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无瑕道基,踏入《九韶引气诀》第四重共振之境,对林曦棠而言,并非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层次仿佛完成了一次小小的跃迁,丹田内那混沌色的道基如同一个高效的能量熔炉,不仅自行缓缓旋转,吸收炼化着周天灵籁,更让她与天地间的各种声音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连接。
然而,她也牢记师尊的教诲,希声之境急不得。
她并未因前四重的一帆风顺而急于求成,反而更加沉静下来。
每日除了雷打不动地运转《九韶引气诀》巩固修为,她更多的时间,是抱着那张依旧包裹着的弦音古琴,来到听竹小院外的竹林深处。
她并非直接弹奏,而是先静坐,闭上眼睛,用万物调和的感知去聆听。
听风穿过竹叶的沙沙细语,听地下泉脉的汩汩流动,听飞鸟振翅的微弱气流,甚至听阳光洒落、草木生长的生命律动。
她在万千自然的音籁中,寻找那份喧嚣背后的宁静,尝试去触碰师尊所说的大音之声的意境。
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有时她能捕捉到一丝玄妙的感觉,心神空灵,有时则会被杂念干扰,徒劳无功。
但她从不气馁,日复一日,如同最耐心的匠人,打磨着自己的心境。
这一日,她如同往常般在竹林静坐,心神沉浸于自然音律的和谐之中。
不知不觉间,她体内的《九韶引气诀》自行缓缓运转,与周围的环境达到了一个极其融洽的共鸣点。
就在这一刻,她丹田内那混沌道基猛地一震,积累已久的精纯音纹真气如同决堤之水,轰然冲破了某个无形的壁垒。
一股比之前强横数倍的气息自她体内升腾而起。
周身灵气疯狂涌入,被道基贪婪地吸收、炼化。
她的经脉在更强劲的真气冲刷下再次得到细微的拓宽与淬炼,五感,尤其是听觉,变得更加敏锐,仿佛能捕捉到空气中灵气流动的轨迹。
炼气期一层。
水到渠成,毫无滞碍。
从引气入体到正式跨入练气期,她所用的时间,短得足以让任何所谓的天才瞠目结舌。
稳固了炼气一层的修为后,林曦棠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
她轻轻解开了弦音古琴的布套,那张古朴温润的琴身再次显露在竹林的光影下。
这一次,她没有丝毫犹豫,净手凝神后,将指尖轻轻搭上了琴弦。
她并未弹奏任何已知的曲目,只是循着此刻心中那份与天地共鸣的玄妙感觉,信手拨动了琴弦。
“嗡——”
一声清越的琴音响起,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
这琴音仿佛直接敲击在灵魂之上,引动了周围的空间微微荡漾。
就在琴音响起的刹那,弦音古琴本身骤然爆发出温润而浩瀚的白光,将林曦棠完全笼罩。
林曦棠只觉意识被拉入了一个奇异的空间。
四周是无尽的星空,星辰按照某种玄奥的轨迹运行,发出悦耳的韵律。
而在星空中央,一位身着素白长裙、容貌模糊却气质超然如九天仙音的女子虚影,正含笑望着她。
“后世有缘人,”一个温柔而威严的声音直接在她心间响起。
“吾乃琴语,汝能至此,既凭仙音道体,亦赖持恒之心,更兼调和万物之慧根。吾之《九韶引气诀》乃筑基之始。”
“今,便传汝吾毕生心血所聚——《天音万象诀》,不求学成以报宗门,只望你日后可庇护天音阁女眷一二。”
林曦棠一脸认真的看着前面的琴语尊者承诺到:“弟子学成定会好好守护宗门,并重振昔日荣光!”
随着话音,无数闪烁着七彩光芒的音符和符文如同洪流般涌入林曦棠的识海。
这些信息庞大而深奥,远超《九韶引气诀》,它不仅包含了直指大道的修炼法门,更囊括了如何将音律与符文结合,衍化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音刃化形、符文布阵、以音疗伤、引动天象……包罗万象,玄妙无穷。
但这传承并非粗暴的灌注。
林曦棠能感觉到,大部分精深的法门都被封印着,唯有与她当前境界相匹配的《天音万象诀》练气篇清晰呈现,其余部分则如同雾里看花,需待她日后修为提升方能逐步解封。
“音律之道,在于感天应地,在于明心见性,望汝勿负此琴,勿负吾道,守心中之正,奏响属于汝之天音……”
林曦棠在感觉意识在消散前急忙喊出,
“弟子定不负准者所托,无愧于天地!”
琴语尊者的虚影仿佛带着淡淡笑意渐渐散去,那无尽星空也随之消散。
林曦棠意识回归本体,发现自己依旧端坐于竹林之中,弦音古琴安静地置于膝上,散发着微弱的余晖。
她此刻的脑海中,《天音万象诀》练气篇的法诀清晰无比,与她已经打下的无瑕道基完美衔接。
她心中明悟,《九韶引气诀》是基石,是让她理解音律与灵气共鸣的钥匙。
而《天音万象诀》则是大厦,是在此基础上构建神通、直指大道的无上法门。
两者同源,却层次迥异。
获得如此强大的传承,林曦棠并未得意忘形。
她深知,这只是给了她一条更宽阔的道路,路上的荆棘与风景,仍需她一步一个脚印去经历和体会。
天赋让她起点更高,传承让她前路更明,但真正的成就,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对道心的坚守。
她轻轻抚过弦音古琴,感受着其中蕴含的、与琴语尊者一脉相承的道韵,低声道:“我定不会辜负。”
自此,林曦棠白日修炼《九韶引气诀》巩固根基、体悟希声,夜晚则开始初步研习《天籁万象诀》练气篇的玄妙。
她的修行之路,在天赋、努力与机缘的共同作用下,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也更加精彩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