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庄的麦田里,成片的冬小麦已经泛黄,麦穗沉甸甸地垂着,风一吹,泛起金色的麦浪。宋阳蹲在田埂上,指尖轻轻拂过麦穗,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空间传递的气象信息——未来三日天气晴好,第四日清晨将有一场中雨,持续两个时辰。他站起身,对着正在巡查麦田的赵老蔫喊了一声:“赵叔,通知庄民,明天一早开始抢收小麦,务必在三天内收完!”
赵老蔫愣了愣,抬头看了看天——万里无云,阳光刺眼,丝毫没有要下雨的迹象。“小哥,这天气这么好,急着抢收干啥?再等两天,麦子能更熟些,颗粒更饱满。”
“等不得!”宋阳指着麦田,语气肯定,“四天后会下一场中雨,要是等雨下了再收,麦子泡在水里会发芽,今年的收成就要打水漂了!”
赵老蔫虽然心里疑惑,但之前宋阳“看天”从未出错,立刻应声:“好!俺这就去敲锣,让庄民们准备镰刀、谷筐,明天一早就下地!”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麦田里就挤满了庄民——男人们挥舞镰刀,弯腰割麦,麦穗倒下的“唰唰”声此起彼伏;妇女们跟在后面,把割好的麦子捆成束,扛到田埂旁;连半大的孩子也拿着小竹筐,捡拾掉落的麦穗,没人偷懒,没人抱怨。
“宋小哥说要下雨,可这太阳这么毒,真能下吗?”刘二一边割麦,一边和身边的庄民嘀咕。话刚说完,就被旁边的王老栓拍了一下:“你忘了上次的春雨?宋小哥说下就下,别瞎琢磨,赶紧干活!”
果然,三天后,当最后一束麦子被扛回晒谷场时,午后的天空渐渐阴沉下来,傍晚时分,细密的雨丝如期而至,淅淅沥沥地浇在刚空出来的麦田里。庄民们站在晒谷场的棚子下,看着雨中的麦田,无不庆幸——要是晚收一天,这一地麦子就全毁了。
“多亏了宋小哥!”赵老蔫看着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子,对着身边的庄民感叹,“要是按俺的想法等两天,现在哭都来不及!”
除了抢收,宋阳还利用气象预测指导播种。春雨过后,他预测未来五日有持续的微风和零星小雨,立刻组织庄民在翻好的荒地里播种玉米——“雨后土壤湿润,再加上这几天的小雨,玉米种子能快速发芽,比平时早出苗三天!”庄民们照做后,玉米果然如期出苗,幼苗长得格外茁壮。遇到大风天气前,他会提前让庄民把晒在场上的粮食收进粮仓,把田埂上的瓜架加固,避免损失。
久而久之,庄民们养成了“先问宋小哥”的习惯——不管是播种、收割,还是晒粮、修田,都会先找宋阳问“天气咋样”,宋阳的气象预测,成了农业生产的“指南针”,让宋家庄的粮食产量比周边村庄高出了两成。
军事行动保障
气象能力不仅帮了农业,更成了军事行动和物资运输的“护身符”。之前开辟的秘密商路,全靠宋阳的气象预测避开风险。
这日傍晚,周福来报,说张大户那边准备好了五十斤盐和三十斤铁料,约定第二日深夜从周家庄的小路运到宋家庄。宋阳闭上眼睛,感知了片刻,睁开眼道:“不行,第二日深夜有暴雨,山路会泥泞难走,还容易打滑,马车容易翻。你告诉张大户,提前一天,今晚就运,后半夜是晴天,月光也亮,正好赶路。”
周福有些犹豫:“今晚?会不会太急了?张大户那边怕是没准备好。”
“必须今晚!”宋阳肯定道,“第二日的雨会下到天亮,到时候路根本走不了,盐和铁料要是被淋了,盐会化,铁料会锈。你现在就去传信,让张大户尽快准备,咱们这边派十个护庄队员去接应。”
周福不敢耽搁,立刻骑马赶往周家庄。深夜子时,护庄队员们跟着周福,在月光下沿着小路出发,路上果然干爽,马车行驶得格外平稳。凌晨时分,盐和铁料顺利运到宋家庄,刚卸完货,东方就泛起了鱼肚白,远处的山路上渐渐传来了雨声——第二日的暴雨,真的来了。
“太险了!”周福擦着额角的冷汗,“要是按原计划明天走,现在怕是还困在山路上,盐和铁料都得废了!”
除了物资运输,护庄队的训练和巡逻也离不开气象预测。宋阳会避开大雨天安排野外操练,防止队员们淋雨生病;遇到大雾天气,他会暂停庄外的巡逻,改为加固寨墙和陷阱,避免队员在雾中遇到危险;甚至之前去周家庄支援时,也是靠气象预测选了无雨的路线,才保证了快速机动。
一次,护庄队计划去庄北的黑松岭演练突袭,宋阳感知到当日午后有大风,立刻调整时间:“午后风大,弓箭射不准,还会暴露行踪,咱们提前到清晨,趁风小的时候演练,中午前赶回来。”队员们照做时,果然发现清晨的风几乎没有,演练格外顺利;而午后,黑松岭果然刮起了大风,树枝被吹得“呼呼”响,根本无法开展突袭训练。
宋阳的“未卜先知”,让庄民们对他的敬畏又深了一层。之前庄民们信服他,是因为他能打退流寇、带领大家建坞堡、过上安稳日子;现在,他连“老天爷的事”都能算得准,在庄民眼里,宋阳的形象渐渐变得“神异”起来。
晒谷场的棚子下,庄民们收工后聚在一起闲聊,话题总离不开宋阳:“你说宋小哥咋这么厉害?连啥时候下雨、啥时候刮风都知道,是不是有啥神仙相助?”
“我觉得是!”一个老庄民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上次我看到宋小哥在田埂上闭着眼站了一会儿,就说要下雨,结果真下了——肯定是在和老天爷说话!”
刘二之前总爱抱怨,现在却成了宋阳的“小迷弟”,听到有人议论,立刻插话说:“啥神仙相助?是宋小哥本事大!俺之前还不信,结果每次都被他说中!跟着宋小哥,咱们有饭吃、有安稳日子过,他说啥俺都听!”
不仅是普通庄民,连核心层的赵老蔫、王二柱也对宋阳更加信服。赵老蔫每次安排农活,都会先找宋阳确认天气,哪怕自己觉得天气好,只要宋阳说“有雨”,他就会立刻调整;王二柱制定护庄队的训练计划时,也会主动问宋阳“哪天天气适合操练”,完全把气象预测当成了行动的重要依据。
有一次,周老爷来宋家庄做客,看到庄民们对宋阳言听计从,好奇地问:“宋小哥,你这‘看天’的本事,到底是咋练的?我活了这么大,从没见过有人能把天气算得这么准。”
宋阳只是笑着摆手:“都是平时在山里打猎,看云、看风总结出来的经验,哪有啥本事。”
可周老爷哪里会信,回去后对着周家庄的庄民感叹:“宋小哥是有大本事的人,跟着他,宋家庄肯定能越来越强!咱们和宋家庄结盟,是选对了!”
庄民的敬畏,让宋阳的领导地位愈发稳固——不管是安排农活、训练护庄队,还是制定防御计划,只要是宋阳说的,庄民们都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一丝质疑。这种发自内心的信服,比任何强制命令都管用,也让宋家庄的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夕阳下,宋阳站在晒谷场旁,看着庄民们喜气洋洋地翻晒麦子,孩子们在麦堆旁追逐打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气象能力不是“神力”,却是乱世里守护宋家庄的“利器”——它让粮食增产,让行动安全,让庄民安心。而这份安心,正是宋家庄在乱世里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能带领大家走得更远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