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座船缓缓靠岸,他依旧是一身月白常服,风姿清雅,只是眉宇间比往日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你将他迎入中军大帐,屏退左右。
“公瑾兄此时前来,可是为柴桑‘轮换’之议?”你开门见山,深知此刻不是寒暄之时。
周瑜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你案上未来得及完全收起的江北舆图,语气平稳却带着分量:“伯符力排众议,已将‘轮换’之议暂时压下。”
你心中稍安,孙策的信任依旧是最大的屏障。
“然,”周瑜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你,“张昭等人并未罢休,只是暂时蛰伏。伯符虽信你,然朝堂物议,亦不可长久无视。你我需在曹仁身上,再取得一场无可置疑的胜利,方能彻底堵住那些悠悠之口。”
你沉默颔首,知道他所言甚是。只是,一场“无可置疑的胜利”谈何容易?曹仁并非庸才,如今警惕性极高,石滩大营兵力有限,主动寻求决战绝非明智之举。
周瑜似乎看穿了你的心思,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新野城与石滩大营之间的广阔区域:“强攻不可取,然,可智取。曹仁如今重心仍在新野城,其与我石滩大营之间,漫长的补给线与联络通道,便是其软肋。”
他的手指划过几条蜿蜒的路径:“我此次前来,带来了江夏水军最新绘制的曹军陆路补给详细路线图,以及其各中转营寨的守备情况。”
他取出一卷更为精细的帛图铺开,“曹仁为确保新野城攻势,将大部分精锐集中于前线,其后方的护卫兵力实则捉襟见肘,多依赖各地归附的豪强武装,这些武装战力参差不齐,且……未必真心效死。”
你的眼睛亮了起来,立刻明白了周瑜的意图:“公瑾兄的意思是,不再满足于小股骚扰,而是组织一次针对其补给线的、更具规模的破袭作战?调动其主力回援,为新野城解围?”
“不错。”周瑜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但此次行动,需更具章法。可选其数处关键节点,同时发动袭击,令其首尾难顾。我军则集结主力,于其回援必经之路上,设伏邀击!若能歼其一部回援之敌,则不仅可重创曹军,更能极大缓解新野城压力,此战果,足以向柴桑交代。”
此策可谓老辣!既避免了与曹仁主力硬碰硬,又通过打击其要害迫其分兵,并预设战场以逸待劳,将战术行动提升到了战役层面。
“只是,”你沉吟道,“同时袭击多处节点,需精确情报与协同指挥,且设伏地点需极其隐秘,若被曹仁识破,恐反受其害。”
“所以,此事需你我精诚配合。”周瑜看向你,目光沉静,“袭击节点,可由你石滩大营派出精锐,分路执行,蒋钦、周泰皆可独当一面。设伏主力,则由我亲率江夏水军精锐,秘密登陆,隐于预设地点。情报传递、时机拿捏,需分毫不差。”
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庞大计划,成功的核心在于默契与执行。你与周瑜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断与信任。
“此外,”周瑜压低了声音,“荆州通道之事,我已知晓大概。伊籍此人,素有清名,或可一用。然刘景升处,不可寄予过高期望。我等需做最坏打算,即荆州按兵不动。届时,我军此番破袭,便是新野城唯一的希望。”
你心中一凛,重重颔首:“我明白。赤崖渡那边,我会加派人手,确保通道畅通,并持续向伊籍施压,至少……要让曹仁感觉到来自荆州的威胁,使其不敢全然无视侧翼。”
“善。”周瑜点头,“如此,双管齐下,或可收奇效。”
计议已定,你们立刻投入紧张的筹备。你与周瑜对着地图,反复推敲袭击目标、兵力分配、行军路线、伏击地点以及彼此联络的方式与暗号,直至深夜。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仔细斟酌,务求万无一失。
当周瑜最终离开你的大帐,返回座船进行水军方面的调度时,天色已近黎明。你毫无睡意,独立帐外,望着东方微露的晨曦。
一场关乎新野城存亡,也关乎你在江东地位的决定性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你知道,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也是最好一次机会,能够在不暴露自身真实立场的情况下,给予刘备决定性的援助。
成功,则江北局势或将逆转,失败,则万事皆休。
你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感受着袖中玉骰传来的微弱暖意,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无论成败,此战,必须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