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长公主府的御赐花园内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开遍。一年一度的“百花盛会”如期举行,这不仅是赏花的雅集,更是京城权贵圈信息交流、拉拢关系、暗中较劲的重要社交场合。
今日的长公主府更是热闹非凡,车水马龙,冠盖云集。太子轩辕曜、三皇子轩辕冽虽未亲自到场,但也遣了心腹代表前来。各家王妃、郡主、世家夫人、千金小姐们盛装打扮,穿梭于花丛亭榭之间,笑语嫣然,衣香鬓影。
然而,在这片繁华之下,一些微妙的暗流正在涌动。话题的中心,或明或暗,总离不开那位久未露面、据传已病入膏肓的慧安县主——洛云曦。
“听说了吗?慧安县主怕是真的不行了,连太医都束手无策,已经开始准备后事了呢!”一位穿着鹅黄裙衫的少女压低声音,对同伴说道。
“可惜了那张绝世容颜,还有那‘镜花缘’,怕是也要跟着树倒猢狲散了。”另一位贵女惋惜道,眼中却闪过一丝幸灾乐祸。
不远处的凉亭内,几位与贤妃走得较近的夫人正聚在一起。为首的是安宁郡主,她是贤妃的表侄女,向来以贤妃马首是瞻。此刻,她端着茶盏,嘴角噙着一抹得意的冷笑:“哼,那洛云曦不过是走了几分运道,真以为自己能一步登天?如今还不是落得如此下场!擅离京城,藐视皇恩,便是侥幸不死,这县主的封号怕也保不住了。”
“郡主说的是,”旁边一位夫人连忙附和,“听说三皇子殿下已经在运作,要彻查她失踪期间的行踪,说不定还勾结了什么反贼呢!”
“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罢了。”安宁郡主放下茶盏,语气笃定。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几乎将洛云曦的“悲惨结局”定论之时,花园入口处忽然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
“慧安县主到——”
一声并不算响亮,但足以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的通报声响起。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入口。
只见两名侍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一位身着素雅水蓝色长裙的女子缓缓走来。那女子身形纤细,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她头上未戴过多繁复的饰品,仅以一支简单的碧玉簪挽住如云秀发,整个人看上去清减了不少,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倦意和虚弱。
正是洛云曦!
全场一片死寂,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惊呆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传说中卧病不起、奄奄一息的慧安县主,竟然出现在了这里?
安宁郡主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僵住,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惊慌。贤妃一派的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太子一派的代表,礼部侍郎王大人,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若有所思。而那些保持中立的贵族们,则更多的是惊讶和好奇。
长公主端坐主位,看到洛云曦的出现,眼中掠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化为一丝饶有兴味的浅笑。
洛云曦无视了周围各色目光,在翠儿的搀扶下,一步一步,从容不迫地走向主位。她的步伐很慢,甚至微微有些踉跄,更印证了她身体虚弱的传闻。在行至主位前时,她似乎气息不稳,不易察觉地轻轻按了按胸口,才稳住身形。
然而,当她抬起头时,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却闪烁着与她苍白脸色截然不同的锐利光芒,仿佛能洞穿人心。
“臣女洛云曦,参见长公主殿下。臣女来迟,还望殿下恕罪。”她的声音不高,带着一丝病后的沙哑,却异常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长公主放下茶盏,温和笑道:“慧安县主客气了,听闻你身体不适,今日能来已是难得。快快请坐。”说着,示意侍女在她下首添了一个座位。
洛云曦欠身谢过,缓缓落座。她看似虚弱地靠在椅背上,目光却平静地扫视了一圈,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短暂的寂静后,议论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充满了更多的惊疑和揣测。
“她…她怎么来了?不是说快不行了吗?”
“你看她那脸色,确实像是大病初愈……”
“可她的眼神……好吓人……”
安宁郡主看着洛云曦那副“强撑”的模样,心中的震惊和不安渐渐被嫉恨和不甘取代。她不相信洛云曦能这么快恢复,更不愿看到她再次成为焦点。在与旁边几位夫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后,安宁郡主站起身,端着一杯酒,款款走向洛云曦。
“慧安县主,”安宁郡主脸上挂着虚伪的笑容,语气却带着明显的讥讽,“些许时日不见,县主清减了不少。听闻县主前些日子是离京‘静养’去了?只是不知这静养之地规矩如何,竟让县主忘了回京的时辰,惹得陛下和朝臣们好一番担忧呢!”
这话看似关心,实则句句诛心,直指洛云曦擅离京城、藐视皇恩的“罪状”,意图在众人面前让她难堪。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洛云曦身上,等着看她如何应对这刁难。
洛云曦抬眸看向安宁郡主,苍白的脸上缓缓勾起一抹浅淡却冰冷的笑意。她没有起身,只是微微侧头,声音依旧带着病弱的沙哑,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多谢郡主挂心。本县主前些时日,确实不在京中。”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安宁郡主略显错愕的脸,继续道:“不过,并非‘静养’,而是奉了密旨,前往断魂山脉,为陛下寻一味延年益寿的奇药。此行山高路远,毒瘴弥漫,更有宵小之辈暗中作梗,欲夺宝弑君。本县主虽一介女流,却也知忠君报国乃臣子本分。”
说到这里,她故意咳嗽了两声,更显虚弱,声音却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一股凛然之气:
“幸得苍天庇佑,本县主九死一生,终不辱使命,寻得奇药。只可惜,途中遭遇歹人截杀,身受重伤,方才耽搁了回京的时日。至于那些攻讦本县主的流言蜚语……”
她的目光陡然变得凌厉,如同出鞘的利剑,直刺向安宁郡主,更扫向那些心怀鬼胎之人:“……究竟是何人居心叵测,在本县主为国涉险、生死未卜之际,迫不及待地造谣中伤,意图混淆视听?待本县主将此行详情奏明陛下,定会请陛下降旨彻查!看到底是谁,胆敢藐视皇恩,构陷忠良!”
一番话,软中带硬,虚实结合!
她不仅将自己擅自离京的行为,巧妙地“解释”为奉了密旨寻药,占据了道义制高点;更将自己受伤的原因归咎于“宵小之辈”和“歹人截杀”,暗示自己遭遇了阴谋暗算;最后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那些造谣生事之人,并抬出了皇帝,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全场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安宁郡主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怎么也没想到,洛云曦不仅没死,反而变得如此伶牙俐齿,三言两语就将局势逆转!“奉密旨寻药”?这怎么可能!但洛云曦说得如此笃定,还提到了“宵小作梗”、“歹人截杀”,倒像是真有其事。如果此事闹到陛下面前……安宁郡主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手脚冰凉。
贤妃一派的其他人也是脸色煞白,眼神躲闪。
太子一派的王侍郎眼中精光更盛,嘴角甚至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长公主放下茶盏,眼中笑意更深,朗声道:“原来慧安县主此行竟如此凶险,真是辛苦了。寻得奇药乃是大功一件,陛下定会嘉奖。至于那些宵小之辈,也定不能姑息!来人,给慧安县主换杯热茶,好好暖暖身子。”
一句“大功一件”,一句“陛下定会嘉奖”,无疑是为洛云曦的说辞做了背书,也表明了长公主的态度。
洛云曦微微颔首致谢,接过热茶,却没有再多言。
她今日现身的目的已经达到:破除谣言,震慑敌人,宣告回归。点到即止,留下悬念和忌惮,才是最好的策略。
她又坐了片刻,便以身体不适为由,向长公主告辞。
这一次,再无人敢上前拦阻或挑衅。众人看着她依旧“步履蹒跚”地被侍女搀扶着离去,心中却再无半分轻视,只剩下惊疑、忌惮和无尽的揣测。
慧安县主,洛云曦,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又一次以谁也想不到的方式,搅动了京城的风云。