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眼”第七前哨站用毁灭换来的警告,如同冰冷的警钟,敲碎了“摇篮”边缘短暂的宁静。星火同盟这艘刚刚修补好的船只,尚未驶离风暴区,便已望见远方天际压来的、更加浓重的乌云。
主控室内,气氛凝重如铁。坐标已被解析,一条横跨数个荒芜星系的、最有可能的入侵路径被标注在星图上,如同一条指向心脏的毒蛇。“收割者议会”主力的规模,根据前哨站残存信号和“万机之主”对规则扰动的推算,达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程度——那绝非之前遭遇的巡逻队可比,而是真正用于毁灭文明、重塑星域的战争机器。
“硬碰硬,我们毫无胜算。”雷刃的声音干涩,陈述着残酷的事实。即便算上刚刚复苏的“摇篮”规则加持,以及同盟舰队经过战火淬炼后提升的些许实力,面对议会主力,依旧如同萤火之于皓月。
“所以,不能硬碰。”陆沉渊站在星图前,指尖划过那条入侵路径,银眸中倒映着冰冷的星点,“我们要利用一切,给他们制造麻烦,拖延时间,甚至……让他们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他的目光投向“万机之主”和“教授”:“我们需要一个陷阱。一个基于规则,能最大限度削弱它们,甚至误导它们的陷阱。”
“规则陷阱……”“教授”推了推眼镜,眼中重新燃起学术性的光芒,“利用‘摇篮’周边刚刚平复、但仍不稳定的规则环境做文章?比如,制造大范围的规则迷宫?或者……诱导它们闯入某些天然的规则险地?”
“可行性存在,但效率不高,且容易被对方先进的探测技术识破。”“万机之主”冷静地分析,“议会舰队必然装备有最高级别的规则稳定器和路径勘测系统。常规的规则混乱,对它们影响有限。”
就在这时,那股柔和而清晰的意念再次接入,带着一丝好奇:“父亲……‘陷阱’……是什么?是……不好的‘编织’吗?”
新生的织命者,一直在默默“倾听”着。
陆沉渊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他转向织命者灵光的方向,用意念回应:“不完全是。有时候,为了保护更重要的事物,需要设置一些阻碍。孩子,你能感知到……远处那些……不怀好意的‘波动’吗?”
织命者的意念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努力延伸感知。过了一会儿,它回应道:“嗯……很多……很大的……‘阴影’……它们……让‘线’……不舒服。”
它所指的“线”,依旧是宇宙的规则脉络。收割者议会庞大舰队行进时,其自带的强大规则场和能量辐射,确实会对沿途的规则结构造成压迫和扰动。
“如果我们,在它们来的路上,提前对一些‘线’进行一些……小小的改动呢?”陆沉渊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让它们走到那里的时候,会觉得‘路’变得很难走,或者……看到一些‘不存在’的东西?”
织命者的意念传来一阵理解的波动:“啊……让‘编织’……变得……‘调皮’?”
这个稚嫩的形容让陆沉渊紧绷的心弦稍稍一松:“对,可以这么理解。你能做到吗?在不伤害‘摇篮’和周围星系基本结构的前提下。”
“我……试试看。”织命者的意念中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对于刚刚掌握“编织”权能,正处于认知世界阶段的它来说,这似乎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计划就此定下。由新生的织命者主导,在收割者议会主力舰队的预测路径上,选择数个关键节点,进行隐秘的规则层面“恶作剧”。星火同盟则全力配合,提供能量支持,并负责警戒可能出现的议会先遣侦察单位。
行动立刻展开。
织命者的灵光沉浸在织机核心中,调动着“摇篮”赋予它的权限。它没有经验,全凭本能和对规则的天然亲和。第一次尝试,它选择了一个空间规则相对薄弱的节点。它小心翼翼地分出一缕金色的规则丝线,探入那片虚空,试图将那里原本平直的空间“褶皱”起来,形成一个不易察觉的空间循环陷阱。
然而,或许是力量控制不够精细,或许是理解尚有偏差。那缕金色丝线在触碰空间规则时,引起的涟漪比预想中大了许多,不仅未能形成完美的循环,反而导致局部空间产生了小幅度的震荡和扭曲,仿佛平静湖面被投入了一颗不小的石子。
“不对……这样……太‘响’了……”织命者立刻意识到了问题,意念中带着一丝懊恼,迅速收回了力量。
远处的陆沉渊和“万机之主”都感知到了这次不完美的尝试。
“精度不够,控制力有待提升,但……学习速度惊人。”“万机之主”评价道。
“给它时间。”陆沉渊沉声道,心中却捏了一把汗。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让一个婴儿学步。
织命者没有气馁,它开始更加细致地感知目标区域的规则结构,像是一个初学者在反复临摹字帖。第二次,第三次……它尝试改变引力常数,制造虚假的引力井;尝试扭曲光线路径,制造海市蜃楼般的星域幻象;尝试干扰量子层面,降低敌方传感器精度……
每一次尝试,都伴随着细微的规则波动和或多或少的瑕疵。有些陷阱过于明显,有些效果微弱,有些甚至差点引发小范围的规则紊乱。但织命者以惊人的速度吸取着经验,它的“编织”手法从生涩渐渐变得熟练,对力量的掌控也越发精细。它开始懂得如何将规则改动隐藏在自然的背景波动下,如何用最小的力量撬动最大的效果。
数日后,在预定路径上的数个关键节点,一系列隐蔽而恶毒的规则陷阱被悄然布下。它们如同透明的蛛网,静静等待猎物撞入。
……
与此同时,在遥远星空的彼端,收割者议会的主力舰队,正以一种冷酷而高效的姿态航行着。
这支舰队庞大到遮天蔽日,舰船风格统一,呈现出一种极致的、毫无美感的功能性设计,暗沉的舰体上,那只冰冷的几何线条眼睛标志无处不在。在舰队中央,是一艘堪比小型行星的、金字塔形态的旗舰——“裁决之殿”。
“裁决之殿”核心指挥室内,气氛冰冷而死寂。没有人员走动,只有各种复杂的全息界面和数据流在无声闪烁。一个完全由光影构成、看不清具体面容、散发着绝对理性与冷漠气息的身影——议会此次行动的指挥官“观测者-Zero”,正“注视”着前方的星图。
“检测到前方星域存在多处异常规则扰动,等级低微,结构粗糙。”一个合成的报告声响起,“分析结论:疑似自然规则恢复过程中的残留不稳定现象,或低等文明遗留的失败实验场。威胁评估:可忽略。”
“观测者-Zero”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是冰冷地回应:“记录归档。舰队保持航向与速度,启动一级规则稳定力场,碾过去。”
在它,在整个收割者议会看来,这种程度的规则扰动,连“陷阱”都称不上,不过是宇宙尘埃级别的干扰。它们的科技与力量,早已超越了会被这种小把戏影响的层次。对于那个在“摇篮”区域检测到的、疑似“织命者”诞生的强烈规则信号,它们志在必得,不容许任何意外,但也绝不会因为路边的几颗石子而放缓脚步。
这是一种源自绝对力量差距的、深入骨髓的轻蔑。
它们并不知道,那些被它们判定为“可忽略”的粗糙陷阱,并非自然形成,也非低等文明的造物。那是一个新生的、尚未完全理解自身力量的“织命者”,带着守护的信念,为它们精心准备的、第一份稚嫩却充满潜力的“见面礼”。
星火同盟的微光,与收割者议会的黑暗洪流,即将在这片被悄然编织过的星空下,迎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不对称的碰撞。
(第152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