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日,上午9点整。三亚崖州湾深海装备码头的防波堤外,湛蓝的海面上泛起细碎的金光,“探索一号”母船的灰色船身破开晨雾,缓缓驶入泊位。船舷两侧悬挂的“深海之眼”任务旗帜猎猎作响,甲板上,陈阳扶着栏杆远眺,三个月前从这里出发时的紧张与期待,此刻已化作任务完成后的踏实——马里亚纳海沟的惊涛骇浪、亚特兰蒂斯遗迹的神秘石碑、仙族战舰的紫色炮火,都成了脑海中清晰却不再灼热的记忆。
“陈队,灵能恢复得怎么样?”马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穿着深蓝色的作训服,手里拿着一份机甲护航计划表,“刚才医疗组说你的灵能核心波动已经稳定在8.2单位,差不多恢复到巅峰状态的九成了。”
陈阳转过身,笑着接过马宏递来的温水:“多亏了林岚研发的灵能修复剂,比之前的营养液效果强太多。对了,三国机甲护航的事谈得怎么样?”
“还在磨细节。”马宏揉了揉眉心,指着计划表上的红色标注,“俄罗斯的‘北风之神’机甲队要求负责中亚段的护航,美国的‘自由者’小队坚持要走太平洋航线,两边都担心对方的防御盲区会给watcher可乘之机。不过张杰队长已经跟联合国那边协调了,明天论坛上应该能定下来。”
说话间,“探索一号”已稳稳靠岸。码头两侧早已挤满了人,有穿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有举着相机的媒体记者,还有联合国灵能技术监督委员会派来的专员——他们都是为了第四节点的探测成果而来。张杰走在队伍最前面,手里紧紧攥着那份蓝色封面的“第四节点探测报告”,封面的烫金字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张杰先生,能透露一下探测队在海沟发现了什么吗?”记者们立刻围了上来,话筒几乎递到了张杰面前,“网传你们遭遇了仙族战舰,这是真的吗?”
张杰笑着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所有探测成果都会在明天的‘全球深海探测论坛’上正式发布,包括灵能涌泉的具体数据、亚特兰蒂斯遗迹的初步研究,以及……我们制定的第四节点修复方案。至于仙族战舰,确实有过接触,但我们成功击退了对方,探测任务没有受到影响。”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联合国专员立刻上前,与张杰低声交谈起来——他们显然对“修复方案”更感兴趣。陈阳和马宏跟在后面,看着科研人员开始卸载深潜器上的设备和样本箱,箱上贴着的“灵能涌泉样本——高纯度95.7%”标签,让路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多看两眼。
当天下午,三亚深海装备基地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修复方案的紧急会议正在进行。投影仪上显示着四大灵能节点的全球分布图,三星堆、金字塔、秦陵、马里亚纳海沟四个红点用金色线条连接,形成一个环绕地球的菱形网络。张杰站在屏幕前,手里拿着激光笔,指向海沟的红点:“根据探测数据,第四节点是全球灵能循环的总枢纽,它的灵能纯度达到95.7%,是其他三个节点的1.2倍。一旦它失效,另外三个节点的灵能会以每月5%的速度衰减,不出两年,全球灵能网络就会彻底崩溃。”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各国科研代表都在认真记录。法国代表杜邦推了推眼镜:“张杰先生,修复方案具体需要我们做什么?金字塔节点在埃及境内,我们可以协调当地政府提供场地支持,但灵能设备的运输需要多国协作——watcher在北非的活动很频繁,上个月还袭击了我们的灵能物资车队。”
“这正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张杰点击鼠标,屏幕切换到“灵能共振装置”的设计图,“修复的核心是在四大节点部署这种共振装置,它采用玛雅残骸的灵能传导技术,能将灵能频率精准调节到节点的共振频率——48.6hz,再通过玄玉璧同步激活,就能重新打通全球灵能循环。”
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林岚抱着一台银色的设备走了进来。设备约半人高,表面布满螺旋状的灵能管路,顶部的水晶罩里悬浮着一块淡蓝色的晶体,正随着周围的灵能波动微微闪烁。“这就是灵能共振装置的原型机。”林岚将设备放在会议桌中央,手指点在水晶罩上,“里面的‘灵能调谐晶体’是用亚特兰蒂斯灵能核心磨制的,能捕捉到节点的微弱灵能信号,自动校准频率,误差不会超过0.01hz。”
她按下设备侧面的按钮,水晶罩里的晶体突然亮起,一道淡蓝色的光束射向屏幕上的节点分布图,四个红点瞬间同步闪烁起来。“我做过模拟测试,只要四大装置同时启动,就能形成‘灵能闭环’,将节点的灵能传输效率提升30%。”林岚的语气带着一丝自豪,“而且装置的能耗很低,一台设备用一块灵能晶体就能运行半年,不需要频繁更换。”
“如果某个节点的装置被watcher破坏了怎么办?”俄罗斯代表伊万诺夫问道,他的目光落在设备的防护装甲上,“仙族既然想摧毁第四节点,肯定会重点攻击这些装置。”
“装置的外壳用了三层灵钛合金,能抵御金丹期的灵能攻击。”林岚调出防护测试数据,“我还加装了‘灵能自毁程序’,一旦被强行拆解,核心部件会自动销毁,不会泄露技术。另外,马宏队长已经制定了护航计划,会协调中、俄、美三国的机甲队,全程保护装置运输。”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马宏,他立刻站起身,将护航计划表投影到屏幕上:“我们分四条路线运输装置:中国机甲队负责秦陵和三星堆节点,俄罗斯机甲队负责从欧洲到埃及的金字塔节点路线,美国机甲队负责从美洲到马里亚纳海沟的路线,每条路线配备10台‘应龙-2号’机甲,24小时不间断巡逻。”
他指着计划表上的红色区域:“这是watcher的高频活动区,我们会提前部署灵能雷达,再安排2台‘应龙-3号’作为支援,一旦发现异常,15分钟内就能赶到。”
会议进行到傍晚时,陈阳提出要现场测试共振装置的可行性。众人移步到基地的灵能测试场,场中央矗立着一个模拟节点的装置,表面覆盖着与马里亚纳海沟节点相同的灵能涂层。陈阳站在共振装置前,双手按在设备的灵能感应区,深吸一口气,体内的灵能缓缓注入设备。
水晶罩里的晶体瞬间变成金色,与模拟节点的灵能波动产生强烈共鸣。测试场的灵能监测仪开始疯狂跳动,屏幕上的灵能强度曲线从1.2单位飙升至8.9单位,且始终稳定在48.6hz的频率上。“成功了!”林岚兴奋地喊道,“灵能传输效率达到92%,完全符合预期!”
陈阳缓缓收回灵能,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里满是坚定:“我能感受到模拟节点的‘灵能通道’被打通了,就像水流重新汇入江河——真实节点激活后,效果肯定会更好。”
当天晚上,基地的休息室里,张杰正在整理探测报告,准备明天论坛上的发言。突然,马宏带着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人走了进来,那人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张杰队长,这位是蛇眼组织的倒戈成员,他有重要信息要告诉你。”马宏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凝重。
那人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疤痕的脸,眼神里满是警惕。“我叫老K,之前是蛇眼组织的灵能探测器操作员。”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加密U盘,放在桌子上,“我偷听到了仙族的计划——他们不是要等2023年,而是想在今年12月摧毁第四节点!”
张杰的心脏猛地一沉,他立刻插上U盘,屏幕上显示出一段模糊的录音,里面传来沙哑的声音:“……12月满月时,月球反灵能场强度达到峰值,正好能压制第四节点的灵能……届时启动‘蚀骨弹’,彻底摧毁灵能涌泉……”
“消息可靠吗?”张杰紧紧盯着老K,“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们?”
“蛇眼组织抓了我的女儿,逼我为他们工作。”老K的声音带着颤抖,“但我不想看着地球被毁——我偷了这份录音,今晚就要带女儿逃去国外,以后再也不碰灵能的事了。”
马宏送走老K后,张杰立刻拨通了联合国灵能技术监督委员会的电话。“我们必须把修复任务提前。”张杰的语气不容置疑,“原本计划12月激活装置,现在要改到11月,赶在仙族动手前完成修复。”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奥尔森主席的声音:“我会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协调各国提前部署。不过11月是埃及的雨季,金字塔节点的施工会有困难;马里亚纳海沟的台风季也没结束,装置运输风险很大。”
“困难再大也得克服。”张杰看着屏幕上的灵能节点分布图,“我们没有时间了——如果12月第四节点被毁,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7月4日上午,“全球深海探测论坛”在三亚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当张杰在台上发布第四节点的探测成果,并宣布修复任务提前至11月时,全场哗然。各国代表立刻展开激烈讨论,有人担心时间太紧无法完成准备,有人提议增派更多机甲护航,还有人建议共享灵能设备的生产技术,加快共振装置的量产。
论坛的茶歇时间,杜邦找到张杰,递给他一份合作协议:“法国马赛的灵能设备工厂可以协助生产共振装置的零部件,我们有最先进的灵钛合金加工技术,能把生产周期缩短20%。”
伊万诺夫也走了过来,拍了拍张杰的肩膀:“俄罗斯会提前启动西伯利亚的灵能雷达站,覆盖整个欧亚大陆的运输路线,一旦发现watcher,我们的‘北风之神’机甲队5分钟内就能出动。”
美国代表艾米丽则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愿意提供‘灵能卫星定位系统’,能实时追踪装置的运输位置,精度达到1米,确保不会被watcher偷袭。”
看着各国代表积极协作的场景,张杰突然想起了在马里亚纳海沟的那个夜晚——陈阳用灵能漩涡困住仙族战舰,李哲抢修推进器,周建操控深潜器撤离……人类之所以能在一次次危机中挺过来,靠的就是这种在绝境中团结一心的力量。
论坛结束后,张杰、陈阳、林岚、马宏站在会议中心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的大海。海面上,“探索一号”母船正缓缓驶离码头,准备前往青岛深海基地,那里将开启灵能共振装置的量产。
“还有四个月。”陈阳轻声说道,他的目光望向天空,仿佛能看到月球背面的仙族基地,“我们要在四个月内完成装置研发、量产、运输、部署,时间太紧了。”
“但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林岚笑着说,她手里拿着一份零部件采购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国工厂的名字,“法国、俄罗斯、美国、日本……至少有20个国家愿意帮我们,这比之前的计划快多了。”
马宏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机甲队已经做好准备,明天就开始在运输路线上巡逻。我跟中、俄、美三国的机甲队长聊过了,他们都愿意24小时待命,确保装置安全送到节点。”
张杰看着三人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接下来的四个月会充满挑战——雨季的金字塔、台风季的海沟、watcher的偷袭、仙族的阴谋……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洒在海面上,将四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远处的码头边,科研人员正忙着装卸灵能设备,机甲队的训练场上传来阵阵轰鸣声,灵能工厂的灯光也已亮起——一场关乎全球灵能网络修复的攻坚战,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