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尚带稚气的男童,邓安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表情。
满腔的期待与谋划,如同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只剩下深深的无力与荒谬感。
他摇了摇头,嘴角扯出一丝苦涩的弧度。
千算万算,终究是算漏了这最要命的一点——时间。
此时的卧龙,还只是一条潜藏在渊中的幼龙,远未到腾飞之时。
自己这一番郑重其事的拜访,倒像是惊扰了孩童课业的恶客。
“罢了……”他在心中暗叹一声,瞬间做出了决断。
在此地周旋停留已无意义,与其浪费唇舌和一个九岁孩童谈论天下大势,即便他未来有经天纬地之才,不如尽早抽身,将精力放回郎陵那亟待整顿的基业上。
不过,他心思电转,忽然想起历史上诸葛亮并非独子,其兄诸葛瑾此时应当已经成年,或许……
他心中又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转向一旁神色复杂的诸葛灵,拱手问道。
“若雪姑娘,在下冒昧一问,听闻孔明尚有兄长诸葛瑾,不知如今可在府上?在下亦久闻子瑜先生贤名,心向往之。”
诸葛灵还沉浸在偶遇“蒋帅”以及他竟是来寻自己幼弟的复杂情绪中,闻言轻轻摇头,语气带着些许歉意。
“蒋公子来得不巧,家兄月前便已外出游历,说是要广交荆襄士林好友,增长见闻,如今也不知行至何处了。”
果然……竹篮打水一场空。邓安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熄灭了。
诸葛瑾此时恐怕也正处于积累人脉、观望时局的阶段,行踪不定,难以寻觅。
他迅速收敛心神,脸上重新挂上那副略显疏离的客套笑容,对着小诸葛亮打了个哈哈:“无妨,无妨。是在下唐突了。今日得见孔明小友,观其聪慧灵秀,果然名不虚传,他日必非池中之物。今日叨扰了,我等这便告辞。”
说罢,他朝着诸葛灵姐弟微微颔首,便欲转身离开。
这地方,他是一刻也不想多待了,尴尬且失望。
“蒋公子留步!”诸葛灵见他走得干脆,心中没来由地一急,脱口而出。
“不知……不知公子此番欲往何处去?”她目光灼灼地看着邓安,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期待。
邓安脚步一顿,略一沉吟,觉得此事并无隐瞒必要,便坦然道:“不瞒若雪姑娘,我等此行是返回朗陵。”
他顿了顿,决定不再完全以“蒋帅”的身份对话,毕竟日后若真与诸葛家有所交集,身份问题终究要面对,不如先埋个伏笔,他抬眼看向诸葛灵,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深意。
“而且,姑娘口中的‘蒋帅’,亦非我之本名。我与秦、公孙二位,皆乃征南中郎将邓安麾下。”
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她几乎想立刻答应跟随他们前往朗陵,亲眼见见这位传奇人物。
但目光瞥及身旁年幼的弟弟,以及家中尚需照料的琐事,那冲动又被硬生生压了下去。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些。
“原……原来诸位是邓征南麾下。小女子……小女子对邓征南甚是仰慕,不知……不知可否与蒋……与阁下保持书信往来?
若他日有机会,小女子很想……很想亲眼见见邓征南之风姿。”说到后面,她的声音渐低,脸颊微红,既有少女的羞涩,亦有对心目中偶像的向往。
邓安看着诸葛灵那副混合着崇拜、期待与羞怯的神情,心中哭笑不得,只得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若雪姑娘既有此意,自无不可。若有闲暇,互通书信亦可。至于见我家主公之事,且看机缘吧。”他含糊地应承下来,只想尽快脱身。
“如此,多谢了!”诸葛灵脸上绽放出明媚的笑容。
邓安不再多言,朝着姐弟二人再次拱手,随即带着一脸莫名其妙的秦琼和公孙胜,几乎是落荒而逃般匆匆下了山。
离开隆中,重新踏上官道,秦琼终于忍不住问道:“主公,方才那孩童……便是您所言的大贤?我等这便走了?”
他实在无法将那个还需要姐姐看顾的小娃娃,与主公口中那“定鼎天下”的人物联系起来。
公孙胜亦是抚须不语,眼中带着探究之色。
邓安骑在马上,回头望了一眼那已然隐没在群山中的方向,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是我失算了。时机未至,强求无益。”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凝重,“不过,叔宝,一清先生,切莫因他年幼稚龄便心生轻视。此子天资之高,世所罕见。若得良师教导,假以时日,其成就不可限量。”
他目光投向远方郎陵的方向,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若他日,此子不能为我所用……那么,他必将成为我等踏足巅峰之路上,最为难缠的劲敌之一。其智近妖,其忠无双,堪称……千古第一丞相之选!”
秦琼与公孙胜闻言,神色皆是一凛。他们虽仍觉难以置信,但见邓安说得如此郑重,甚至带着一丝罕见的忌惮,心中也不由得将“诸葛亮”这个名字,牢牢刻印了下来。
马蹄声声,三人不再言语,只是加快了速度,朝着北方,朝着那片属于他们、正等待他们去开创的基业,疾驰而去。
而隆中山中,诸葛灵牵着弟弟的手,望着那消失在林荫道尽头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蒋帅……邓安部下……朗陵……还有那个让她心绪不宁的“蓦然回首”……一切,似乎都指向了一个更加广阔而令人期待的未来。
小诸葛亮仰头看着姐姐出神的样子,眨了眨清澈的眼睛,小声问道:“二姐,那个叫邓安的人,很厉害吗?”
诸葛灵回过神来,低头看着弟弟,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轻声道:“亮弟,你还小,不懂。但那是一个……正在搅动天下风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