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子弹已在听证会上射出,留下了深刻的弹孔,但并未彻底击垮那精心构筑的诬陷之墙。审查组的态度虽转向审慎,调查也重新聚焦于证据本身,但缺乏决定性的反证,苏清月仍需在停职的阴影下等待。盘古集团编织的网,依旧坚韧。
转机,来自“夜莺”潜入的、更深层的黑暗。
就在听证会结束后的第四十八小时,凌夜那个用于单向联系的加密手机,接收到了一段经过高度压缩和加密的数据包。解码后的内容,让即便是早已习惯在刀尖上行走的凌夜,也感到一阵心悸。
那不是简单的照片或文档,而是一段音频,以及几段短暂的、光线昏暗但内容清晰的监控视频片段。
音频的背景有细微的键盘敲击声和仪器嗡鸣,一个略显紧张、带着技术宅特有专注感的男声正在说话:
“……目标,苏清月,市检察院特侦组长。要求仿造其邮件往来记录,主题围绕海外账户和受贿,需要匹配‘深海探索’案时间线……对方提供了她的部分写作习惯样本和日程信息……瑞士账户细节要逼真,Ip跳转用老规矩,东欧节点过一遍……”
另一个更低沉、明显经过处理的声音打断他:“佣金加倍,但要绝对干净,不能有任何数字指纹。做完这一单,你需要‘静默’一段时间。”
“明白。放心吧,这套流程我熟……搞定,邮件已按指定路径发送。痕迹清理完毕。”
这段音频,直接锁定了伪造邮件的执行者及其操作过程!虽然声音经过处理,但其对话内容与凌夜之前逻辑推导出的伪造环节完全吻合!
更致命的是那几段监控视频。它们显然来自某个隐藏的摄像头,角度刁钻,画面却足够清晰。第一段显示,在一个堆满电子设备的杂乱房间里(与音频背景音吻合),一个戴着特定品牌限量版蓝牙耳机的年轻男子,正在专注地操作电脑——正是“夜莺”之前锁定的那个目标。第二段视频则短暂捕捉到了与他交接任务、交付资料的那个“低沉声音”的侧影——虽然只有一瞬,但凌夜和心魔同时辨认出,那是盘古集团安全部门的一名高级助理,曾在公开场合伴随陆秉坤左右!
(人证,物证,关联链条。)心魔的意识流中透着一丝完成狩猎般的冰冷满足。(逻辑的推导,需要实体的锚点。现在,锚点已备齐。)
这些证据的来源极其敏感,显然不能直接在正规司法程序中使用。但它们为特别调查组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调查方向和突破口!
凌夜没有丝毫犹豫,他通过最安全的渠道,将这段音频和视频的关键帧(抹去可能暴露“夜莺”技术的元数据),连同自己那份详尽的逻辑疑点分析,一并提交给了那位他信任的特别检察官。
风暴,在沉寂了数日后,以更猛烈的姿态骤然爆发。
特别调查组雷厉风行,凭借凌夜提供的“地图”,迅速定位并控制了那名戴蓝牙耳机的技术伪造者。在确凿的音视频证据面前,原本只是拿钱办事的技术宅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供认不讳,并指认了盘古集团安全部门的那名高级助理。
紧接着,那名高级助理在盘古集团总部被带走协助调查。尽管他试图保持沉默,但在强大的证据链和调查压力下,其心理防线也开始出现裂痕。
一周后。同一间听证会议室,气氛却与之前截然不同。
审查组的成员全部到场,神色严肃中带着一丝释然。特别调查组的负责人也在列。苏清月坐在之前的位置上,依旧挺直着脊梁,但眉宇间那被强行压抑的沉重,已然消散大半。
为首的审查官当众宣读了复查决定:
“经严格复核和补充调查,现已查明,针对苏清月同志收受贿赂、渎职舞弊的指控,系盘古集团相关人员精心策划、伪造证据实施的诬告陷害。原认定证据系非法取得,内容虚假,予以排除。苏清月同志在此事件中,立场坚定,经受住了考验……现决定,撤销对苏清月同志的停职审查决定,立即恢复其一切职务!”
声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寂静,随即响起几声如释重负的叹息。旁听席上,几位一直相信苏清月的同事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苏清月缓缓站起身,她看着审查官,目光清澈而平静,没有丝毫得脱大难后的激动失态,只有一种沉冤得雪的坦然与更加坚定的力量。
“我接受组织的决定。感谢审查组明察秋毫。”她的声音平稳有力,“我将一如既往,恪尽职守。”
她的目光越过众人,与坐在角落的凌夜短暂交汇。没有言语,但那双重新燃起锐利光芒的眼睛里,已说明了一切——感激,信任,以及并肩作战到底的决心。
逆转的审判,以正义的彰显告终。
当苏清月重新将那枚象征着责任与信念的检察官徽章佩戴在胸前,当她再次握紧那支沉甸甸的配枪时,她不仅仅是个人的清白得以恢复,更是代表着一股在黑暗中不屈不挠的力量,重新回到了对抗盘古集团的前线。
凌夜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只有一种巨石落地的平静,以及更加沉重的责任感。他知道,苏清月的恢复职务,如同在盘古集团的阵地上重新插上了一面鲜明的战旗。接下来的反扑,必将更加疯狂。
心魔在他意识深处低语:(一场胜利,但也吹响了总攻的号角。做好准备吧,凌夜,真正的风暴,现在才要开始。)
凌夜微微眯起眼睛,感受着体内力量与黑暗并存的诡异平衡。
是的,风暴之眼正在收缩。
更剧烈的狂风暴雨,即将席卷一切。
---
(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