个避风的角落,以及明确的工作机会,迅速安抚了这些流民的不安。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领地的建设大军。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得到了初步的缓解。
艾薇回来的第二天,霜寒领历史上第一次“全民建设动员大会”在学校的棚屋里召开了。屋里挤满了人,核心成员、技术骨干、各工作队的队长,以及一些表现积极的新老领民代表。炭盆烧得旺旺的,驱散着寒意。
艾薇没有过多言辞,直接让卡尔挂起了那张精心绘制的路线图。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的目标!”艾薇指着图纸上那条蜿蜒的红线,“一条从我们脚下,通到煤矿,通到铁矿的铁路!它,将是我们霜寒领的血管!”
台下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铁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
艾薇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想象一下,一条用两根平行铁条铺成的路。一种特制的、带着轮子的车子,可以在上面跑。现在,你们用背篓背矿石,一天能背多少?如果用马拉车,在雪地里一天能拉多少?而如果用了这种轨道车,一趟拉的就比你们十天背的还多!而且更快,更省力!”
直观的对比,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想象力。尤其是那些每天都在与沉重矿石打交道的矿工和运输队成员,他们的眼睛瞬间亮了。
“修建这条铁路,需要所有人出力!”艾薇环视众人,“勘探队已经选好了路线。接下来:
第一工段,由老马洛总负责!你的任务是组织所有能调动的人力,按照图纸标记,平整路基!挖掘排水沟!铺设碎石!这是最需要力气,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部分!”
第二工段,由卡尔总负责!你的技术组,必须在一个月内,拿出合格的钢轨样品,并建立生产线!同时,设计并制造出第一批轨道平板车!
第三工段,由石爪协助!岩缝之民的战士们,你们熟悉山石。路线上的几处岩石障碍,需要你们带领爆破队进行清理!
第四工段,由雷恩负责警戒!护卫队不仅要训练新兵,还要负责所有工段,尤其是野外施工人员的安全警戒,防止魔兽和残余敌人的骚扰!”
任务被清晰地下达,责任落实到人。没有人退缩,反而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在弥漫。战争带来的阴霾,似乎被这项宏伟而具体的新目标驱散了不少。
第二天,太阳还未完全升起,霜寒领便苏醒了。但与往日不同,人群没有分散向各自的工坊或岗位,而是如同溪流汇入大河般,向着领地外围,向着那条红线标记的起点汇聚。
老马洛如同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虽然手下是一群大部分面黄肌瘦、工具简陋的流民和新兵,但他依旧气势十足。他将人力分成数队,划定区段。号子声、铁镐刨击冻土的沉闷声响、推车滚过地面的吱呀声……构成了建设交响曲的序章。
在领地边缘新建的、规模扩大了一倍的铁匠工棚里,卡尔和技术组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钢轨,并非简单的将铁水铸成长条。它需要足够的强度、韧性和平直度。
“碳含量!关键是碳含量!”卡尔对着几个负责冶炼的组长吼道,“按照领主给的参考范围,严格控制!每一次投料都要记录!”
他们设计了简单的模具,尝试着浇铸出截面为“工”字形的钢轨雏形,然后趁热进行反复的锻打和延展,以细化内部结构。巨大的手动锻锤在众人的合力下拉起,落下,发出有节奏的轰鸣,火星四溅。每一次成功的锻打,都引来一阵小小的欢呼。
而在更远的山区,偶尔会传来一声沉闷的爆炸巨响,那是石爪的爆破队在清理障碍。每一次爆破成功,都意味着路线又向前推进了一小段。
艾薇穿梭在各个工段之间。她会在路基工地,亲手示范如何更省力地使用杠杆撬动巨石;她会在铁匠工棚,和卡尔一起分析失败的钢轨样品,寻找问题所在;她也会在爆破现场,与石爪和雷恩一起评估风险。
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根定海神针。看到她,那些因为疲劳或困难而心生懈怠的人,便会重新鼓起干劲。
钢铁的意志,开始渗入冰冷的冻土。一条承载着生存与发展希望的钢铁脉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霜寒领的躯体下,顽强地向着资源的心脏延伸。每一天,那象征终点的矿区,仿佛都离领地更近了一些。希望,如同铁匠炉中沸腾的铁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翻滚、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