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鸡鸣三遍,季家面馆的后院便已有了动静。
季知棠利落地梳洗完毕,仔细交代何氏和叶氏今日铺子里的大小事务:“卤汁在灶上温着,要时不时搅动一下,别糊了底。素卤的豆干、鸡蛋、笋子都在后头小缸里泡着,荤卤的鸡腿、大肉、狮子头,客人点了再切配。炸物的油温尤其要紧,宁低勿高,复炸一次才够酥脆……”
何氏连连点头,手里攥着抹布,显得有些紧张:“棠姐儿,你放心去,家里有我看着呢。”
“是啊,棠丫头,”叶氏也接口道,手里麻利地擦着灶台,“你就安心去程府,把这大宴席拿下来,给咱季家长长脸!”
季知棠露出她那标志性的、让人看了就心安的温和笑容:“辛苦婶婶和娘了。今天人手脚少,只开半天门,午时过后就歇业,别太累着。”
她说着,提起一个沉甸甸的小包袱,里面是她精心准备的一些自用香料和一小罐自家秘制的卤汁老汤——这是她的底气之一。
匆匆赶到程府,高大的朱漆门楼,门楣上挂着“积善传家”的匾额,两尊石狮子威严肃穆。
通报进去,不多时,一个穿着体面的小厮引着她穿过几重门廊。青砖铺地,抄手游廊连接着几进院落,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处处透着殷实富足的气派。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隐约还能嗅到一丝丝若有若无的……厨房飘出的烟火气?
拜见过主家程老,这位和蔼的老饕餮捋着胡须,笑呵呵地勉励了几句:“季娘子,老头子这张嘴,可就交给你了。厨房里人手都听你调度,刘厨娘是老人了,有不明白的只管问她。”
“程老放心,知棠定当尽力。”季知棠含笑应下,举止得体大方。
小厮引着她绕过一片小小的荷塘,走向位于宅院偏东的一处宽敞院落。
还未进门,一股混合着各种食材、油脂和灶火气息的浓郁味道便扑面而来。厨房很大,至少是季家面馆厨房的三倍有余,灶台就有三眼,靠墙一排高大的碗柜,角落里堆满了时令鲜蔬和各类山珍海味。
一个身材微胖、面容和善的中年妇人正指挥着一个年轻小伙计搬动一筐新到的鲜虾。
“这位就是刘大娘吧?我是季知棠,今日来叨扰了。”季知棠主动上前招呼,笑容真诚。
刘大娘转过身,脸上立刻堆起笑,热情地迎上来:“哎哟,季娘子可算来了!老婆子盼着呢!程老早吩咐了,今儿个您是大掌勺,我们都听您的!”她指了指旁边的年轻小伙计,“这是小陆,手脚还算麻利,有啥粗活累活您尽管吩咐他。”
“刘大娘客气了,您是前辈,经验丰富,我还要向您请教呢。”季知棠姿态放得很低,几句话便拉近了距离。
她环视厨房,目光扫过琳琅满目的食材:水灵灵的瓜果蔬菜,活蹦乱跳的鱼虾蟹贝,处理好的整羊、猪蹄膀,甚至还有几样她叫不上名字的稀罕山珍。
角落里,泡发着的海参、鲍鱼、鱼翅干货在清水中沉浮,散发出独特的海腥味。程老这“老饕餮”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光看这食材的丰盛程度和品质,就知是下了血本。
季知棠定了定神,立刻进入状态。她详细询问了程家以往宴席的惯用菜式、宾客的大致构成,多是本地富绅和程家亲眷,几位北方口音的商贾,以及有无特殊忌口。
刘大娘一一作答,还翻出几页旧菜单供她参考。心中快速盘算,结合程老“兼顾北咸南鲜”的要求,一个完整的宴席菜单在她脑海中迅速成型。
她将自己的构想清晰道出:
· 前菜五冷碟: 五香卤鲍鱼、盐香章鱼足、糟蒸羊羔肉、翡翠虾冻、山笋拌鸡丝。
· 主菜十热馔: 蟹酿橙、红煨羊肉、琉璃大虾、虾籽茭白狮子头、葱烧海参、荷叶粉蒸青蟹、酒蒸石斑鱼、宋嫂鱼羹、鲍汁扒驼蹄。
· 汤品: 当归黄芪羊肉汤、海鲜冬瓜盅。
· 点心三道: 蟹粉小笼包、椰浆紫米糕、时令鲜果盏。
刘大娘和小陆听得眼睛发亮,尤其是听到“鲍汁扒驼蹄”、“蟹酿橙”、“琉璃大虾”这些名目,更是啧啧称奇。
季知棠随即去正厅向程老汇报菜单。程老眯着眼听完,拍案叫绝:“好!好!既照顾了北客口味,又不失我江南时令之鲜,雅致精巧,季娘子有心了!就这么办!”
得了主家首肯,厨房立刻进入高速运转状态。时间紧迫,必须分秒必争。季知棠当机立断,做了明确分工:
刘大娘: 专攻“火候+刀工”关键项。负责冬瓜盅的挖空刻花,要雕出精美的莲花纹饰,处理驼蹄,去毛、焯水、初步炖煮去异味,以及所有需要精细刀工的配菜准备,如切海参花刀、摆盘装饰等。
小陆: 负责“重复劳动+清洁”。泡发干货,主要有海参、鲍鱼,需换水、检查软硬程度,清洗各类海鲜鱼虾蟹贝,尤其是处理活青蟹,剥蟹壳取肉,为蟹酿橙和蟹粉小笼做准备,捣制调味泥,如蒜泥、姜蓉,以及基础的切配工作,如茭白去皮切小丁、大量葱姜蒜的备料、清洗锅碗瓢盆。
季知棠: 负责核心预制和调味掌控。
她带来的那罐季家秘制卤汁此刻派上大用场,清洗好的鲍鱼立刻入卤汁中小火慢煨,让其在隔夜冷藏中充分入味。
接着是调制狮子头馅料——精选五花肉细切粗斩成石榴籽大小,加入虾籽、茭白丁、马蹄碎、葱姜水、绍酒、盐糖等,顺着一个方向搅打上劲,手感绵密粘稠时才算成功。随后是吊制高汤,整鸡、猪骨、火腿骨入大锅,大火烧开撇沫,转小火慢煨,清亮鲜醇的高汤是许多菜肴的灵魂。
最后是制作能提前完成的冷盘:章鱼足煮熟后入特调盐水浸泡;羊羔肉焯水后以香糟卤加香料蒸制;山笋焯熟撕成细丝,与熟鸡丝用麻油、盐、少许糖拌匀备用。
厨房里热气蒸腾,锅碗瓢盆叮当作响。季知棠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各个“战场”间穿梭。指点刘大娘驼蹄初步处理的火候,检查小陆剥的蟹肉是否混入碎壳,尝一下卤鲍汁的咸淡,调整狮子头馅料的黏稠度……她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鼻尖也沾了点面粉,但眼神专注明亮,动作有条不紊,指挥若定。刘大娘和小陆在她清晰的指令下,也渐渐从最初的忙乱变得得心应手。
香气开始弥漫。卤鲍汁浓郁的酱香、糟蒸羊羔肉的独特糟香、炖煮高汤的醇厚肉香、还有各种新鲜食材本身散发的清甜气息,交织在一起,引得路过的丫鬟小厮都忍不住探头张望。
忙碌一直持续到暮色四合。大部分需要隔夜准备的工作终于完成。
卤好的鲍鱼、糟蒸的羊羔肉、拌好的山笋鸡丝、调好的狮子头馅料、吊好的高汤、处理干净的各类海鲜和初步炖煮过的驼蹄……一一被小心翼翼地放入程家那口冒着丝丝寒气的冰窖之中保存。
季知棠揉了揉酸痛的腰背,看着井井有条的备料,长长舒了一口气。明日才是真正的硬仗。
走出厨房时,一个小丫鬟提着食盒匆匆走过,隐约听到内院传来小孩子的哭闹声和一个妇人无奈的安抚:“清哥儿乖,明日宴席就有好吃的了,现在厨房正忙着呢……”
季知棠脚步未停,嘴角却弯起一丝了然的笑意。看来程家这位小少爷,也是个闻香而动的小馋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