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州漕运的雷霆整顿,如同一场飓风,席卷了江南官场,其威势余波未平,新的风暴已然在另一处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盐政,悄然酝酿。与漕运的明目张胆不同,盐政系统的抵抗更为隐蔽,如同暗流涌动。
这一日,审计司收到数封来自沿海盐场的密报,内容惊人相似:近期盐引(食盐专卖凭证)发放出现异常混乱,大量盐引被几家背景神秘的商号以近乎垄断的方式获取,而许多守法经营的中小盐商却无引可领,导致官盐流通受阻,私盐隐隐有抬头之势。更令人不安的是,盐场账目上出现了几笔用途模糊的巨额“损耗”,与往年同期相比,高得极不寻常。
“盐引……垄断……巨额损耗……”沈玲珑看着这些密报,眉头深锁。盐税乃国库重要来源,盐政一旦失控,不仅影响财政收入,更可能引发民生动荡。这绝非简单的吏治腐败,更像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针对盐政新规的狙击。
她立刻意识到,对手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正面抗衡审计,而是试图从规则内部寻找漏洞,利用复杂的商业手段和账目技巧,扰乱市场,中饱私囊,并借此打击新政威信。
“查!”沈玲珑毫不犹豫地下令,“重点核查那几家垄断盐引的商号背景、资金流向,以及盐场那几笔异常损耗的具体去向!同时,秘密寻访那些拿不到盐引的中小盐商,搜集证据。”
审计司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然而,这一次的调查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那几家商号背景极其复杂,层层嵌套,资金流向如同迷宫,短时间内难以理清头绪。盐场的账目也被做得天衣无缝,表面上看不出太大破绽。对方显然吸取了淮州漕运的教训,行事更加狡猾。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来了突破口。
来者是扬州一位名叫方敬斋的老盐商,方家世代经营盐业,口碑颇佳,但在这次盐引风波中损失惨重。他通过沈明轩的市井关系,秘密求见沈玲珑。
“夫人明鉴!”方敬斋年约六旬,精神矍铄,此刻却面带忧愤,“那几家商号,明面上是皇商,实则背后是……是京里几位侯爷和侍郎大人的白手套!他们利用权势,压价强购我等中小盐商的存盐,又垄断新引,抬高盐价,两头获利!盐场那些‘损耗’,多半也是他们与盐官勾结,虚报冒领,或是将官盐偷偷转入私囊!”
他呈上了一些私下搜集的往来书信和账目片段,虽然不足以构成铁证,却清晰地指向了京城几位权势显赫的勋贵和官员!
矛头直指朝堂高层!
沈玲珑心沉了下去。果然牵涉极广!若处理不当,不仅盐政改革受阻,更可能引发朝局剧烈震荡。
“方老先生,你所言之事,关系重大。这些证据尚不完整,恐难服众。”沈玲珑谨慎道。
方敬斋激动道:“老夫深知空口无凭!但他们行事周密,难以抓到把柄。不过,老夫听闻,他们近日有一批数目巨大的‘私货’(指未缴税或来路不明的盐货)要借漕船运往北方,若能人赃并获……”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对方势力盘根错节,在漕运、地方官府乃至京城都可能有眼线,行动稍有不慎,便会打草惊蛇,甚至反被诬陷。
沈玲珑沉思良久,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主动出击,敲山震虎!
她立刻修书一封,将方敬斋提供的线索及自己的分析,以最高密级送往京城摄政王府。同时,她下令审计司与玄七的暗卫配合,对方敬斋提及的那几条可能运载“私货”的漕船,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严密监控,但暂不行动,等待京城指令。
摄政王府内,慕容翊看完沈玲珑的密信,脸色瞬间冰寒。信中所涉的几位勋贵官员,皆是朝中颇有势力的旧党中坚,平日便对新政阳奉阴违。如今竟将手伸向了盐政命脉!
“好大的胆子!”慕容翊冷哼一声,指尖内力微吐,信纸边缘竟泛起焦痕。他深知此事棘手,若证据不足便贸然动手,必遭反噬,使朝局陷入混乱;但若放任不管,盐政崩坏,国本动摇。
他沉吟片刻,眼中厉色一闪,提笔写下两道命令。
第一道,给沈玲珑:“稳住淮州,监控证据,切勿轻动。待京中信号。”
第二道,给玄七及北境心腹:“秘密调动一队绝对可靠、与京城各方无牵扯的边军精锐,化整为零,南下潜伏于运河沿线关键节点,听候睿国夫人调遣。若有异动,可武力镇压,不必请示!”
他要用外力破局!边军与京城瓜葛较少,只听他号令,是此刻最可靠的刀。
淮州,沈玲珑收到慕容翊的回信,心中稍定。她按捺住性子,继续指挥审计司深挖那几家商号的财务网络,同时等待着那批“私货”的确切消息和京城的信号。
然而,对手的动作比她预想的更快,也更阴险。
三日后,一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毫无征兆地在京城掀起。数家小报同时刊载文章,含沙射影地指责睿国夫人沈玲珑“借审计之名,行打击异己之实”,在江南“罗织罪名,构陷忠良”,甚至暗示她与摄政王“过从甚密,有违礼法”。文章虽未指名道姓,但指向性极其明确,言辞恶毒,极具煽动性。
更糟糕的是,同时有御史在朝会上“风闻奏事”,弹劾沈玲珑在淮州“滥用职权,扣押朝廷命官(指周明远),扰乱地方”,请求陛下将其召回查问。
明枪与暗箭同时袭来!
消息传到淮州,审计司内气氛顿时凝重。孙账房等人义愤填膺,却又忧心忡忡。对方这是要借舆论和朝堂压力,逼迫夫人退让!
沈玲珑听完禀报,脸上并无怒色,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终于沉不住气了吗?”她淡淡道,“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戳到了他们的痛处。”
她没有上表自辩,也没有停止调查,反而加快了审计节奏。她深知,在这种时候,任何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唯有拿出铁一般的证据,才能粉碎一切谣言与攻击。
就在京城舆论甚嚣尘上、朝堂压力日益增大之际,监控那批“私货”的暗卫终于传来了确凿消息——船只编号、出发码头、预计抵达时间,一清二楚!
同时,慕容翊派出的边军精锐,也已悄然就位,潜伏于运河沿线。
收网的时机,到了!
沈玲珑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如刀。她看向北方京城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座波谲云诡的皇城。
“王爷,信号……该发出了。”
这一仗,不仅关乎盐政革新,更关乎新政的生死,关乎他们能否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劈开一条血路!
(第九十八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