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朱由榔的构想,户部尚书严起恒当即苦涩说道:“陛下,组建神机营,铸强军以御虏,此乃老成谋国之道,臣心中万分赞同,恨不能即刻便成!”
“臣有一问,不知当不当问?”
朱由榔点点头:“不知严卿有何疑问?”
“陛下,不知陛下打算组建多大规模神机营?”
朱由榔沉吟片刻道:“朕意先期组建一卫。”
一卫也就是5600人规模的神机营,严起恒迅速在心中盘算。
众人并未打扰,都在耐心等待。
约莫一盏茶时间,严起恒严肃道:“陛下一卫人马一次性组建所需银两如下。”
“武器装备采购与制造,鸟铳至少需要3000杆,如今价格在10到20两之间,去年在肇庆时,朝廷从葡萄牙商人手中购买过鸟铳,一杆需18两白银,300杆鹰铳,一杆需25两。仅此一项便须耗费六万余两。”
“弗朗机炮至少40门,中型大将军炮至少六门,此一项预计在五千余两。”
“战车200辆,火箭至少一百具,这一项又需万两银子。”
“此间还未算火铳火炮所需大量弹药,这些都需银钱。”
“此外还有规模不低于两千人的刀盾兵和长枪兵保护火器兵,雁翎刀、盾牌、长枪、甲胄、甚至战马等至少需银十万两。”
“5600人的安家费,需五万六千两,前期训练花费也在三万两左右。”
“一次性组建这支神机营,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损耗,以及余海外商人价格不定,至少需白银二十万两以上。”
算完一次性组建神机营所需要的银子,严起恒停顿片刻,似乎是给皇帝和一众臣子消化时间。
“陛下,算完一次性建设投入,接下来便是这5600人饷银,按陛下给与士卒的饷银来算,一人饷银一年所需折合白银在十八两左右,这一项每年便是两。”
“此外还有武器与甲胄等维护费用,每年至少也需两。”
“弹丸、引线、火箭等等,每年至少需万两银子。”
“后勤杂项,包括运输、工匠、医药、粮食等,每年也至少需耗费一万五千两。”
“陛下,综合算下来,维持神机营每年所需银两也在十四万两银子。”
“另,若是开战,这些投入恐怕还会翻倍,甚至数倍,陛下前些日子超模贪官豪强家财得了一些银钱。”
说到此处,严起恒轻叹一声。
“但,除了神机营外,陛下还想组建腾骧左卫,继续扩建五军营、桂林卫等,也是不菲的花费。”
“如今朝廷刚刚在广西落脚,夏税秋粮至少得到今年后半年才能第一次收取,盐铁专营等长期获利事务,也非短时间便能获利,还请陛下三思。”
朱由榔听完严起恒算的这笔账,原本还热血沸腾的心,好似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的冷却下来。
随即又是一阵挫败感。
他虽然还有四百多万,但此战过后,单单抚恤加上补充满桂林卫和五军营,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此外还有腾骧左卫,以及接下来要成立火器司,又是一大笔花费。
这些还都是一次性的投入,一旦这些军队和火器司设立,后续的维持更是吞金兽。
如此一来,四百多万根本支撑不了几年。
“穷!”朱由榔心中轻叹一声。
不过随即又想到张同敞负责寺庙道观劝捐一事,也能弄来不少银子,再加上接下来处理柳州和浔州陈邦傅,还能再刮一些。
如此一来,三年时间内勉强足够,三年时间也足够户部展开长期经济改革。
一旦广西一地经济改革完成,支撑目前这些军队的银钱便有了长期来源。
想到此处,朱由榔沉声道:“严卿言之有理,是朕操之过急,这样,神机营仍然组建,但眼下只组建一支三千余人的神机营,这些人全部装备火器。”
“焦卿,三千人的神机营组建成功之后,平日里五军营和神机营合练。”
“火器之事朕会解决。”
“臣等遵旨。”
安排完这些事情,朱由榔目光落到严起恒身上。
“严卿,桂林之战后,建奴短时间内不会继续进攻,趁着这段日子,盐铁司和清丈田亩等事情可着手展开,此事朕会命锦衣卫配合你,若有必要,朕可调兵助你。”
说到最后朱由榔声音越来越冷。
殿内的温度似乎都有些下降。
这两件事,里面的利益和油水,很多人都会眼红。
其中牵扯到的人也会阻挠抵抗,而无论哪个时代,搞清丈土地这种事情,很多时候都得杀得人头滚滚。
殿内一众官员心中一凛,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自从摆脱了王坤等人的挟制,经过一次次的朝堂争斗,和两次血战,身上隐隐有了太祖和成祖的影子。
瞿式耜思索片刻,试探的问道:“陛下,清丈田亩之策,可否徐徐图之?若是强行推行恐引起广西之地乡绅士子抗拒。”
朱由榔轻笑一声,随后语气沉重:“朕深知,清丈田亩,如手持利刃,剖开乡绅之腹,取其膏腴。那些乡绅士子必以笔为枪,以言为刃,煽动民变,诽谤朝堂,谓朕为苛暴之君,甚至暗中勾结虏廷,欲置朕于死地!”
说到此处,朱由榔停顿片刻,缓缓从龙椅之上站起身来继续道:“然,朕为何仍要行此得罪天下之事?”
众人的目光随着朱由榔移动。
“只因我大明之衰,非亡于流寇,非败于东虏,实亡于这满口仁义道德、肚里男盗女娼的士绅豪强!他们兼并土地,隐匿田亩,转嫁税赋于小民!朝廷无饷募兵,百姓无粮果腹,根源皆在于此!”
“李自成为何能聚百万之众,非是其有什么所谓的天命,根源便在于天灾、人祸之下,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百姓们只是想吃饱饭,逢年过节有口肉吃,平日里还要受士绅豪强欺凌压迫,朝中庸碌之辈只知争权夺利,不管百姓死活。”
说到这里,朱由榔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愤怒继续说道:“若朕也是一名普通百姓,在这个狗艹的世道里,也得操刀子砍了士绅豪强和贪官污吏,杀出一条活路来!”
“太祖当年为何造反,不还是因为这些?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再到如今,多少王朝是因为百姓被逼的没了活下去的希望,才不得不拿起刀造反杀出一条活路?”
“众卿,清丈田亩之策,朕不仅要在桂林和广西实行,日后每打下一地,也要照此实行,谁若是敢挡路,那么朕便杀出一条血路,即便这天下士绅豪强被杀个干净又能如何?”
“今日朕若因惧其反抗而退缩,则朝廷永无足饷,将士永无饱饭,百姓更是永无宁日!中兴大业终是镜花水月!朕宁可做一个得罪天下士绅豪强,却能养活十万大军的暴君,也绝不做一个被乡绅架在火上烤、最终国破家亡的仁君!”
“诸位,一定要记住,皇帝是因为有了百姓才是皇帝,官员,也同样是因为有了百姓才是官员。”
说完这番话,朱由榔只觉胸中郁结清了不少。
不过这番话听在圜殿几位臣子耳中却是惊涛骇浪。
焦琏终于明白,为何此前组建五军营,皇帝让他尽量招募普通百姓、流民。
原来这一切的根源都在这里!
严起恒心中激动不已,皇帝这番话当真是振聋发聩!他从心底里支持。
对于士绅豪强,他们趴在这个国家背上吸血这么些年,也该是他们反哺国家之时。
而瞿式耜心中轻叹一声,他明白此举一旦实行,这位皇帝必然会被天下士子读书人口诛笔伐,毕竟如今这个时代能供得起读书人的大部分都是士绅豪强家庭,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如今皇帝动的是他们的切身利益!
朱由榔不清楚殿内一众臣子怎么想,此时却是陷入前世的回忆之中。
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有一位伟大的存在解决了困扰这个国家和民族两千多年的土地兼并问题。
即便是他自己,同样出身于农村就,他在城市里打拼,即便是最终实在混不下去,他还有一条退路。
那就是老家,大不了回老家,还有一处遮风挡雨的住处,家里的十几亩田地也饿不死他。
可现在这个世道不一样,大明立国至今两百多年,期间有不少人想解决土地和赋税问题,但最终没一个有好下场。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在他死后,也被腐朽的官僚们摘了果子。
朱由榔重新坐回龙椅,沉吟片刻继续道:“此事就这么定了,瞿卿,通知工部选择一处合适地方,朕要成立大明火器司,用以研发制造先进火器。”
“臣遵旨。”
一应大事安排完后,朱由榔单独留下户部尚书严起恒认真叮嘱道:“严卿,清丈田亩之策,在实行的时候,一定要让百姓们知道,这么做是为了给他们土地,万不能被士绅豪强煽动利用,此事朕会令锦衣卫配合好。”
“陛下放心,臣遵旨。”
圜殿再次恢复了平静,朱由榔心中明白今日这番话说出,接下来严起恒开始改革,自己未来势必要面对更加困难的局面。
但,这又如何?
既然穿越一遭,那就搅个天翻地覆!
当天夜里,朱由榔招来锦衣卫指挥使赵城。
行完礼后,朱由榔盯着赵城认真打量一番,他没有想到赵城会在城外厮杀最为惨烈之时,敢带着锦衣卫三百人出城驰援。
“你很不错!”
闻言,赵城有些愣神,随即便要跪拜,但朱由榔直接打断赵城。
“回去的时候从内帑拿五万两银子,一部分用来给阵亡的锦衣卫兄弟们抚恤,一定要安顿好他们的家人,剩下的继续扩充锦衣卫,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你们锦衣卫要配合户部搞清丈田亩。”
“这件事朕已经和户部确定好计划,若是有任何人胆敢阻挠,赵城,你要让他们明白,锦衣卫的手段!”
“朕,要你执掌的锦衣卫如同在太祖、成祖时期那般,令贪官污吏闻风丧胆!”
“臣,遵旨。”
“去吧。”
当夜,溃逃撤离的李成栋一路不停,飞快的向平乐方向逃去。
这一路李成栋沉默不语,如此惨败直接葬送了他手中几乎全部主力,死前精锐骑兵更是全部葬送在桂林城外。
此番再回广东,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恐怕会非常难过。
佟养甲本就是为了牵制他,如今他惨败回去,佟养甲必然会借此机会打压。
思来想去,如今手中也只剩下义子李元胤手中三千余兵马。
此外在广东各地分散驻守的部下,总计也不过三千余。
李成栋这一路都在思索接下来逃回广东该如何做,也悔不当初不听其义子李元胤的劝告。
“将军,接下来我等是返回梧州驻守?还是直接退回广东?”
“回广东,此战过后,永历朝廷必然出兵收复平乐、梧州,继续留在梧州也只是困兽之斗,我等回广东之后立刻招兵买马,恢复实力。”
而另一边的桂林城,卢鼎回到校场之后,立即按照朱由榔的意思,抽调三千兵马交给焦琏。
剩下的两千兵马,二人商议一番后,一半留在京营,另一半则由徐啸岳带走。
手下所有兵马就此全部被分了出去,但卢鼎心中没有丝毫不愿,皇帝给的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他将执掌桂林卫,既有高官厚禄,又有实权,未来还有立功封爵的机会,他已经很满足了。
况且这时皇帝仁厚,若是自己不识抬举,效仿何腾蛟、陈邦傅等人拥兵自重,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五千人马,也做不了什么大事。
他看的很清楚。
此后的三日时间,朝廷各部衙门已经统计完毕死伤将士名单,以及立功将士名录,同时准备册封焦琏爵位大殿。
这些银子一概由皇帝内帑出。
朱由榔的意思是典礼一定要办的敞亮,要让整个桂林城都知道。
圜殿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庞天寿眼睑低垂。
朱由榔已经安排好他前往濠镜找海外商人商议购买军火之事。
只是朱由榔要求,支付给对方的银子用广西一地的各类特产,诸如香料、茶叶、瓷器以及木材等与他们换取。
并且尽量压低价格,至于对方要求在朝廷控制的区域内设立教堂,他们的传教士自由传教,也可答应。
庞天寿一时间有些疑惑,不明白皇帝为什么态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