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是个关键工序,现代有搅拌机事半功倍。
而在古代,能有幸看到水泥的问世已是天方夜谭了。还能计较什么呢!
朱允炆正弯腰查看新浇筑的地面。
特种部队高强度训练锤炼出的体魄,终究抵不过连日不眠的熬煎,眼前突然泛起细密的金星,他踉跄扶住木架,指腹蹭过未干的水泥,在掌心留下青灰色的灼痕。
永明师弟!玄寂大师的惊呼声被山风撕碎。
朱允炆瘫倒在还带着余温的水泥地上,恍惚间看见无数记忆碎片在眼前飞旋:柳雨嫣在秦淮河畔的浅笑、朱标兄长手把手教他骑马的温暖、还有吕氏母亲在后宫权谋中闪烁的阴鸷目光——那个亲手将他推上皇位的女人,何尝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炙烤?
脉象虚浮,心火过旺。老郎中的银针悬在他百会穴上方迟迟未落,小师父莫不是有什么执念?
朱允炆猛地抓住对方手腕,特种作战时的爆发力惊得老郎中倒退半步。
他想起历史记载中吕氏勾结外戚,将吕氏一族安插进朝堂的场景,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执念...自然是有的。
深夜的禅房弥漫着苦药味。朱允炆盯着窗棂上的冰花,现代记忆里关于靖难之役的惨烈描述与眼前现实重叠。
当他得知太子朱标的嫡子朱允熥被朱棣贬为庶人,幽禁至死的结局时,喉间泛起腥甜。
特种部队培养的战略思维此刻疯狂运转,他突然坐起,剧烈的咳嗽震得药碗在案几上叮咚作响。
你在谋划什么?玄寂大师不知何时立在门口,手中捧着新烧制的水泥瓦当,自从这现世,燕王府的探子便在山下出没。
他将瓦当重重搁在桌上,发出金石相击的脆响,老衲虽不知你从何处得来这些秘术,但你眼底的血光...倒像是要掀起腥风血雨。
朱允炆抹去嘴角的血迹,指尖在水泥瓦当上划出细密的纹路。现代军事防御知识在脑海苏醒,他想起水泥用于建造城墙的绝佳性能。
大师可知,他突然轻笑,笑声里带着病入膏肓的癫狂,这玄土不仅能储水铺路,更能筑成坚不可摧的壁垒。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小沙弥捧着染血的信笺冲入:山下发现柳姓女子的踪迹!
朱允炆猛然起身,扯断腕间佛珠。当他看到信笺上歪歪扭扭的现代简体字时,特种部队教官说过的任务高于一切突然变成柳雨嫣的泣血呼唤。
玄寂大师望着弟子踉跄远去的背影,捡起地上的佛珠。十八颗念珠中,竟有三颗是用水泥仿制的——圆润的表面刻着古怪的符号,像极了燕王府密探身上的刺青。
山风卷着雪粒扑进窗,将案头未干的水泥配方吹得哗哗作响,恍惚间,竟似听见千军万马的嘶鸣。
“老衲夜观天象,西南方升起一颗新星,还愈发明亮,难道是巧合还是...”
玄寂大师:“善哉善哉,如此说来大明朝有救了!”
凛冽的山风呼啸而过,朱允炆裹紧身上的僧袍,望着眼前被暴雨冲垮的土坯房,眉头紧紧皱起。
屋内,白发老妪抱着啼哭的孙儿,对着坍塌的墙壁抹泪,浑浊的泪水滴落在泥泞的地面上,转瞬消失不见。
这一幕刺痛了朱允炆的双眼,现代社会中那些坚固的钢筋水泥建筑,与眼前脆弱的土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师,我们不能再让百姓受这样的苦了。”
朱允炆转身看向身旁的玄寂大师,眼神坚定,“用水泥建造房屋,不仅能
抵御风雨,还能长久使用。咱想在五台山,为百姓,也为寺庙,建造新的家园。”
玄寂大师摩挲着手中的佛珠,目光深邃地看着朱允炆:“永明师弟,这可不是一件易事。且不说水泥耗费巨大,单是建造之法,便是从未有过的。”
“万事开头难。”朱允炆语气沉稳,特种部队中培养出的坚毅展露无遗,“我们可以先在寺庙旁的山边建造一处工点,当作试验。成功之后,再推广开来。”
”另外,我说水泥房屋是用水泥给石头勾缝,不都是用水泥。”
玄寂大师闻言,点头赞同。另一方面心里暗自思索:这还是那个废物、懦弱的建文帝吗?之前是藏拙?
还是向朱允炆自己说的那天被姚广孝毒死遇见了仙人搭救指点而...
不行,我要在适当机会问上一问。
而这边朱允炆并不知道玄寂的实际想法,却是继续说干就干,朱允炆立即召集僧众和附近的百姓,开始筹备建造事宜。
他亲自绘制图纸,将现代建筑的理念融入其中,从房屋的布局到墙体的厚度,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
在他的指挥下,众人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开采石灰石、黏土,有的运送河沙,有的搭建简易的窑炉烧制水泥。
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朱允炆穿梭其中,不时指导众人操作。当第一桶水泥调配完成时,他挽起袖子,率先示范如何往墙石上勾缝筑墙体。
现代施工的技巧在他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一边操作,一边大声讲解:“这水泥与沙石的配比一定要精准,勾缝时要夯实,这样墙体才会坚固!”
然而,建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次浇筑中,由于水泥比例不当,新筑的墙体出现了裂缝。
百姓们见状,纷纷露出担忧的神色。“这东西真能住人吗?”“不会白费力气吧?”质疑声此起彼伏。
朱允炆却没有丝毫慌乱,他蹲下身,仔细观察裂缝,凭借着现代知识和经验,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
“大家不要担心!”他站起身,大声说道,“这只是一次小小的失误,咱们马上调整,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