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凡那平静却坚定的话语,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滴入了一滴冷水,瞬间在广场上每一位官员的心中炸开。
拒绝了!
他竟然真的拒绝了北境都督和兵部侍郎这等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实权要职!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更加汹涌的暗流。文武百官神色各异,心中念头电转。
一些老牌勋贵和文官首领,如司徒家主之流,在最初的错愕之后,眼底深处反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此子不掌实权,便少了太多直接的利益冲突与威胁,虽是殊荣加身,终究像是被高高供起的泥塑神像,少了根基。
而军中一些本就敬佩丁凡实力的将领,如镇北王南宫烈,脸上则流露出明显的惋惜之色。他们深知丁凡之能,若其能执掌北境或入主兵部,必能极大提升王朝军力,扫清北境残余隐患。如此选择,在他们看来,实在是浪费了一身惊世骇俗的本事。
皇帝南宫明端立于白玉阶顶,冕旒遮挡了他部分神情,但那一瞬间的凝滞,以及眼底翻涌的复杂光芒,依旧被少数有心人捕捉到。他放在龙袍广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叩动了一下。
失望吗?或许有一些。他确实存了将这柄绝世利刃纳入掌中,化为王朝定海神针的心思。
但更多的,是一种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释然,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警惕。
此子,绝非池中之物。他的野心,或者说他的追求,早已超越了这王朝权位的藩篱。
南宫明是何等人物,执掌王朝百年,心思何等通透。他瞬间便明白了丁凡的潜台词:我愿为国效力,但不受束缚;我接受荣誉,但不融入体系。
“年少德薄?性情疏懒?”南宫明心中微微摇头,这等托词,不过是双方心照不宣的台阶罢了。真正的原因是,这天火王朝的庙堂,容不下他这条志在九天的真龙。
短暂的沉默,仿佛过去了很久。整个广场的空气都仿佛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皇帝与丁凡之间逡巡。
终于,皇帝南宫明缓缓开口,声音依旧保持着帝王的威严与平和,听不出丝毫愠怒:
“爱卿过谦了。”他目光深邃,看着台阶下那身姿挺拔、目光清澈却深不见底的年轻人,“黑铁关、赤岩山、落凤坡……这一场场血战,早已证明爱卿之能,绝非‘德薄’、‘疏懒’可言。朕,信得过你。”
他话锋微微一顿,给了众人消化的时间,也给了自己思忖的余地。
“不过……”南宫明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慨叹,“人各有志,不可强求。爱卿既然心向大道,志在逍遥,朕若以俗务相累,反倒显得朕不近人情了。”
他脸上重新浮现出那抹和煦而威严的笑容,仿佛刚才的试探从未发生。
“好!既然爱卿愿以‘客卿’之身,护我王朝,佑我北境,朕,准了!”
“自今日起,逍遥侯丁凡,便是我天火王朝之护国客卿!地位尊崇,见官大一级!若有危难,可凭客卿令,调动境内部分资源与兵力,先斩后奏之权,朕,亦许你!”
客卿!护国客卿!
虽无具体职司,却拥有超然的地位和极大的临时权限!这同样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身份,是皇帝在丁凡拒绝实职后,所能给予的最大程度的优待与……羁绊。
既全了丁凡追求自由之心,也给了皇室一个在关键时刻能够倚仗其力量的正式名分。同时,“护国”二字,亦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与期望。
“臣,丁凡,谢陛下成全!必不负‘护国’之名!”丁凡深深一礼。这个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客卿身份,自由无束,却又拥有一定的特权,正合他意。
皇帝南宫明微微颔首,目光扫过全场百官,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论:“今日封赏已毕!望诸卿以逍遥侯为楷模,精诚团结,共保我天火江山永固!”
“臣等遵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起,为这场波澜起伏的封赏大典,画上了一个看似圆满的句号。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拒绝了实权、只要了逍遥的年轻侯爷,其未来的一举一动,必将比任何一位手握重权的都督或尚书,都更加牵动整个天火王朝的神经。
丁凡直起身,迎着无数道复杂难明的目光,神色依旧平静。他成功地避免了过早陷入朝堂纷争的漩涡,为自己赢得了最宝贵的自由发展空间。
接下来,便是将“吞噬神殿”,从构想变为现实的时候了。这皇都,这王朝,将是他崛起的第一块基石,但绝不会是终点。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那更加浩瀚无垠的中域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